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铁十字> 第五十二章 马耳他(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二章 马耳他(上)(1 / 1)

2月7日清晨,马耳他岛屿进攻战进入了最**,各**事观察家都屏住呼吸观看战事进展,虽然一致认定马耳他失守只是时间问题,但还有很多人关注这个小岛到底能守多久。

8时一刻,轴心联合海军主力舰队进入了马耳他岛300公里防空圈,100多架飞机始终在舰队上空盘旋护卫,但马耳他方向一架飞机也没派出,诡异地令人惊讶。

事实上,马耳他守军拒绝最后通牒时曾有过激烈的争论,但最后大英帝**人的骄傲让他们决定血战到底,他们依然对胜利抱有期待,认为虽然已失去了空中和海上的力量,但坚固的工事会帮助他们熬过这个难熬的阶段,如同几个月前一样。

8:35分,马耳他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空袭,数以千计的航空炸弹、凝固******等几乎不要钱似地砸下来,现在德国有了油,对凝固******这种武器越用越习惯,越用越觉得好用。不多时,马耳他全岛都似乎在燃烧。凝固******已不是第一次光顾马耳他了,现在岛上已没有任何成片的树木,守军用来遮蔽的草木也燃烧得一干二净,从空中望下去仿佛是火山喷发的场面一样。但所有德、意飞行员都知道,马耳他上还有人,他们生活在岩石工事里,生活在地下掩体里,依靠存储物资过活。常规轰炸并不能摧毁这些地下鼹鼠,无非是增加其心理压力,粉碎守军恢复地表阵地的企图。

有人曾提出对马耳他围而不打、用饥饿来困死该岛的策略,但没人敢打包票岛上存储物资究竟还能支持多久。其实围困这个主意并不理想,马耳他虽然断绝了其他一切补给渠道,但直布罗陀的潜艇偶尔还能偷偷摸摸来一次,靠着这种运输手段,马耳他弹尽粮绝的日子至少会被推到半年之后——这是霍夫曼所不能容忍的。

水平轰炸机现在可以放心大胆地低空投弹,岛上机场已完全被摧毁,英军现在还能用的飞机只有8架,飞行员倒有几十个——可惜他们拿不到补给,在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主力在亚历山大港覆灭后,在轴心空中力量完全封锁突尼-斯海峡后,没有任何一条船可以抵达马耳他。本来按计划这批飞行员要搭载潜艇撤退去直布罗陀,但他们都盼望奇迹能够出现,不愿意放弃其他战友而独自逃生,最后依然滞留在岛上。

9:30分,总共有近300架飞机在马耳他上空呼啸,包括高射炮在内的所有地面反击力量全部销声匿迹,马耳他守军提前转入了地下工事,等待轴心登陆部队的到来——在拒绝最后通牒之后,他们已对这场面有了完全的心理准备。

但10点钟来的飞机显然不一样,这是德国KG-300特种轰炸大队,全部装备新投入使用的Ju-188轰炸机。今天他们挂载的是经过特殊改造的,能被Ju-188所使用的巨型炸弹——SC2500+型,单枚重量高达2500公斤,虽然与英国人的高脚杯(大满贯尚未问世)还不能相提并论,但已是德国目前能拿出的最大炸弹,新炸弹被形象地称呼为钻地者。

与当初投掷在布列斯特要塞的SC2500型炸弹相比,钻地者进行了大量改良,拥有坚硬的强化钢外壳和由钨钢制作的坚硬头锥——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穿透效果,同时还能确保穿透后弹体基本不变形。除此之外,工程师还将北非战役中运用成功的Hs-293炸弹上使用的遥控装置安装了上去,由于钻地者体型远大于Hs-293,因此有关无线电装置与曳光指示灯可以比Hs-293做的更大、更可靠、更醒目,从而使炸弹具备极高精度的轰炸效果——前提是没有任何守军干扰。

除外形与控制系统外,技术专家们对炸弹内部填充炸-药也进行了精心设计,整枚炸弹一共填充了1176公斤混杂着铝末和镁末的混合炸-药,占炸弹总重超过47%,经配方改良之后的炸药燃烧更充分、剧烈,爆炸脉冲持续时间更长,威力超过同重量*******炸药的50%。

除SC2500+外,还有3500公斤级别的SC3500炸弹正在制造,预计将由He-477轰炸机携带,更大更重的炸弹也已立项,但因尚未有合适的搭载飞机,故而研发进度不是很快。

He-477是He-177的常规布局的4发轰炸型版,是应军备部前不久提出的重型轰炸机招标书而设计的。重型轰炸机一共分成两个标段,称重型轰炸机A与重型轰炸机B。A标段以英国兰开斯特轰炸机为对标,要求巡航速度达到350公里/小时,最快速度520公里/小时,在载重5吨时航程不小于4000公里,最大载重不少于8吨(航程2500公里以上),其中单一炸弹重量不小于3500公斤,亨克尔公司在He-177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修改,以最快速度恢复了常规4发排列并建造了原型机(采用Ju-213E发动机),验证相关技术指标完全可以达到且尚有一定富裕,因此很快就被确定为A标段中标者。

B标段是所谓的美利坚轰炸机简化版,空军曾发起过有关美利坚轰炸机的招标,普遍要求航程在1.3万公里以上。在霍夫曼的指示下,军备部更改了技术参数,降低了航程要求,但提高了对可靠性、载弹量、速度、高度等方面要求,明确规定巡航速度不少于365公里/小时,最快速度550公里/小时,在载重10吨时航程不小于8000公里,最大载重量不小于15吨(此时航程4000公里),其中可挂载的单枚炸弹不小于6000公斤。数字都是霍夫曼提出来的,他心里的隐含对标是B-29轰炸机,不过现在谁也没见过B-29,因此他只能将这些数字推到情报搜集上——反正这么推脱已不是一次了,由于现在情报部门是直接对霍夫曼汇报的,众人只觉元首愈加神秘。

该标段有很多公司提交了申请,包括Ta-400,Ju-488,Me-264等多种型号,虽然海军一度很偏爱沃尔夫公司的Ta-400,但梅塞施密特公司的Me-264才是进度最快、最接近成功的大型4发重型轰炸机,于是霍夫曼当机立断决定让Me-264的研制过程加快节奏,尽快完成相关科目试飞和技术论证,确保1945年有成熟的重型轰炸机可用——万一超级炸弹造出来的话得有家伙负责扔才行。

至于航程,从欧洲大陆到美国8000公里其实够用了,如果从亚速尔群岛出发才4000多公里,返航问题不在考虑之中——霍夫曼老早就给设计师们洗过脑了,为什么非要飞去又飞回?完全可以在返航中途跳伞并让水面舰艇或潜艇负责营救,学习美国搞大规模空袭对德国并不现实,救援几个机组毫无压力的,战略轰炸德国玩不起,弄几架飞机去扔超级炸弹却是非常理想的载体。

由于德国空军对远程轰炸机没有需求,海军一直偏爱Ta-400,Me-264在历史上基本是无疾而终,但在霍夫曼的直接干预下,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进度最慢的Ta-400前景不被看好,Me-264反而列入优先级,这让梅塞施密特博士喜出望外,而海军对6000公里轰炸机\海上巡逻机的需求则被意大利**-79和Ju-290C给填满了,半句异议都提不出来。实际上霍夫曼不仅对Ta-400的进度不满意,对其螺旋桨加喷气发动机的组合设计也不满意,毫不犹豫地将其枪毙了。这样一来,沃尔夫公司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Ta-152和Ta-183这两款飞机上了。

9点18分,沃恩斯上尉投下了第一枚钻地者,投下之后,负重减少的飞机猛地往上一窜,他平稳地将飞行高度保持在5500米,时速控制在330公里/小时左右,然后就目不转睛地看着这枚蓝色炸弹落下去——德军规定炸弹1吨以下涂深灰色,1吨以上涂天蓝伪装色,让炸弹落下时与天空浑然一体,防止炸弹太大,在空中落体时就被高射炮发现击中而提前爆炸。虽然马耳他的高射炮阵地已被摧毁,但难保没有漏网之鱼。

另一边的投弹手已通过无线电开关进行控制,根据曳光灯来判断炸弹位置并对其进行调整,确保其始终落在正确航线上——这枚炸弹瞄准的目标是马耳他北岸的连环地堡,据说里面有一组152mm双联装火炮和几十挺重机枪,完整控制了马耳他最易于登陆的滩头阵地。俯冲轰炸机、水平轰炸机已多次对其进行了轰炸,效果一直不好,今天轮到钻地者来进行尝试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