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游戏竞技>南宋名门> 第64章,前往随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前往随州(1 / 2)



两天之后,参加徐氏宗亲大会的各家子弟开始陆续返回襄阳。至于那些被选中的子弟,他们讲会有十多天的时间准备,到七月一日时便会前往襄阳城的兵备处集合,由军营派来的军校带往驻军大营到职。

还在踏萍山庄的时候,孟正宗就已经与徐征明的父亲徐元清说明了婚嫁之事。

徐元清诧异不已,他万万没料到孟家家主竟然会如此青睐自己的儿子。不过让他有些犹豫的,还是孟家竟然要把徐征明入赘过去,在古代入赘的男子地位可不高,就好比二十一世纪吃软饭的男人一样。徐元清一直期待着儿子能够建功立业,改变自己家门的地位,可是一旦入赘到孟家去了,岂不是更加没希望了?

孟正宗在与徐元清倾谈之后,才知道了徐元清的心意,他当即就答应徐元清,绝不会让徐征明在孟家受到任何歧视,并且还会委以重职,做为重点培养的晚辈。

徐元清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孟正宗,不过他知道孟正宗完全没有必要骗自己。他想到儿子年岁也不小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人之常情,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六月二十六日,孟正宗就带着孟家的人跟着徐元清一同返回了襄阳。

当天,孟正宗找到徐征明,让其决定什么时候跟着自己回随州。

徐征明早先已经从孟韵儿口中得知了孟正宗要招自己为女婿的消息,不过他并不知道是入赘,当然他身为二十一世纪人的灵魂,对入赘的观念并不是很深。他与父亲徐元清商议了之后,决定月底就出发前往随州。

徐元清心中还算庆幸,毕竟此去随州并不算遥远,日后还能经常与儿子相见。

剩下的几天时间里,孟正宗暂住在徐元志的府上。虽然孟正宗与徐元志貌合神离,但毕竟很快就要结为亲家,还不至于连落脚的地方都不给。孟韵儿也从徐征明家里搬了出来,跟着父亲、姐姐一起前往了徐元志的府上入住。

徐征明抓紧时间收拾自己的心情,他知道自己这次出门,势必将会踏上一条身不由己的人生道路。不过这些都无妨,他早就有所打算,命运该让自己去哪里,自己就跟着走好了。

转眼间到了七月。

七月的襄阳最是热闹,年轻一辈的徐氏子弟们在今天要被送往军营。

这些子弟的家属们全部前来相送,有一些家境不错的人,更是高调的吹锣打鼓,让送子参军就像是迎亲结婚似的热闹。由于今年被选拔的子弟人数众多,因此这种热闹的氛围也就更家浓厚。整个襄阳的大街小巷上都是围观的人群,对徐氏大族的子弟又是羡慕又是嫉妒,都只恨自己不能生在这样的名门望族。

可是老百姓们哪里知道,这一切就像是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同样在这一天,徐元清将自己的儿子徐征明送到了城外,不过与其他参军的徐氏子弟不同,徐征明的出行一点都不热闹。因为孟正宗在前往踏萍山庄的途中遭遇了刺客伏击,因此这次返回随州的行程尽量低调从简,就连徐元志等徐氏长辈们都没有前来相送。

徐征明此番前往随州并非是立刻成婚,而是先借助孟家的势力在军队中磨砺一段时间。他前不久也与孟正宗商量过,如今自己与孟韵儿尚且年幼,容后几年也不迟。

孟正宗起初是不愿意的,毕竟担心夜长梦多。不过他觉得如果把徐征明逼急了也不好,索性大方的答应了徐征明第一个要求,最终还是暂缓徐征明与孟韵儿婚事。

简单的话别之后,徐征明就与父亲告辞上路了。

徐元清站在城门外一直看着徐征明的背影消失,才伸出袖子擦了擦眼角。他虽然很期望徐征明能够建功立业,可是突然的告辞,总会有几分难舍之情。

从早上一直到正午,徐征明与孟家的车队持续赶路。孟家返回随州的并没有来时那么复杂,仅仅只有一辆马车,让孟韵儿和孟涵儿两位女孩子坐在车内,其余的人则全部乘马。正因为这样,行速快了不少,很快就抵达了襄阳下属县城西乡县。

虽然是夏末,但天气依然十分燥热,正午太阳很是毒辣。孟正宗一行人早已经是汗流浃背,于是决定在西乡县休息,等到最热的时间过去之后再上路。

众人就在县城门口一间小茶馆落脚。

徐征明将自己的行李从马上卸了下来,给马匹减轻负担,免得人还没中暑马却先累趴下了。他提着行李跟着孟远山先走进了茶馆,茶馆的跑堂见他们两个人孔武有力的模样,连忙笑吟吟的迎上前来招呼。襄阳周边县城的人都知道,每年这个时候会有徐氏宗亲大会举行,来来往往的壮士十之八九都是徐氏的亲戚,自然不敢怠慢。

此时正是正午三刻,茶馆的客人并不算太多,整个大堂都显得有几分冷冷清清。不过这样倒是更好,省的人多吵杂。孟远山要了两张靠在一起的大桌子,又点了一些茶点。很快,孟正宗、孟广晟带着两位女孩,以及孟家其他的护卫都走了进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