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游戏竞技>南宋名门> 第47章,沁园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章,沁园春(1 / 2)



徐光耀脸上有些尴尬,不过很快又恢复过来。他先假装回忆了一下,之后立刻恍然大悟了起来,说道:“哦,我记得了,我记得了。你下午对我说的时候,我正在记录前面一个登记的名额,所以一时错混了,倒把徐征明给忘记了。”

徐征明看着徐光耀一个成年人却撒了一个这么幼稚又劣质的谎言,心中鄙夷不已,就算是傻子都看得出来徐光耀是临时找的借口。

徐元志说道:“原来只是一场误会,征明,你何必这般大吵大闹呢?既然如此,徐劭斌,你再安排一个座位给徐征明吧。”

徐征明冷冷笑了笑,说道:“我一直都没有吵闹过,只不过是在讲道理。这件事到底是不是误会,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

徐元清赶紧又拉了徐征明一把,低声责备道:“征明,族长都说给你添加座位了,你何必还要造次?快闭嘴。”

徐元志冷冷的看了一眼徐征明,心中又是惊讶又是震怒,这徐征明向来都是傻乎乎的人,怎么今天一下子变得这样精明了。他暗暗吸了一口气,徐征明越是出众,便越是自己心头之患,今晚决不能让这小子顺利通过文会。

片刻之后,徐劭斌派人增添了一副桌位到中央空地,他让徐征明落座,然后宣布文会准备开始。徐元志向在座的亲戚嘉宾们笑着赔了一个不是,让这场短暂的闹剧总算平息下来。

众人都各回各座,虽然刚才的事情过去了,可是徐征明鲜明的印象却留下了每个人心中。

为了缓和刚才的气氛,徐元志先请了三巡酒,然后才让徐劭斌宣布文会正式开始。

徐劭斌按照历届的程序,先吟诵了一段简短的祝词,接着是传令厨房为所有参加文会的子弟们上菜,最后是让这些子弟们起身先向长辈们敬酒,再相互之间敬酒。这些子弟们的菜肴是专门准备的,一共只有四道菜,全部是用小碟装盛,这是一种对文人节俭传统的尊重。

一番前奏之后,十一位子弟各自落座。

徐劭斌取出了一个锦盒,打开盒子之后,里面整整齐齐摆着十二道木牌。

这十二道木牌看上去十分古老,自从徐氏举行宗亲大会文会以来,一直都是使用着这祖传的十二道木牌来安排文会的内容。每一道木牌正面都篆刻着一项文艺形式,从诗词、歌赋、杂文、论书、书法,到四书五经、经史子集的对答,几乎包含了现如今所有文学艺术的体裁和表达形式。而十二种文学形式,也就是考核参加文会子弟的题目方向。

当然,题目方向仅仅是考核的大题方向,就好比二十一世纪的考试有选择题、问答题、作文题等等。选出了大题方向之后,再由长辈们来命题,这才组成了完整的考核内容。

之所以要这么做,目的就是杜绝出题的长辈当中有偏袒,提前把题目泄露出来。

徐劭斌将锦盒放在了正中央的一桌空桌上,以便让所有人来作证自己翻开木牌时没有做手脚。他从中抽取了三个木牌,一一的翻开,置放在桌面上,然后将牌面的内容念了出来:“第一场木牌,一曰诗词,二曰四书,三曰书法。”

念完之后,他转过身来对着首座上长辈们请示道:“请族长定下顺序。”

徐元志略略寻思了片刻,自己的儿子徐卓文对词作很有心得,应该先入为主、夺得先机风采才是。当即,他说道:“诗词为先,书法便随诗词作品一同展示,四书最后。”

徐劭斌将族长定下来的顺序向参加文会的十一位子弟复述了一遍,然后又转身请示道:“请父亲大人定下诗词主题。”

坐在徐元志旁边的徐朗抚须想了想,然后豪迈的笑了笑,说道:“老夫半生戎马,对疆场之事颇有感叹之心,那么这诗词的主题就以征战为限,诗或词皆可,限时五巡酒。”

徐劭斌回过身来,向十一位与会子弟问道:“题目可都了然?”

众人皆答了道:“了然。”

徐元志心中暗暗窃喜,他的长子徐卓文十二岁就在军旅磨砺,对军中之事自然是十分熟悉,这一场必定能够脱颖而出了。至于其他子弟,大部分都是在家中学习文艺,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阅历,决然不可能有妙笔出现。尤其是徐征明这臭小子,年仅十六岁第一次参加宗亲大会,有什么可以论道的经验呢?

这时,徐劭斌让下人奉上了十一副笔墨纸砚,放置在每一位与会子弟的桌子上。

反正与会子弟的桌子上只有四个小碟子,空间还是足够大的。

之后,徐劭斌朗声说道:“限时五巡酒,诸位可以开始了。”

五巡酒并不是指与会子弟相互之间敬酒,而是指定下规矩的二公公向周围其他长辈们敬过五巡酒之后,才算时间结束。一巡酒就是指向在座所有人一一对饮过,五巡酒就是要向在场所有人对饮五杯。如今前堂上的徐氏宗亲差不多有一百五十多人,一巡酒下来饮酒的人只怕早就喝醉了。

因此,在这种大场合的时候,一巡酒并不是的真正要向所有人对饮,只需要每一桌上敬一圈就可以了。先前族长在开宴的时候敬了三巡酒,其实也就是在每一张桌子前喝一杯。

今天的晚宴差不多是八到十个人一桌,总数差不多是十八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