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游戏竞技>南宋名门> 第四章,字如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字如人(1 / 2)



徐兰将手中的字幅展了开来,让两个侍候在一旁的下人将其摆好。

徐朗和徐劭卿父子俩先是看到徐征明的台阁体就大感惊奇,再细细读了一遍那《潼关怀古》的小令,顿时被这词曲中的浩瀚抒情之气所震撼。

徐朗原本武夫出身,对文学并没有多少喜好,甚至对那些文人迂腐发酸的文章甚为反感,但是看到这首小令末尾点睛之笔“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之后,不由勾起了自己几十年前征战的往事。无论是金人南侵,还是宋人北伐,无论是兴国之愿,还是抗敌之志,硝烟燃起的时候最痛苦的依然是那些平头百姓。

徐劭卿因为父亲的照顾,现在出任襄阳七大营都指挥使,同时还遥领光化军节度使,虽然同是武将之身,但年纪不够父亲那般老道。

他只是觉得这首小令言辞精悍、郎朗上口而已,叹了一口气后说道:“爹,征明年方十六,能做出这样的词曲确实难能可贵。可是他是练武出身,岂能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妇人之心呢?”

徐朗淡然的一笑,说道:“你不懂,这是一种境界,我们武夫最深邃的一种境界。”

徐劭卿有些不解,问道:“爹,徐征明不过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而已,他能有什么境界呢?”

听了徐劭卿这番话,徐朗老迈的脸上倒是有了几分犹豫,确实,以徐征明现在的年龄,怎么可能悟出这么高的境界呢?他叹了一口气,没有多说什么了,只是心中对徐征明的印象越来越深刻。

徐兰在一旁听着爹爹和大哥的对话,知道他们对这首小令各持己见,当即转移了方向问道:“爹,大哥,你们觉得这文墨如何呢?”

徐朗抚须凝神的细看了这副书法,一时半会还在揣摩之中,并没有发表意见。

徐劭卿看了一会儿之后,说道:“这文墨确实独特,工整亮丽,看上去赏心悦目。但是这样的文墨似乎欠缺一些灵性,字与字之间大小一样,落笔轻重也无异处,显得死板而拘泥。”

徐朗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道:“劭卿,你可知墨如其人这句话吗?书写一手字最容易反应作者的心境,通过这副文墨书体老夫倒是觉得徐征明是一个认真谨慎、严于律己的人。”

他自己在军旅中生活了几十年,生性就是一副严肃刻板,所以此时通过这副墨宝倒是看出了徐征明与自己有共同之处,心中甚是高兴。

徐劭卿说不过爹爹,讪讪的笑了笑说道:“哎呀,爹,咱们这些粗人怎么懂得欣赏呢?还是待二弟和三弟回来之后,让他们两个文人来鉴赏一番吧。”

徐劭卿的二弟和三弟并没有投笔从戎,而是自幼寒窗苦读,在两年前两人分别中第进士和举人。现如今二弟徐劭斌出任宜城知县,三弟徐劭韫则为襄阳府主簿,两人都是京西南路有名的文士,在整个家族中对文墨之事也是最为在行的。

--

徐征明没有将剽窃《潼关怀古》的事情放在心上,因为他知道在这个时候元曲才刚刚起步,而在南宋这边词的地位依然根深蒂固。

更重要的是南宋中后期的文学毕竟没有北宋时候那么盛行了,如今国家受辱、前耻未雪,男儿们决不会认为几首好词就能救国雪耻。尤其是在辛弃疾、陆游这些大文豪投笔从戎之后,整个南宋习武已经成了一种风潮。

所以徐征明认为他所写的这首小令不会引起别人的重视,而剽窃名文也不会成为自己在这个时代混下去的本钱。只是他没有料到正是这心不在焉的行为,正慢慢的让自己的命运齿轮发生微妙变化。

徐征明做为一个穿越者,很了解在八年之后宋宁宗就会主持历史上著名的开禧北伐。虽然这次北伐规模重大,可是依然是重蹈张浚北伐的后撤,最终以失败告终。

在这战乱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年代,他当然还是认为有一身武艺是一件好事,先不说投军报国这般的伟大,最起码遇到混乱的时候能够保命。

因此从坠水的第四天开始,他就按照自己附身少年的记忆,继续开始每日练武的历程,当然在闲暇之余练练书法娱情也不失是一件坏事。随便再剽窃一些元明清时期的名作,说不定还能在遇到类似姑姑那样美女的时候装装文雅呢。

徐元清在看到儿子开始恢复每日练武的功课心中很高兴,他一直盼望儿子的身体早日恢复,更期待着他能在今年宗亲聚会上出人头地,想到儿子这般不懈努力,自己总算能安心了。

一切看上去很和谐,日子过得就像是波澜不惊的小河流。

直到有一天,徐征明傍晚从城外游泳归来之后,发现老爹徐元清竟然在自己的房间里,看着自己这几日练习的书法。

徐元清在见到儿子回来之后,脸色很是复杂,他切声的问道:“儿啊,你去年读书并无长进,怎生会写出这么好的文墨来呢?”

徐征明打着赤膊,结实的腹肌和胸肌一览无余,身上还挂着一路走回来的汗珠子。

此时他暗暗微微有些叫苦,自己来到古代没有什么合适的娱乐活动,难道练练毛笔字都不行了吗?不过心中虽然这么想,但是嘴上却笑呵呵的说道:“爹,孩儿去年读书并非没有长进,而是孩儿读书只为识字,学会了千字文之后自然就不需继续再读了。至于这书法,其实与剑法同出一宗,孩儿每日练剑琢磨出来剑法的招式与书法的提拿可以融为一体,于是闲暇之余就尝试了一番。”

徐元清对于徐征明的解释倒是可以理解,但是为何儿子以前从未动过毛笔,自从上次坠水之后就开始练笔了呢?他问道:“儿啊,爹以前怎么没见你写书法呀?”

徐征明脑袋反应极快,笑呵呵的说道:“爹,这练书法用纸多浪费呀,孩儿以前都是在河滩上用树枝练习的,上次坠水之后在家调养,闲其无聊自然就想看看这书法在纸张上的效果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