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苏联1991> 第四百二十五章 兵临城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五章 兵临城下(2 / 2)

苏宣部最近在大力宣传新时代的军队形象,很明显狙击手将作为一个非常好的题材切入点。于是亚纳耶夫特地将苏尔科夫从莫斯科的白宫叫到总书记的办公室。

“恩?要苏宣部与莫斯科制片厂联合起来拍摄电影?还是关于狙击手的电影。”急匆匆赶过来的苏尔科夫楞了一下,这种小事按道理来讲完全不需要亚纳耶夫亲自叮嘱啊。

随即他又想明白了,亚纳耶夫总书记之所以会关心这种琐事,其实是从军队形象宣传的大局出发,想来一次军队形象的重要宣传。

“是的,一部关于二战时期狙击手题材的电影。”亚纳耶夫说道,事实上莫斯科拍摄过的二战浪漫主义题材的经典影片不少,只不过被西方主导的艺术主流所排斥而已。光论艺术性,善于悲情和浪漫的斯拉夫民族未必比好莱坞差。

“例如我们二战时期的传奇狙击手瓦西里·柴瑟夫同志,这可以成为我们拍摄电影大力宣传的对象,配合狙击手学校的恢复,这将会是一场非常好的军队宣传广告。将会吸引更多的年轻血液加入我们的部队。”亚纳耶夫说道。

用电影来进行军队宣传这是亚纳耶夫从美国人身上得到的灵感,就如同美国喜欢在电影中利用各种手段展现军队的强大实力一样,苏军也应该用这种方式宣传自己独特的军队文化,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军队保家卫国的行列之中。

“但是剧本和拍摄的话,可能时间会比想象中要久远的多。”苏尔科夫道出了最关键的问题,“而且到时候经费的问题,怎么解决。”

“因为军队宣传是长期的,所以这个问题并不需要担心,而经费问题这个你就更不用担心,我会协调国防部解决这个问题。剧本的话,莫斯科制片厂很快就能收到一份。而且这部电影要体现出人性的闪光点,以及当年苏联红军同仇敌忾的气势。”亚纳耶夫说道,其实美国后来拍摄的关于瓦西里的那部影片的确可以成为非常好的军队宣传影片,当然只是在剔除了所有的黑苏联镜头之后,例如将士兵身后的督战队换成跟随着士兵一起冲锋的红军政委,还有那弹药不充足的镜头。

美国人总是善于将黑苏联的情节潜移默化的表现在电影之中,将伟大的卫国红军拍成了帝俄时代的灰色牲口。

“嗯?”听着亚纳耶夫这一连串不用担心的回复,苏尔科夫不解的问道,“难道亚纳耶夫总书记早已经安排好了吗?”

“是的。”亚纳耶夫非常肯定的回答道,“而且这部电影的名字就叫做《兵临城下》。”(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