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明末称雄> 第590章 圈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0章 圈钱(2 / 2)

尤其是当放榜之后。新科状元穿着绣有他们商行标志的衣服在京师游街,无数百姓都会看到,这将是何等效应?

张相卿心动了,怦然心动。

他仔细的看下去,发现会试的赞助商计划很复杂,比如说有独家赞助商。有赞助商,有独家供应商,有合同供应商等等,各种等级的赞助、供应,分的很细。

不同的等级,能得到的广告宣扬许可也不一样。

另外,赞助的项目也有很多。

比如服装、比如帽子,比如衣带,比如靴子,比如马,比如纸、笔、墨、砚等等,大大小小数十项物品。

但凡能跟会试扯上关系的,基本上都被列入赞助计划。

每个项目,都得由该行业的商家投标竞争,而且不是每个商家都有资格。想参与进来,还得有个资质审核,需要信誉好,规模大的商行商号才有资格。

其次,做了赞助商,不但得免费向会试提供符合标准的赞助商品外,还得再交一大笔赞助费。

付出这些,得到的就是品牌广告。

顺天府准备从所有商家中招募九家独家赞助商,每个行业招一家。每家的赞助费为十万银元,成为赞助商后,他们能在这科会试时得到许多官方广告和宣传。

另外,还要招募不少供应商,对会试里涉及到的每样商品独家供应。按计划,这些供应商比赞助商要多,他们为会试提供该项商品供应,还需提供至少一万块银元的赞助费。

九大赞助商不限品牌行业,就算他们经营的产业跟会试科举无关也没关系,但每个行业只限一家。而且他们得到的广告宣扬机会也更多。

刘键自从听了刘钧一堂课,现在是窍门大开,不过这个赞助商计划,其实也是他去向刘钧禀报广告招租计划时,刘钧又特别提醒了他一下。告诉他,经营城市,不但可以卖广告,开发地产,那些无形资产也很有价值,尤其是京师,比如说每三年一次的科举会试,这就是一个很好运作的商机。

刘键听完科举会试赞助计划后,大为惊叹,对自己的皇兄佩服的是五体投体。连科举都能从中弄出大商机,真是高。

惊叹过后,他自然是立即开始运作。

今年的会试已经开始,错失了大半机会。但抓紧一点,还是能够c作一下了的。起码还有会试放榜还有殿试,还有殿试放榜排名,还有游街等等活动,抓紧点,当然还能赚上一笔。

现在匆忙点,但搞起来后。也算是为下一科先做个准备,积攒些经验。

刘键问刘钧赞助商、供应商等怎么搞,多少钱赞助合适。

他本为觉得,赞助商赞助个千把块银元。供应商免费供货,就不错了。结果刘钧胃口很大,先定下了九大赞助商,然后考虑今年第一次,且会试已经开始了。因此赞助费打点折,就勉强一家只收十万块吧。

至于供应商,收一万吧。

今年也不搞那么复杂,就搞九个赞助商,然后是各种商品供应商。他说的是轻巧,可刘键当时却惊的嘴都合不拢了。

一个赞助商收十万,九家就是收九十万了。还有大大小小几十种商品代应商,一家也收一万的话,那也是几十万啊。

一场会试下来,那岂不是要收百多万?

这简直比顺天府的田赋税收还高。

他小心的问刘钧。这个数字是不是订的太高了?结果刘钧告诉他,一点也不高。毕竟赞助商计划只是挑选几家商家,实力小的商家也挤不进来。而对大商家来说,这笔钱他们是负担的起的,最重要的是,这赞助的品牌提升效益是绝对很强的。

越是大的商家,得到的实际回报就会越高。小商家受限于规模,就算拿到赞助商名额,哪怕得到了品牌效应提升,可以他们的规模也一时难以把这品牌效应的提升。直接转换为销售量的提高,得到直接的利润提升。

因此,这种赞助商计划,其实是对那些大商家最有效益的。

刘钧虽然如此说。可刘键其实心里还是有此没底。

今天的这场会,其实就是个通报摸底。

如果大家对这个事情很积极,那么接下来就会马上接着准备开竞标会,然后各家商家竞标,夺标后赶时间运作宣扬起来。

如果大家没兴趣,或者被那赞助费用吓到。最后肯定还得做些调整,比如降低赞助费。

刘键坐在台上,仔细的从一个个商家的脸上扫过。出乎他的意料,商人们一个个都在和同伴交头接耳,但看的出,他们很兴奋,反应很激烈。

事情有戏了。

刘键终于长松了一口气,他招手叫来一个吏员。

“准备下竞标会,九大赞助商赞助费竞标底价十万银元,各商品供应商竞标底价一万。赞助商只有九个名额,每行业只选一个。供应商则是每类商品只选一家!去准备吧!”

吏员也早看到了商人们的激烈反应,知道这件让人惊叹的事情怕是要成了,当下也心里激动万分,连忙点头应声,“属下马上就去安排!”

台下。

张相卿正跟两个同伴紧张商量。

“我们是竞争赞助商还是供应商?”

“大哥,供应商只能竞标一项商品供应,我们大盛昌经营的商品可不少,牲畜、奶r、皮毛、衣服靴子杂货等等,我觉得要竞争还是竞争赞助商比较好,十万块银元虽不少,但若能用科举做广告宣扬,肯定值。”

张相卿不得不提醒自己的搭档,“十万只是竞价底线,只有九个赞助商名额,肯定会争夺很激烈,就算到时赞助商翻上一倍,都不稀奇。”

“哥,就算二十万,也值了,能借科举宣扬我们商号三年呢。”

张相卿想了想,如今自己的商号扩张的很快,短短三年时间,开设了百家分号,伙计也过了万人。尤其是现在主打与草原的货物贸易,以及对皮毛加工等,利润不低。不过他们也有些短板,就是商号成立时机短,知名度还不够高。如今越来越多的商家涌向关外,抢夺市场。他们过去只是占了一个进场早的优势,但现在优势在慢慢减弱。

张相卿紧紧的捏着拳头,终于下定决心。

“好,咱们就全力竞标赞助商,二十万,不,二十五万以下我们都可以竞争。若超过两十五万,我们再争一个供应商。”

二东家和三当家都一起点头。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