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降帝> 第二十六章 大儒的心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 大儒的心思(2 / 2)

“师兄此去吴越,可要当心了,吴越很可能扣留使团,押作人质!”高府衙好心提醒道,他知道自己师兄辛集,不日便要出使吴越,劝说吴越出兵闵。

辛集抬眼,心中畅然,原本对这个国家已经失望至极,没想到朝廷里竟然藏着这般一个或者一群智谋无双的人来,辛集想着,如果他们能带领南唐走上昌盛,投靠,也未尝不可。

“本来就是去做人质,我已然答应了,能为国效力,真真正正的有用一回,值了!”辛集笑道,但怎么瞧,都有几丝苦意藏在里面。

“叫那个王爷捏在他们手上,师兄有机会便逃了吧,死在那里,不值!”无常主蒲冷冷地说道,虽平日里喜严肃板正,可今日听到李从嘉分析的金陵朝局,无常主蒲便对朝廷死了心,用二十万条无辜性命阻挡新宋进攻,这样的朝廷,不值得师兄为其送命。

辛集听着这话,并没有像平日里,以大师兄的身份去说教无常主蒲,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的无常主蒲,原有的认知在一点点地改变着,如果不好好加以引导,或许会变得从此落寞下去,人也就毁了。

“你这几日多来老师这里几趟,老师或许可以再教你些什么!”辛集拍了拍无常主蒲的肩,用心良苦地说道。

“知道了!”无常主蒲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把辛集的话听进心里没有。

……

……

待苏大儒的三位高徒走后,李从嘉也跟着出了门,只是和三人离开的方向刚好相反,他是往巷子里去的,他推开了那扇门,他想找苏大儒说几句话,解释一下。

这间院子原本是归翰林院编撰吴有道所有,可老早之前,他们一家就都搬走了,吴有道本人去了刑部任职,这院子也被苏大儒低价买了回来,用来存放自长安过来的珍贵典籍。

满院子的书,李从嘉帮着苏大儒将屋子里的书,一摞一摞地搬出来,晒着太阳,期间,苏大儒都没有什么好脸色给李从嘉,也不知为什么。

忙活了一阵子,趁着苏大儒喝水休息的间隙,李从嘉上前,恭敬地说道:”我还记得那次恩科舞弊事件,那时,我没有事先和先生打声招呼,便按着自己性子做了事情,惹了先生不高兴,所以这次,我想先和先生打声招呼,万望先生不要怪我!”

苏大儒放下手中的碗,胡乱地用袖子擦了擦嘴角的水渍,“这可不像你?怎么?你以为提前打了声招呼,我就不怪你了?”

李从嘉挺直腰杆子,咧嘴笑道:“我知道先生这一次一定不会怪我,早些时候,先生一句话未说,任凭那三人留在我的院子,先生生气,是因为他们三个打着看望尊师的幌子,实际上是来寻我的,先生是在生他们的气,而不是我的!”

确实,苏大儒早些时候的异样神色,生气,并不是对李从嘉发的,而是对自己的三位徒弟发的,有才能的人找一位主君投靠,很正常,可苏大儒不能接受的是,这三个人竟然打着看望尊师的幌子,实际上是去寻李从嘉的,在此之前,也未曾打声招呼,这才是让苏大儒生气的地方。

“其实也不算是生气,只是近来年龄越来越大,就越来越见不得不好的事情发生。他们三个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自拜入我门下的那一日起,我就整日用圣贤书道理喂养着,我自知不是圣人,也教不出好徒弟来,可也总希望他们能为这个国家,为万千百姓做点什么实事……辛集不涉党争,这是他做官的时候,我对他的要求,他是我的首徒,自然比旁人更看重些,我不希望他也如金陵的官员一般,将精力全部用来为自身谋利,而是希望他能做一些实事!”苏大儒扶着书架子,缓缓地坐在一张小凳子上。

这个时候,他是一个操心的老师,也是一个可怜的老人罢了。辛集是他教出来的,是他的孩子,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活成希望的样子,而不是像今日这样,有意入了吴王阵营。

“我明白!”李从嘉长叹了一口气,随手取了一本书,有一眼没一眼地瞧着,平静地说道:“先生也应当知道,我不会一直待在这条巷子中的,我始终要走出去,去和某些人斗一斗,我身边需要一些能人……我今日告诉了他们一些真相,我需要看到他们的本事,才能用他们,唯一对不住的就是,辜负了先生对我的信任!”

苏大儒露出牙齿,笑了起来,他抬头看着碧蓝无云的天空,如今到了半晌午,阳光越来越暖,照在人的身上直打瞌睡,他伸手挡了挡阳光,笑道:“我知道,我一直都知道,你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你要用他们,我也不会阻拦,我只希望,希望以后,你能带着他们做些实事,不要总是争来争去,耗费心力……如果可能的话,尽量不要让他们有性命之忧,他们都是大才之人,专攻方向不同,辛集善结交言语,与人交际最好不过,他意志坚定,绝不是什么苟且偷生之辈,那两个高姓师兄弟,一个性子跳脱,像个小孩子一样,他对军政之事颇有研究,只是局限在了府衙这个位置上,那个不喜言语的,心思缜密,事无巨细,做个谋士再好不过了!”

李从嘉听完,很有感触,也很心疼,心疼这个已逾花甲之年的老人,临了,还在为自己的学生说话,李从嘉也知道,自己今后一定会用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