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降帝> 第一百零二章 秦淮趣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二章 秦淮趣事(2 / 2)

李从恪不明白阿娣为什么喜欢听阿赵说些废话?一些没有任何用处的废话。

也同样不理解阿娣为什么非得晚上出去逛街?而且还要去甚是拥挤的秦淮河畔。

走了一会儿,阿赵将王府的车架停在了距离乌衣巷还有些距离的路边,并说:“夫人,车再往前走,就不好走了,人甚是多,这往前的路段景色也甚好,不如下车与王爷走过去,一路上还能瞧见许多新奇的玩意儿。”

车里的阿娣听了,点了点头,拉着李从恪下了车,踮脚朝前望了望,回头对阿赵说:“我与王爷去逛逛,你就不要跟着了,若是无聊,便去茶楼里听人家说书,切记,勿要饮酒,回来时,我们自去茶楼里寻你!”

按理说,身为王妃的阿娣是不需要向一个驾车的随从说这许多话的,可也不知怎的,阿娣每次出门,都将诸事交代清楚,不厌其烦地每次都交代着。

有一次李从恪问阿娣:“为何要这么做?”

阿娣答道:“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无聊,但碍于身份之别,他们都要恪尽职守,所以我想给他们找些其他的事情做!”

给了阿赵些散碎银子,叫他去茶楼里听书,阿赵得了赏钱,撒腿就跑没影了,还没等着李从恪再回头交代两句,阿赵就跑着冲进了人群中,老远都能听见他的笑声。

二人目睹着阿赵攥着些散碎银子,朝前方跑去,或许这个时候,他比任何时候都高兴吧!

李从恪回身瞧了瞧阿娣,瞧见了她脸上的笑,宠溺地摸了摸她的头,轻声道:“我们也走吧!”

其实,今夜出来游玩,府里的嬷嬷们是不许的,但总也奈何不了一家之主,偏偏齐王又宠溺王妃,即使嬷嬷们再不许,齐王还是带着阿娣出了门,惹了门口的嬷嬷们一阵子担忧。

牵着阿娣的手,二人慢慢地走在街道之上,阿赵说的没错,这里景色不错,行人还不多,有灯挂于河畔之上,一直延续到街道尽头。

街道两旁,多是小摊商贩,卖着各种小玩意儿,博人眼球,尤其吸引小孩子,总是嚷嚷着自己的父母给他们买。二人也只随意看着,并不上前,这些玩意儿也只是图一个乐,看看就好了。

越往前走就越热闹,每晚都是如此,金陵城是没有宵禁的,晚市连接早市,生意不绝,才注定金陵富裕无比。

这项开明的举措倒也不知道是谁提出的,南唐立国数年后,方才施行。一开始,怕有贼人趁着不宵禁的这段时间出来作乱,官府每每都要派捕快前来巡视,可时间久了,便发觉,这些捕快的作用并不是很大,百姓该上街的还是要上街,贼人瞧着这段时间街上的捕快人数甚多,也就不上街捣乱了,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晚市之中,都没有一桩案子发生。

到了后来,晚市成了金陵城最热闹的地方,一条街上也只有四五个捕快在巡逻,处理处理日常纠纷罢了,反正,夜市制度开启之后,并未引起多大的乱子,反而是这赋税较往年还上涨了不少。

朝中大人们瞧了,原先反对的,中立的,一时不说话了,反而是那些一开始就赞同夜市制度的官员个个趾高气扬,说自己有先见之明。

到了如今,这夜市愈发热闹,吃酒作乐处,瓦子傩戏表演处,还有相扑,海外商人也常常展示海外风情,但最热闹的还是当属秦淮河畔的清倌佳人,每每出面卖唱弹曲,都要引得阵阵喝彩。

如今这还未到核心地段,河上已有游船,皆是些相貌绝色的女子在扭着腰肢,卖弄风情,倒也和那青楼里的没什么分别,只是贵了些。若是到了核心地段,那些姑娘可不靠出卖色相挣钱,人家姑娘有的是本事,就拿云清舫的陈圆圆举例,这河畔上还没有哪一家能盖过她的风头,陈圆圆相貌绝佳,但更引得诸位贵人注意的便是她的才气和她的琵琶,自然还有她高超的棋艺,有传闻道,有一远来贵人千金与陈圆圆下了一局棋,下完之后就疯了。

说起来也真是可笑,下完一局就疯了,也不知道是拜服在陈圆圆的棋下,还是在与陈圆圆下棋之时,钦佩气其人,拜倒在姑娘裙下。

这总也说不清楚,总之,那是一个妙人,成名之后就很少出来卖艺了,若有幸见陈圆圆从船舫里出来,那便是三生有幸了。

还有便是清平舫的张小山姑娘,张小山姑娘的成名之路,说起来也甚是奇异,怪异得很,清平舫本来就是一个草班子搭台唱戏的地方,但自张小山来了之后,就向高雅的方向发展。在这个时代,无非是诗词歌赋最为高雅,张小山一身子才气,似乎也只会填个词,可你别说,张小山的词堪称一绝,金陵无数才子甘拜下风,这事又传到了几位文坛大家的耳朵里去,拜读之后,虽然没有给出很高的评价来,但都道张小山的词不走寻常路,倒是开辟了一种新的文风来。

好家伙,当是一家文风的引路人,光凭这个名号,张小山就可载入史册当中,与少产的词人不同,张小山写词十分随意,产量极大,几年间写了数百首,堪称一个奇迹。

于是,清平舫这原本是草班子的地方,摇身一变成了高雅的代名词,引得无数才子趋之若鹜,张小山既不是国色天香的美人,也不会唱词谈琴之类的,但人家凭着才气硬是杀出一条血路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