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重生光影年代> 第二百四十八章 戛纳的红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八章 戛纳的红毯(2 / 2)

有些事自己可以编故事,也可以让那些明星朋友跟着故弄玄虚,但明眼的业内人还是几秒钟就能看清是怎么回事。

这就好比你托朋友帮忙做套家具拿到市场上去卖,朋友说一万元一个月做好,结果一月后让你加一万,说要做更好的,又过一个月再加一万,要出精品,最终花了六万半年后做好,你拿去卖了只卖了一万亏五万,而朋友凭这套家具获得国际最佳木工。

仅从这一点看,奥斯卡的奖项设计比欧洲三大奖更有价值,它要求参评作品必须公映过,亏本的、观众口内差的电影别来。

老谋子《英雄》为了参评造假公映,也是丢人,最终也没拿到奖。

媒体不把苏长青作为导演奖最有力竞争者,更多是把他归为拼刺金棕榈的干将。

另外李安这次带来的《冰风暴》在目前的欧美也更具社会价值,就像苏长青之前和梅露兰·多拉探讨过的,经历了七十年代的大杂烩乱搞,西方社会陷入二十年调整反思,这题材选得很容易引发共鸣。

所以这电影更讨喜,除了最佳导演,这部戏的编剧詹姆士·沙姆斯也是最佳编剧的大热门。

最佳男主角方面,热门人选是高仓健,《洛城机密》中的罗素·克劳,《她是如此可爱》男主西恩·潘,以及《烽火惊爆线》中的伍迪·哈里森。

没错,就是那个在柏林对苏长青竖中指的伍迪·哈里森,这家伙这次也来了,虽然《烽火惊爆线》获大奖的可能性不大,但他在片中饰演一名记者,表现相当不错。

这片名翻译得很烂,听起来像低级枪战片,实际上直译过来是《欢迎来萨拉热窝》,一部反战片,反映西方对南斯拉夫战争漠不关心的态度。

走红毯后两人在台阶上遇到了,伍迪·哈里森很热情地上来拥抱:“哇哦~哇哦~”

三个月前他主演的《性书大亨》原本是获奖大热门,结果被苏长青编剧的《小偷家族》截胡了,现在转战戛纳,又碰在了一起。

伍迪·哈里森除了“哇哦~哇哦~”也说不出别的了。

角斗士罗素·克劳在《洛城机密》中表现抢眼,但这片子在戛纳不被欣赏,反而奥斯卡九项提名,与《泰坦尼克号》打擂台,最终拿了两个奖。

在苏长青的记忆里,这届应该是西恩·潘凭借《她是如此可爱》获得影帝,因为当时报纸报道时为他加了个头衔:麦当娜前夫。

麦当娜前夫西恩·潘获得戛纳影帝,标题看起来有点不尊重,这种捆绑博眼球很低级,但也令苏长青记忆深刻。

女主获奖大热门是英国中年女演员凯西·伯克,法国女演员伊莎贝尔·卡雷,以及《冰风暴》中的西格妮·韦弗。

西格妮·韦弗就是《异形》系列的女主演。

至于最终获奖的是谁,苏长青记不清了。

其实曾经发生的获奖情况已经不具太大意义,现在他和《入殓师》参与进来了,有人会凉凉,一切都会改变。

苏长青和窦惟、李奥、高仓健、梶芽衣子、鹿野千津从五洋酒店步行百来米就到了现场,一路上都有影迷握手,索要签名。

六人一踏上红毯闪光灯明显多了起来。

有观众在外围热烈鼓掌,看上去大都也是东方面孔,许多人带着相机。

六人边走边挥手,走进记者圈后闪光灯伴随快门声,仿佛有了质感,铺天盖地打在身上。

有记者喊着用英语问:“苏长青导演,您认为亚洲电影的世纪到了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