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宝还没洗三,皇上交给三法司查的科举舞弊案有说法了,大理寺卿写的折子,写好拿给刑部尚书和左都御史阅过,都没意见三人落款并盖了印,呈到皇上面前。
皇上看过之后龙颜盛怒。
自从落第举人登闻鼓告御状之后,乾元帝没睡过一次好觉,闭上眼想的都是这届科举。他本来抱着很高的期待,想选一批得用的人,也把这个想法说给陆文远听了,让他好生出题仔细阅卷。陆文远答应得好好的,却把事情办成这样。
应试考生状告主考泄题,还当真拿了证据。
主考说他没做这事,让皇帝信他。
副考官说没参与出题,毫不知情。
派去协助的翰林官也都在为自己开脱,说什么要是考场内出现舞弊情况,是他们失察;要是阅卷不公正,也能说是他们失职……泄题这种事,不到三月初九谁都不知道这届考什么,题目只有主考大人清楚。
三法司还没给说法的时候,各方已经在为自己开脱。
乾元帝心里气愤,因七日之限没到,他忍而不发。只是吩咐除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左都御史三人之外,谁也不见,让底下有了结果立刻呈明。等真正看到呈上去那本奏折,乾元帝眼前一黑,他一目十行扫完,扫完抬脚就把御案踹了。
旁边伺候的太监总管腿一软,噗通跪下。
“皇上您这是做什么?皇上息怒!”
乾元帝来回踱了几步,然后坐回龙椅上,闭上眼深呼吸几下,吩咐底下将相关人等带来。
看到结果之前,皇帝想过很多,甚至在想陆文远是不是私下投靠了别人,结果就查出这么个东西。
可笑,可笑至极。
三法司顺藤摸瓜竟然查到陆文远的夫人身上,拿下他夫人审过才知道,祸起陆家内院。陆老太爷早没了,老太太当家,命大太太执掌中馈,府上的油水就这么进了大房。陆老太太生养了四个儿子,四个儿子里面他偏疼老四,平常总会拿私房钱来补贴四房。这样一来,二房三房手里紧,三老爷陆文远人在翰林院当差,翰林院清水衙门,银子只出不进,他和三太太又有几个子女,三太太说自己把嫁妆都贴上了,没办法,有这个机会就动了心思,想捞点钱。
大理寺卿不愧是查案老手,奏折写得特别明白,皇帝粗粗扫过就了解了情况,了解之后他宁愿自己不了解。
最先知道是陆夫人干的,他疑惑,看完之后就是尴尬以及丢人。
皇帝是尴尬,三法司十分心疼陆文远,觉得他岳父是跟陆家有仇才把女儿教成这样许给他。陆夫人他爹还是堂堂三品官,吏部侍郎。
这时候,陆家上下其实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陆老太太几度气晕,还是坚强的下了地,换上诰命服杵着拐杖就想进宫去卖老脸求情,结果帝后都不肯见人。
科举舞弊是大案,查下来还是主考官夫人卖题,夫妻一体陆学士跑不了,再加上陆夫人交代那些内容……整个陆府都得完蛋。
另外几房吵着要分家,说立刻分,他们这就同三房断绝关系。
来不及了。
来不及了啊。
陆文远是乾元帝的心腹,为皇帝效力好多年了,他让夫人拖累至斯乾元帝震怒之余也有些心疼,本来是说摘乌纱,抄家,流放三千里地。
就有大臣长跪不起,说夫妻一体,陆夫人犯下重罪不也是陆文远教妻无方?会试泄题,论罪当斩,大臣们在皇帝跟前跪成一片,让皇上听听千里迢迢上京来应考这些举人的声音,罚得轻了不怕天下读书人口诛趣÷阁伐?
落第举人还闹着,朝臣也在施压,哪怕是皇帝也必须给个能服众的交代,否则这次事件不会平息。
陆文远保不住了。
陆家被抄,陆文远和夫人石氏斩首示众,府上其他人被判流放。石氏娘家父亲吏部侍郎石清教女无方,职务暂停,回家反省。陆文远被选为主考官后同他往来密切的官员也陆续遭殃,没有亲朋好友应试的还好,但凡家中有亲友应试,全被牵连丢了乌纱。至于说那些花钱买题的,除功名,发配边疆充军。
这是乾元年间爆发出来的第一起科举舞弊案,罚得很重,一来平读书人怨气,二来杀鸡儆猴。
谁不知道陆文远是皇帝的人?
皇帝的人犯了事该砍也得砍,该罚也要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