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游戏竞技>塔防战略> 302 武器与建设总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02 武器与建设总结(2 / 2)

按三百公里轨道高度计算,只需要四十秒不到就会滑过去45度,精确打击窗口时间非常短,没可能用死亡权杖那套机制。

当然轨道较低,距离缩短,也不需要那么高的瞄准精度,此外在人类的火箭发展史上,还开发了一些专门针对技术不足的发射方式。

例如闪电轨道。

闪电轨道又称莫尼亚轨道,主要为极地服务,轨道周期约12小时。因极地大气更稀薄,椭圆轨道可以把近地点设置得更低,而无需担心过度降低使用寿命,是少有的能把近地点拉到180公里以下的轨道类型,此外它的发射难度和消耗也比同步轨道卫星低。

以往闪电轨道卫星大都用作高纬度替代同步卫星做通讯和拍照工作,高纬度武器卫星使用同样合适,根据C国的天基平台实用经验,计算出该轨道有一个小时的打击窗口,11到15颗可以为整个北极圈提供响应较快的支援打击。

不过该轨道用于武器卫星,最大的优势还在国际谈判方面。

一般近地卫星采用的圆形轨道,所经下方地区都会很怕怕,但闪电轨道大部分时间都在几千公里外运转,最远能到四万公里外,同时,由于单圈周期较长,不适合做发射后的变轨使用。只要能提供在某高度以上,没有精确打击能力的证据,很容易说服相关方。

于是理所当然的,R国很容易就完成多边谈判,于XX24年12月25日,发送了UNXX073决议通过后,第一颗飞掠低轨道范围的武器卫星,极地之光。

R国一如既往的喜欢正面损人,12月25日,是西方最大教派的重要节日,R国自家主要教派没有这天过节的,选这个日子明显是冲着打别人脸去的。

西中洲和北大漂亮洲有几位对号入座,开始在各渠道放嘴炮,公示自家武器卫星进度。

根据某机构搜集的全球超导材料生产及销售数据,这些放嘴炮的有一大半都是吹牛的。

实际上除R国之外,全球只有A、C、F三家有在准备自己的近地武器卫星。

其中A、C两家都已经出成品,都被多边谈判卡住。

有消息称如果再过一段时间还谈不妥,A国就不打算谈了,直接放。

C国的谈判相对顺利,就是耐不住总有人捣乱,有几个谈判参与方家里突然冒出几万人十几万人不等表示反对签字。

F国进度慢“一点”,刚刚通过基于白魔导的电磁轨道实验场投掷测试。

提到F国必须夸一夸,虽然迟了一年多,位于她家的西中洲电磁轨道发射器,终于建成了!

……但没有完全建成。

根据C国相关基建公司12月发回的报告,原计划建造十二栋火箭组装大楼的工程被砍了一刀,缩水成九栋,已经投入使用的只有两栋,预计三个月内再完成两栋,剩下的难以判断,估计还得有变化。

所谓围绕电磁轨道发射器的高级人员新城,情况更离谱。

由于预定地点的消息泄露,地价被炒得过高,不得不用了招瞒天过海,在隔壁G国征了一片地,十月份才正式动工。

新地点距离发射场直线距离五十公里,路线绕了一下,差不多是私家车一小时车程,勉强能做到每日开车来往。

这样的距离明显不那么合适,还不如在周边小镇小城里租房、买房。

现在发射场人员,要么自己租房,要么就住活动板房,最近又招标一次,还要在发射场三公里外盖一千栋轻钢结构小别墅。

本来还想远点,但稍微远点的地方,地价都被炒起来了,财务方面接受不能。

轻钢结构是随着工业发展、地价人力攀升,逐步发展出来的一种平衡建筑强度、建造成本的新式建筑,可也不是没有优点。

发射场难以作为居住环境的最大因素,便是火箭发射时制造的超级噪音。这种声音几公里外听着都轰隆作响,能覆盖掉人声。电磁轨道发射器的发射频率,更是把这样的灾难无限扩大了,像C国那样每天都要发射的,如果没有厚实的隔音层,根本没法加班(睡现场)。

而轻钢建筑做隔音比传统结构容易些。它的墙体无需承重,采用内外板材、饰板,中间是空的,填充声波反射层加声波吸收层,门窗等使用真空夹层(非胶体夹层)的双层玻璃、门板,隔音效果相当好。

做好隔音,再带上耳塞,睡觉就不用怕旁边火箭发射闹心了。

总之围绕F国的发射场,各种工作才开头,三级怪兽出现之前,十天能放一枚火箭就算工作效率顶天了,还指望不上发挥大作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