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大明金主> 第一九五章 高屋建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九五章 高屋建瓴(2 / 2)

——而且你还只是个挨年齿补的贡生。属于功名之中的安慰奖……

当然,这事没人会提起来,否则怎么聊天?

若说八股取士不好,可大明的确靠这个办法取到了大量的人才。而且再也想不出比八股考试更公平的取士方法了——如果用古文取士,谁能保证自己的行文风格能被考官喜欢?宁可用八股,好歹还有个格式,也算是客观标准。

可偏偏又有许多大才子,就是科场没运。

比如八次落地,六十岁才中进士的归有光;比如考到疯的徐渭徐文长;比如“天下书尽可读之”的吴承恩。

勉强算上梅成功吧。

“在下有句话不吐不快。”徐元佐正色道。

这话一出口,往往就是“婉转”的批评。

吴承恩面不改色,仍旧云淡风轻道:“既然跟着东主吃饭,自然无话不可说。”

“四、五百年后,恐怕有八成的人不知道石麓公,六成的人不知道我大父少湖公,四成的不知道阳明公,二成的人不知道孔夫子,但只要是识得几个字的人,都不会不知道吴先生您。”徐元佐沉稳道来。

吴承恩只是笑了笑:“东主言重了,老朽何德何能当此赞誉。”显然是不相信徐元佐的疯话。

——姑且不说每个暑假都要放一遍六小龄童的《西游记》。事实上自从《西游记》定稿刊行之后,就一直是热门畅销书。

徐元佐道:“只凭《西游记》足矣。”

吴承恩这回笑得更大声了,道:“石麓公取往年来的话本、演义,重新编排,再立文字,夹杂以内练之法,并非老朽一人写出来的。”

——不管怎么样,大家都说是你写的。

“这不重要。”徐元佐道:“先生老当益壮,我正有求先生。”

“东主尽管吩咐便是了。”吴承恩其实反倒轻松了许多。如果徐家只给钱,不给活,那他也呆不下去——他又不是要饭的,被人养着太伤自尊了。而如今母老家贫,自己年纪又大,独子早夭,丢了工作,生活可就艰难了。

“我名下还有一家刻书坊,也有雕工可以雕版印书。”

有的书坊只能买别人的雕版,规模小,徐元佐说得清楚些,也显得自己重视。

他道:“我接手之后,用它刊印了一份报纸。先生请看。”

报纸是徐元佐的名片,当然要随身带些字迹清楚的样品,好抬高自家声望。(未完待续……)

PS:求推荐票,求月票~~求各种支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