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大明枭臣> 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午攻势(二十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午攻势(二十三)(2 / 2)

而这都是麓川之战后,大明在麓川到阿瓦一带势力影响力下降所无法避免的产生的负面影响。

阿瓦王朝,最终还是被曾经的附属土司东吁兴起后灭掉,而这个东吁王朝,则是给大明带来了真正的麻烦的人。

相比势力孱弱,管理无力,境内土司也就是诸侯遍布的阿瓦王国,东吁王朝拥有更强大的实力,对于这篇丰饶的土地有着更强的控制能力与经营管理能力,他们有效利用这里丰富的资源,逐渐成为了中南半岛上最强大的国家。

这时大明已经步入了中晚期,东吁自然不会将大明放在眼中,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尽管就算是中晚期的大明,实力也不是东吁这样的一方土地上的低强者可以比拟的,在与东吁爆发的明缅战争中,大明还是有效阻止了东吁的扩张,并重新掌控了一部分自己过去的势力范围的。

但是此时的东吁,一场明缅战争的失败也没能让他真正败亡,还是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维持着他对于中南半岛缅甸一带的强大影响力,此时的他,说是大明的臣子,不如说在地位上两者已经接近对等,大明的威信从此之后已经处于了一种薛定谔的猫的状态,没有什么宗主国的身份。

而大明虽然在明缅之战中实现了足够的目标,但是因为自己在缅甸的统治威信与法理性的下降甚至是丢失,已经无法维持住缅甸一带自己的附属国的存在,最终在明朝后期大量的战争负担中,无法分出来足够多的兵力维持这些地方的稳定,而彻底丧失了对于缅甸一带的控制。

事情真正的悲哀,还是要到最终的结局。

后来的人们,最主流最普遍的观点是明朝结束于崇祯煤山自尽,从此以后,就是清朝的年号来取代了明朝的统治。但是明朝作为一个朝代,还是实实在在地于崇祯煤山自尽之后维持着传承的延续,这种延续,是一种客观事实,它仍然有皇帝的称号,仍然有军队的实力,仍然有着血脉的传递。

而严格意义上的,大明的真正灭亡,还是要到了严格意义上的南明的最后一任皇帝,其实就是大明的最后一任皇帝,永历帝朱由榔的死。

而朱由榔之死,正是缘于发生于东吁王朝都城阿瓦城的咒水之难,阿瓦城,曾经是阿瓦王朝的都城,而尽管阿瓦王朝灭亡,征服它的东吁王朝还是选择放弃祖地东吁,以此,以这个名字里面蕴含着“宝石”的意思的城镇作为自己的都城。

而历史之间的轮回与改变,就像是魔咒一样戏剧性地发生,阿瓦城,就像是阿瓦王朝,曾经的那个强大的大明的缅甸宣慰司,在被东吁灭亡之后那不甘的亡灵,寻找到了百年之后落魄的大明进行报复,那是一种怀着怎样怨恨心情的命运的诅咒呢?

诅咒这个曾经强大的国度的软弱无力,不能够保护它的臣子;诅咒这个国度的保守,在战争面前选择了撤退,放弃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诅咒这个国度最终遭到和自己同样的命运,被自己的敌人所彻底毁灭。

最终,大明和阿瓦一样,准确地来说被东吁王朝终结,咒水之难,彻底摧毁了流亡的明廷的最后一点希望,永历帝朱由榔被移送给吴三桂,最终死于吴三桂之手。

而曾经镇守云南数百年的沐王府,始终阻挡着缅甸一带势力扩张的大明忠臣,他们镇守一方的历史,也是直接终结于阿瓦城。阿瓦王朝的覆灭,并不是一个无踪轻重的地方势力从历史中的消失,它深刻地影响着缅甸一带广阔土地未来的命运,甚至是大明的命运。

阿瓦王朝的消失,是东吁的崛起,这是大明的噩梦之一,而说回到所有事情发生之前,这是属于大明的战略的严重失误,没能赢下应该赢的战果,作为要付出的代价,释放出来了魔鬼。

而同样的,在“魔鬼”出现之前,在大明还没有酿成大错之前,缅甸宣慰司仍然是它的臣属,虽然算不上听话,但是至少威胁有限,

像阿瓦王朝孟养土司底哈勃低这样的阿瓦诸侯,自然是不敢与大明直接对抗的,他无论怎么说也是阿瓦的臣属,不能擅自惹来事情,于是在大明进入麓川时,只需要对付的是属于思机发的麓川势力。

也是因此,真正受到严重伤亡的也是思机发的部队,在战火中受创的是思机发的城寨,另一个在孟养一带掌握权力的人,他的势力反而没有受到战火太多的影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