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大明枭臣> 第一百二十七章 正午攻势(十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七章 正午攻势(十七)(2 / 2)

这里又不得不提到刀荣的祖母,其实正是姜榆罔最初去到南桑寨时,那个接待安白的老妪,只不过直到现在,姜榆罔还不清楚他们的关系。毕竟莽古堡中人太多,他对于这些人身份的审查只是在于有无和麓川势力有牵连,又是否和其他寨子里的势力有牵连,对于刀荣这种土生土长,自幼没有真正离开过山寨的青年,就没有下太大功夫仔细审查了。

虽然秘理院神御厅的卷宗里面有着对于第二营第二阵列指挥刀荣的家庭背景调查,但是姜榆罔并没有细看过,也不会想到刀荣的祖母,一个名为“玉瞬”的老人,居然就是自己最初进入南桑寨时遇到的老妪。

他只是知道刀荣的长辈,都是南桑寨中世代依靠种植业维生的本分农夫,就没有了继续调查的心了,因而错过了一些细节。

而随着莽古堡的建立,从不到一百人,到上百人,到几百人,最后到几千人的规模的发展过程中,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细节被姜榆罔忽略。

姜榆罔是建立了枢机院,神狩院和秘理院等一些列加强自己控制力的部门,又培养了一批像孟良,黎重这样信任,崇拜甚至是信仰自己的年轻人,在自己的权力得到了空前的扩张的同时,各种他完全没有想到,或者是隐约意识到却没有办法和思路来弄清楚的事情正在莽古堡的姜榆罔的目光无法触及的阴影里发生。

刀荣正是在这种姜榆罔未知的莽古堡的另一面中成长起来的军官,说是姜榆罔所信任的军官民主选拔,不如说是阿乌玛的影响力所选出来的军官。但是虽然刀荣和阿乌玛之间存在这种姜榆罔未知的关系,他的个人能力还是过硬的。

毕竟在相对其他地方,能够在极度重视学习的莽古堡部队中成长起来,刀荣的态度是积极的,能力也是经过验证的,这些验证包括基本的文化扫盲,战术信号发布与确认,还有各种武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相应部队的指挥调度方法。

作为火铳部队的阵列指挥,还要准确掌握在何种情况下进行怎样的射击安排,并且负责阵列的射击训练,受神狩院的高级人员————使徒,同时也是更高级的军官,进行定期检查。

阿乌玛做人做事,并不会在这些地方私自通融或作弊,否则也不会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并且在秘理院圣下厅的严密监视下而不被发现问题了。

所以刀荣对于自己的士兵,还是非常了解,同时也是颇为关心的。此时的他,正是皱起来了眉头,心里有话想说,看了看同样神色严峻的姜榆罔和阿乌玛,又不知道该不该说。

姜榆罔本来在这时也并没有想太多事,只是单纯监督工匠的工作罢了。

在深夜里被调来,进行南城楼的封锁工作的这些工匠自然都是莽古堡中人,准确来说是莽古堡天工院的工匠,是刀云月最认可的手下。按理来说,现在的孟养城是最为危险的地方,把水平最高的工匠调来这种地方,是在做不理智的冒险。

但是姜榆罔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死守孟养城,那么所有人都不能,也不应该再抱有别的想法,孟养城就没有考虑过被攻破和撤退的结果,所有的后路都要堵死,自然也不会想着留下人手再谋之后的事情,一切在现在都需要全力以赴。

所以姜榆罔特地关照刀云月,派手艺最好的工匠过来,要把南城楼在最短的时间里,封的最严实,不给城外的敌人以攻入城中的机会,也不给城中的人以撤退放弃孟养城的想象空间。

而这种事情,说到底还是有一些争议的,交给城中的工匠,姜榆罔一是不放心他们的技艺水平,而是也怀疑他们的可靠性,如果在夜里就传出来什么城门正在封死的消息,引起人心惶惶就不好了。

他需要的只是到了第二天,在孟养城的所有人认清现实,殊死一战,没有人可以撤退。

而同时,姜榆罔亲自看着这些工作做活,也是出于以上两个目的,一是要保证工程本身的可靠性,二是保证整个封锁城门工作的保密性和有序性,不引起骚乱,待到城门封死之后,剩下所有人也就只剩下了死守一条路。

刀荣担心的却是另外的事情,他并不害怕孟养城的死守,毕竟军主和阿乌玛都在这里,他们尚且坚守,自己没有怕的道理。但是他作为一个阵列上百人的管理人和负责人,还是担心他的士兵的安全的。

在这种诡异的静默,也许算不上静默,因为工匠的工作还是发出来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刀荣还是提出来了问题:“军主,城门封死之后,外面的工事中的战士该怎么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