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大明枭臣> 第一百零四章 麓川的呼吸(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四章 麓川的呼吸(九)(2 / 2)

说是走神,脑子里想的也都是孟养城的战事筹划,对各种情况的分析判断,倒也没有将思绪飞散得太远。不过就算是这种程度的走神,对于姜榆罔来说也已经是有些奢侈的事情了。

自从穿越到明代以来,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全副精神注意力的应对身边的环境和各种要处理的事务,极少有长时间的注意力分散。

他本身并不讨厌这些事情,虽然麓川战场处处凶险,随时都有发生各种意外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危险性是的的确确的带来了一定的刺激感的,而且除了眼下面临的孟养城大战和刚刚来到莽古山后面临的麓川军攻击,这些凶险并没有让姜榆罔感受到绝望,反而是一种劫后余生,极限求生的特别快感,这是让姜榆罔反而感到一些快乐的。

除此之外,占据了姜榆罔大多数时间的事情就是大量莽古堡中的杂务,因为他一直在做将莽古堡中住民组织起来,建立所谓的十院,而这十院的组织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杂务。虽然其中理论上只有秘理院和神狩院是由姜榆罔直接作为负责人,但是其实各个院中许多事务都需要姜榆罔过问。

因为十院在几个月中其实都处于一种建立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经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姜榆罔自然也是需要一一地进行解答。

而在十院事务之外,整个莽古堡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问题,从人员的流动,迁入与迁出,到住民们的住处的安排与生活的安排,这些事务往往最终也要经由姜榆罔负责。

在莽古堡新迁入的人数最多的一段时间,姜榆罔几乎每天要从天刚蒙蒙亮就开始处理事务,一直要处理到午夜时分,每天只有极短的时间休息。

毕竟他想要做的事,是在一定程度上引入未来的组织设计,用一种现代,甚至是未来时代的理念去构建一个能够运转的体系,而要将这些东西,一些存在于他想象中的事情付诸现实,需要姜榆罔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这是他所准备到的,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姜榆罔并不认为那是一种无意义的事情,他所作的事情的确是在有效地推动莽古堡的发展,让其中的数千住民越来越有组织性,也能承担起越来越多的任务。

而随着莽古山形势逐渐趋于稳定,莽古堡的住民终于几乎不再增加。麓川军很少在莽古山一带活动,就算偶然有踪迹,也是尽可能远离莽古堡的所在地范围,而莽古山的住民无非剩下三个下场:于纷乱流离中死亡,到远方去投奔他人和迁入莽古堡。

莽古山人口流动最终在夏天来临时,终于到了尾声,曾经明军,麓川军,莽古山各寨住民和山林中盗匪活跃的莽古山变得安静下来,麓川军难见踪迹,各个山寨也荒凉破败下来,曾经称霸一时的盗匪也在莽古堡的一次次半训练式的行动中被剿灭干净。

最后剩下来的,只有莽古堡的势力,而也是因为不再有大量的新人口流入,莽古堡的扩张也终于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再也没有了一个寨子中的麓川百姓拖家带口地投奔莽古堡的盛况,剩下的只有偶尔经过的无路可走的逃难者抱着一丝希望赶来投奔,当然后者的人数是非常少的,相对接近四千人的莽古堡的规模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

也是因此,莽古堡的扩张进入一个稳定期,姜榆罔终于开始慢慢清闲起来,但是他并没有清闲几天,麓川的大军就开始茵多基大湖附近集结,孟养的战事让他开始有了新的事情为之每日忙碌。

这一夜,是情报中麓川军将要进行大规模进攻的前夜,姜榆罔站在孟养城的城楼上,感受着孟养城的夜风,同时也获得了短暂的放松。

可能是自从明英宗正统十三年十月穿越到麓川战场莽古山直到眼下的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六月下旬,这半年多一来,姜榆罔身心最为放松的一刻。即使心情上是不安地等待着来自蛮寺寨的情报,但是在等待的过程中,他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平静。

在孟养城的深夜里,独自一个人看下城下值勤的士兵们,和夜色里曲线优美的麓川的山林与地平线,麓川的夜风略过,带来吹动山林间无数枝叶的声音。

姜榆罔在那一个瞬间突然有种感觉,他好像听到了麓川的呼吸。

如果每一片土地,都像是传说中的那样,存在一个土地公或者山神的话,那么这位土地公或者山神,会对他的土地抱持着怎样一种感情呢?看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喜怒哀乐,他们会有什么心灵上触动吗?如果有触动的话,那么他们会做些什么呢?

一时间,姜榆罔不禁浮想联翩,那是隐藏于土地深处的故事,或许只是故事,但又不像故事,因为姜榆罔想到了自己从几百年后来到公元十五世纪的过程。

许多个猜想在心中略过,姜榆罔不禁无意义地长叹一声,看向城楼下之下,忽然间听到了值勤的塔楼上的士兵吹响的号角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