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谁也没想到,居然还有争论,而且还挺热闹.。
主要还是王积翁、史权这些汉官的的软弱劲儿上上来了,居然劝忽必烈别打,派人去劝降。
把忽必烈气的啊,又不好发作。心说,朕的使臣都让倭国给宰了,还派?
结果,王积翁上头了,自荐为使,要出使东瀛,劝降天皇。
对此,一众卯足了劲儿的蒙古将军当然是嗤之以鼻。连留梦炎都见风使舵,主张大军压境,扬我天威。
伯颜、阿术这种暴脾气的差点当殿揍人。大骂王积翁胆小如鼠,妄为元臣。
吓的王积翁、谢昌元等人再不敢多言一句。
忽必烈在高位上看着,未曾插手。这个时候,就要上下一心,王积翁的观点虽然有道理,大元国力尚弱,何必劳民伤财。
可是,王积翁有一点没说对,与劳民伤财比起来,扬大元国威,追击远逃残宋,才是重中之重。
和这一点比起来,花多少钱,死多少人都是值得的。
瞥了眼老神哉哉的谢叠山,忽必烈心中好奇,不知这位新上任的翰林学士对此务有何意见?
淡然一笑,“谢爱卿,你怎么看?”
殿上为之一滞,目光齐齐落向谢叠山。
只见谢叠山短暂错愕,出班上礼,“臣以为,都有道理。”
“......”
“......”
众人无语,忽必烈也是无语,等于没说。
哭笑不得,“朕的意思是,谢爱卿倾向何法?”
这是把他往绝路上逼,必须表个态。
叠山先生想了想,“臣...还是那句话,都有道理。”
忽必烈皱眉,显然不喜欢这个答案。
声音渐冷,“那爱卿说说,怎么有道理?”
叠山先生一笑,“陛下莫急,且听微臣细说。.”
“臣觉得,东瀛杀我使者,辱我国威,发兵讨之自是应当。”
可是,攻伐三岛目的何在?是绝其族裔?还是借地为港,使之成为我大元东击海外的一处前出之地?”
“这......”忽必烈陷入沉思。
说起来,东瀛如此不堪,他当然要绝其苗裔,威震四方。
可是,真要那样吗?做为皇帝显然就是不理智的了。
谢叠山说的对,攻下日本最大的用处还是成为前出之地,为寻找残宋,兵出海外做补给之地。
“爱卿的意思是......”
“微臣的意思是,若陛下有意后者,自然是用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的收获更为划算。所以,王尚书和谢尚书之言,也全是为陛下着想啊!”
这话一出,不但忽必烈暗暗点头,连王积翁和谢昌元也是感激不尽。终于有人为他们说一句公道话了。
而谢叠山话还没说完。
“微臣以为,肃师百万伐贵劳军,怀柔不战亦不足以扬威。所以,何不双管齐下?
一面出兵讨之,让东瀛知我大元雄心,尝我兵戈之利。
另一面,也派使臣随军,在适当之时宣讲陛下仁德,招降倭国。不但可省军力国力,也可达成所愿,何乐而不为也?”
先生说完,便退回班中,留下满堂寂静。
良久,王积翁猛一指谢叠山,瞪着眼珠子,一脸的委屈,“臣下就是这个意思!”
而忽必烈也在王积翁的哀嚎之中回过神来,大赞。
谢叠山就是谢叠山啊,实乃大才神人也!一句话不但化解了朝堂矛盾,而且还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善也,大善也!”
忽必烈连连感叹,眼见时辰不早,“那今日就议到此处,诸卿退下吧!叠山先生且留下,朕有话要说。”
得,都不是爱卿了,尊为先生喽!
......
,
————————
感谢一下“悼武华夏”这位书友,特意加了qq好友,聊了很多,启发很大。月月虚心受教,感谢感谢。
另外,想多说两句,大伙不急,你们看到的这些成文的章节,全都是铺垫章节,真正的故事要到赵维离开大都之后才能展开。
是一个和你们想像中完全不一样的故事,不会让大伙儿失望。
另:求推荐,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