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重生1991> 745 陈氏帝国4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45 陈氏帝国44(1 / 2)

王宏斌这次过来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希望能够跟陈锋真正搭上关系,最好是程伟那般的关系。因此,他的姿态放得很低。

只是他心中也有数,虽说他跟陈锋是好几年的老同学,但实际上关系只是很一般。要想能够真正跟陈锋熟络起来,至少程伟那般,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现在陈锋的身份地位早已经今非昔比了。

他现在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跟陈锋保持来往,虽然他也知道这很难,尤其今天在经历了三道岗哨检查之后,让他更加知道见到陈锋一面的困难。

但困难归困难,他当然还是不想放弃任何跟陈锋亲近的机会的。别的不说,只要他能跟陈锋处好关系,以后至少在秀州就能混得很好,尤其是在秀州官场。这些天,他家里就在运作,只要他拿到大学文凭后,就能直接到市zheng斧上班。

身为秀州人,王宏斌当然知道陈锋和他老子在秀州的巨大影响力。陈大勇当初秀州王的称号可不是白叫的。虽然陈大勇他便不怎么插手官场的事情,但私底下大家心中都是有数,陈大勇是名副其实的秀州最大的地头蛇。当地官员若是不能跟他处好关系,很难能够在秀州有什么大的作为。

另外更主要的是陈锋有个通天的干爷爷,这才是王宏斌最为看重的,她想要学着自家教育局的老子在官场发展,有陈锋这层关系在,等于是有了通天之路,谁都要给他这个陈锋老同学一点面子。

陈锋可不知道王宏斌已经打算向官场发展,而且有借助他这位老同学关系背景的意图,见他这么客气的对自己说话,心中只是觉得很别扭。但碍于老同学的情面,再加上现在彼此已经长大成人,他也不好太过随意,也就跟着客气的说道:“班级的事情,我老早之前就说了,交给你们这些老同学自己处理。当然,我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的话,我也会对你们提出来的。暂时,这次的同学会就照之前我们说好的安排吧,我没有什么意见了。你还是跟我说说我们三班公司和基金会的事情吧。”

王宏斌闻言立马打起精神,如数家珍,滔滔不绝的向陈锋汇报现在三班公司和同学互助基金会的情况。

三班公司的股东当然是全体三班的人马五十多人,当时股份的分配是每人分配现在的总经理依然是马光宗,他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亲大伯,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这几年将三班公司打理的井井有条,他的能力得到了三班全同学的认可。

因此一年前班里的同学相互商量过后,一起请示了陈锋的意见,给了马光宗百分之一的分红股,按照现在三班公司市值上亿的规模,这分红股可不是一点小钱。马光宗因此当然更加对三班公司上心起来,也对三班公司更加的有归属感了。

三班公司现在主营的就是文具礼品,卡通布偶,其中重头产品也是标志产品依旧是陈锋卡通形象的公仔,有陈锋的肖像使用证明文件,基本上是全年开单大批量生产,但依旧是供不应求。

在马光宗的积极开拓下,三班公司现在除了底下的文具店还在秀州开着之外,其余的生意基本上走的都是外贸途径。原因很简单,因为外贸基本上都是大批量的,而且价格能够卖的更高,赚头更大。另外也避免了内销的时候跟本地人抢饭吃,只要在一些文具礼品上打上陈锋的标签,订单都接不过来,手头上至今还有积压到后年才能发货的订单。

因此故,马光宗在去年的时候就做了个提案上交股东会审核,要自己开设一家大型的文具礼品生产工厂,初步投资两个亿。这个提案得到了通过,在经过股东代表考察和商量过后,这家上亿的投资项目最后落在了陈锋老家玉洋镇的隔壁东湾镇。

今年初已经动工兴建,现在已经建成正在试生产,但是因为工人还在是招收和培训阶段,生产规模还不是很大,依旧不能满足三班公司的外贸订单需求。现在为了赶订单,三班公司也只能依托当地的老百姓,将一些能够手工制作的产品订单散出去做,公司这边只要到时候做好产品检验就行,如此倒是稍稍缓解了订单需求。

而三班公司现在的年交易额已经迫近十亿元,每年的营收都保持增长势头,去年达到了两亿元左右,而今年才到十一月份,营收已经超过两亿元了,很可能会突破到三亿元。

抛去人工,税费等等,三班公司去年的纯收益是一亿出头,按照每人百分之一股份算的话,每个股东都能拿到一百多万的分红。而剩下那些股份的收益则是直接归入当初那个“同学互助基金会”的。

只是他们三班的同学原本就个个家里都比较不错的,便不差钱,即便差钱的,但这几年每年从三班公司白拿钱分红下来,也个个都身价百万了。因此,实际上陈锋当初倡议成立的“同学互助基金”实在没有什么用武之地。而班里那些原本每年白拿钱的同学也都觉得很不好意思了,脸皮再厚这么白拿钱不干事当初也没一份投入,也都觉得心里难安,因此在头年分红过后,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将每年的分红自觉的打到了同学互助金的户头。

因此故这几年下来,同学互助基金账户上都已经有两亿多了,却一直都花不出去,实际上这个“同学互助基金”到了现在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因此做为理事长的温克邦就不得不提议要将基金会里的钱充分利用起来,这事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同,而王宏斌更是直接提议将这趣÷阁钱直接捐到long基金里去,他的这个提议也得到了班里不少同学的赞同,毕竟大家心里都有数三班公司本来就是陈锋成立的,捐到long基金做善事也正是实至名归。这次王宏斌过来,也是想就这个问题想陈锋请示。

“老大,这么多钱一直存在银行不动弹,而我们班里也没有什么人需要金钱帮助的,总不是个事儿。所以,我们都觉得可以将这趣÷阁钱拿出来捐给long基金,让long基金做善事。”

陈锋当初对三班公司和同学互助基金还是比较上心的,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组建自己的班底,打造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但现在一路走过来,连陈锋自己都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么大的一番成就,他当初设想的以这些老同学为基础组建自己班底的想法,现在看来就显得有些没必要,也不现实了。

但不管怎么说无论是三班公司还是同学互助基金都是陈锋一手创建的,陈锋当然也不能真的对此完全撒手不管。

对于互助基金的使用,陈锋心中也是有打算的,便说道;“若是将互助基金捐给long基金虽然也能做善事,但我们的同学互助基金等于是名存实亡了。所以,不能这么做。何况现在long基金的善款非常充裕,将这些钱捐给long基金也没多大用。”

王宏斌疑惑道:“那怎么办?那么多钱就一直存在银行里不动弹?”

“当然不是。这趣÷阁钱当然要用起来,一部分拿出来投资稳妥的保收益的基金债券,用来钱生钱,另一部分则拿出来做互助基金原本该做的事情。首先,我们帮助当然是我们三班的同学,但现在看来这个受益范围却是可以扩大的,比如我们当年同一届其他班级的同学,他们也可以纳入我们这个同学互助基金的帮助范围内,只要发现当年我们那一届同学家里有困难的,我们就可以给予帮助。等以后,我们互助基金的钱多起来后,帮助的范围可以扩大到我们一中全体全届的所有校友。”

王宏斌听得陈锋这番打算,愣了一会儿后,才说道:“我们当初也想过扩大帮助范围,但班里不少人都反对,觉得毕竟这是我们三班的互助基金,而不是其他班级的,万一以后我们班里有同学出了变故,没钱了怎么办?另外就是,互助基金具体该怎么使用,交给谁来执行,大家也都心里没个统一意见,所以,这件事就搁置下来了。不过,老大你高瞻远瞩,心怀全球,更是全球知名的大慈善家,你只要这么决定了,我想班里其他人肯定不会反对的。其实……真要说起来,主要是现在大家都已经长大成人了,班里不少人现在都不服气我和克邦还有凌霄三个人的ling导小组。”

对于陈锋当初制定的他们三人ling导小组,此前三班公司只是小打小闹的,再加上陈锋的威望在,班里其他同学当然没有什么想法。但随着三班公司日渐壮大,同学们也都各自长大成人走向社会,这人心自然就有些复杂起来了,一些人心里面的心思也起了变化,觉得自己的能力便不比王宏斌三人差,就有了想进入ling导小组甚至取而代之的想法,再加上班级这么多人,难免彼此之间有点小矛盾,小集体什么的,总有几个比较要好的,几个看另外几个不怎么顺眼的,因此在三班公司的一些决策上分歧在所难免。

但好在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是非常珍惜自己三班这个集体的,也都喜欢班级公司能够发展好,因此虽然彼此间有些分歧,但在大是大非上倒也不是意气用事的。不然三班公司现在发展势头也不会这么好。

“班里一些人不服气你们,你们就得争气一些,让那些人服气。比如,你们三个人就完全可以找几个需要救助的同届同学,将这件事办好办漂亮,就能得到班里其他人的认同和服气。不过,在救助之前,你们必须要考察好审核好,不要因为人情什么的随便给钱,一定要调查仔细,对方确实是需要帮助的,才能给予帮助,将钱花到刀刃上。”

王宏斌连忙保证道:“老大,你放心,这件事我们三个人肯定会办得漂亮,让他们服气。回去后我就找克邦和凌霄一起商量,然后让他们都各自请假回来专门做好这件事。我们同届的同学至少有七八百人,里面肯定有需要我们救助的。”

王宏斌对这件事还是比较上心的,不说自己完全可以借着这次机会以后跟陈锋多多联络,另外他可以完全借此给自己将来的仕途加分不少,也能慢慢给自己硬的一些名声。

陈锋见王宏斌丝毫没有推托这件事,心下也很是满意,毕竟真要说起来去救助同届同学这件事完全是义务性质的,要浪费不少时间和精力,而且自己还没有什么钱拿,一般人还真的是不愿意干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