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重生1991> 第135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5章(2 / 2)

陈锋听得不由有些傻眼了,他还这没想到过自己这位堂~哥居然有这么大的志向——开汽车制造厂,他以为是在开小吃店吗?

不过,既然他有了这种计划和志向,陈锋也不好打击他的自信心,便问道:“你是要一步步来,先开修理厂和汽车销售店,还是三个一起上。”

陈平回答道:“当然是一步步来,我也知道开汽车制造厂有点难度,但我本人对机械方面一直以来都很有兴趣,想来想去若是将自己的兴趣和事业结合起来的话,就是造汽车最有成就感了。”

陈锋心中不由苦笑,最有成就感?你知道一家汽车里面有多奥的零部件吗?

不过,陈锋最终还是忍住了吐槽的冲动,反正陈平现在也没有马上就要开家汽车制造厂的冲动。

“好吧,这件事我原则上同意,你就先开家汽车修理厂,等你对汽车了解透彻了再想其他。”

“嗯,我也是这个意思。”陈平点了点头,而后一脸认真道,“这次我是真的打算是干自己的事业了,有你支持就好了,想必二叔和我爸都会同意。”

陈锋见堂~哥一本正经的样子,倒是突然感觉他有可能会成功。想想国内的极力汽车,极力集团创业于1986年,从生产冰箱部件开始,经过16年的艰辛努力,现已发展成涉足汽车、高等教育、摩托车、装饰材料和旅游等领域的国家级大型股份制企业集团。

可以说,极力16年的创业历程就是一部完整的创新的历程,整个过程中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也可以说,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极力。

1984年,年仅21岁的李书富与人合伙开了一家作坊式的小厂,替一些大冰箱厂加工小配件。当时冰箱市场的供不应求带动了制冷元件产业的发展。这个小厂从小配件一直做到一些核心部件,李书富看准了这一商机,请申城专家攻克了冰箱蒸发器的技术难关,逐渐成为东海省首屈一指的制冷元件供应商,连国内好几家冰箱大厂都请他做配件。1986年,李书富逐渐向下游产业渗透,成立了北极花电冰箱厂,开始制造成品冰箱。当时由于刚经过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冰箱市场正呈饥渴状态。北极花冰箱在很多市场纷纷脱销,品牌逐渐得以建立,李书富也完成了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

然而,19~8~9年,国家对电冰箱实行定点生产制度,民营的“北极花”不在国家定点生产之列。第一次撞上“红灯”的李书富老老实实地刹了车,关掉了冰箱厂,伤心之余一头扎进深城大学的书堆里。这是一个影响李书富一生的抉择,当时一部分同样没有拿到定点生产指标的企业坚持下来并笑到了最后,现在的科隆、美第等均属此列。李书富每每谈及此事,总是痛心不已。他意识到:国家的产业开放政策有一个逐步到位的过程,有些“红灯”只是暂时的,只要是顺应潮流的事业,认准了再困难也要坚持到底,“红灯”虽然不能硬闯,但缓行等待时机或绕道而行也是可以的。

有了这次惨痛的经历,李书富在以后的创业中,无论是造摩托车还是造汽车,尽管一开始别人都觉得他不自量力异想天开,但是他再也不轻易放弃,不依不饶地往前冲,并最终都赢得了成功,而且还赢得相当漂亮。

1993年李书富去某大型国有摩托车企业参观考察,看见摩托车产销两旺的势头,就向该企业老总提出为他们做车轮钢圈配件。对方一听,笑道:“这种高技术含量的配件岂是你们民营厂能完成的,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去!”不信邪的李书富憋着一肚子气回到公司,大胆提出要自己制造摩托车整车。周围一片反对声,连他的亲兄弟都笑他自不量力:“车祸死了人,有你好看的。搞不好千年砍柴一夜烧。”李书富决心已下,但这次他再次遭遇“红灯”——没有摩托车生产许可证,到处求情均以碰壁告终。“北极花”的教训犹在眼前,吃一堑长一智,他“绕道”以数千万元的代价收购了一家拥有生产权的国有邮政摩托车厂,“借船出海”。只用了7个月的时间,极力就开发出华夏同行一直没有解决的摩托车覆盖件模具,并率先研制成功四冲程踏板式发动机。接着又与行业老大嘉林强强联合,生产“嘉吉”牌摩托车,不到一年又开发出华夏第一辆豪华型踏板式摩托车,很快便替代了岛国本和宝岛的同类摩托车,不仅一直占据国内踏板车销量龙头地位,还出口美国、意大利等32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极利摩托车产销43万辆,实现产值15亿元,极利集团也因此赢得了“踏板摩托车王国”的美誉。李书富敢想敢做、勇于创新的创业路子再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市场上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造轿车是李书富最大的梦想。多年来,他总是在琢磨:作为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汽车业应该有更大的文章可做,而市场上还没有老百姓买得起的小轿车。1997年,在有了装潢材料和摩托车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作为圆梦的坚强后盾之后,李书富决定杀入家用轿车领域。这在当时是一般民营企业家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再次招致包括一起创业的亲兄弟在内的所有人的反对。李书富对他们说:“造汽车没有什么神秘的,无非就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方向盘再加一个发动机。世界汽车工业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技术,完全可以为我所用,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技术、买来零配件,请到人,设计出好的产品。我心已决,哪怕倾家荡产,头破血流,我也要干!”

李书富到省里找相关部门,要求生产汽车,主管官员立刻瞪大了眼睛,好像遇到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疯子”。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李书富又问,如果不让搞汽车,可不可以搞汽车实验?这位官员想了很久才答道:“搞研究是可以的嘛。”得不到主管部门的许可,固执的李书富还是在临海市征地850亩,打着造摩托车的幌子,筹建极力豪情汽车工业园区。他的哥哥都说他是在赌命。的确,如果最终拿不到汽车生产权,数亿元的投资都将付诸东流。

开弓没有回头箭。李书富一次次到北京,奔走呼号;一次次到国家生产主管部门,阐明自己的观点,他情真意切地说:“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做轿车梦,几十亿的投资我们不要国家一分钱,不向银行贷一分钱,一切代价民营企业自负,不要国家担风险,请国家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可壮士断腕般的豪情并没有融化国家政策的铁板。好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李书富的梦想柳暗花明,某部下属的四川一家生产小客车的企业濒临倒闭,于是经过多方努力,极力与之合作成功。对方以目录、生产权、部分设备等折价入股,极力投资1400万元,成立四川极力波音汽车制造公司。李书富又靠“借腹生子”终于拿到了小客车、面包车的生产权。

1998年底,第一辆两厢“极力豪情”车下线。李书富把“极力豪情”的市场价定在4.79万元,成为当时华夏最便宜的‘电喷车‘,其优越的性能价格比,得到了众多家庭购车者的关注,市场需求渐旺。2000年,李书富在甬州投资7亿多元,征地1000亩,建立极力美日工业园,加上此前建立的临海基地两大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年产20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

2001年11月9日,极力集团生产的JL6360轻型客车在国家经贸委发布的华夏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公告》上终于榜上有名;2001年12月26日,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第七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极力集团生产的轻型客车HQ6360、MR6370和三厢式轿车MR7130又名列其中,真正实现了从生产两厢轻型客车到生产三厢轿车的跨越。这标志着民营企业成为华夏汽车制造业的正规军,极力也成为迄今为止华夏惟一一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同样,在没有红头文件许可下,李书富创办了“经济管理学院”,并又一次取得了合法地位。近10年来,极力集团经历了向高校“买”人才,投资千万元请高校代培人才,直到投资上亿元自己办高校为企业培养人才的“三部曲”。实践证明,3年前极力集团投资1.2亿元创办的极力教育中心,是企业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最佳选择。

极力在面临重重困难的情况下,最终取得了成功,靠的就是一种信念:想得到的东西就一定想方设法去得到,否则就会变成空想。

从李书富这一个事例上看,陈锋倒是觉得陈平倒也不完全是异想天开了。当初李书福的基础或者说是后盾可没有陈平扎实。若是可以的话,陈家可以搞掂一系列的许可证和资金,完全不用像当年的李书富求爷爷告奶奶的到处求人。

陈锋虽然觉得陈平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李书富,但还是不由有些担心的说道:“哥,你不会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才想起搞这个吧。难道你也看过了李书富的创业报道了?”

陈平微微一愣,略微有些不好意思的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说道:“是看过李书富的创业报道。不过,绝对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你也知道的我小时候就对那些机器啊,电动马达啊、拖拉机的这类机械感兴趣,以前我还从来没想过要做机械方面的生意,但是上次无意中看到了李书富的创业事迹,就深受触动,人只要敢想敢做就有很大的机会会成功。而且我对这个创业项目已经深思熟虑过很长一段时间了,便没有打算冒进,而是先办修理厂,对汽车进行了解,然后开汽车销售店积累汽车销售经验,为以后销售自己生产的汽车做准备。资金方面,只要我家里给我解冻,我自己还有两百多万的积蓄,初期半个修理厂肯定足够了,之后赚钱了就可以开销售店,再然后办汽车制造厂的话可能要进行融资,就需要你和二叔的帮忙了。”

陈锋听陈平这么说,心下很是安慰,看来他果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当即就点头拍板道:“既然你是认真的准备创业,我当然是举双手支持你的,我爸和你爸那边见到你重新振作,去干正事,他们肯定很高兴,当然也会支持你的。到时候你若是真做出成绩来,汽车制造厂我肯定是要入股的,你放心好了。”

陈平一听也顿时高兴的笑了起来,说道:“有你这位大财主的保证,我那就真的放心了。其实,说实话,这次即便二叔没派人来押我回来,我也自己也准备回来了,我都想好了,就我现在这副吊样,你表姐更加的看不起我,还怎么谈得上喜欢我,所以,我肯定要先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后,才能让她对我刮目相看,说不定还能有一丝机会。不然……我算是认清了,这辈子都别想指望了。”

陈锋一听,不由心说你真能这么想就好了,也算是与自知之明。

“你能想通就好,值得庆祝一下,不容易啊,这都过去几年了,你现在才想通这个道理。”陈锋不无调侃的说道。

这时,两人点的菜陆续端了上来,陈锋便趁机打开那瓶茅台酒给两人的酒杯都满上。

“来,为了你的新生干杯!喝下这杯酒,以前那个做白日梦单相思的陈平就已经死了,新的奋发向上的陈平就此诞生!干!”

“干!”

两人一饮而尽,感觉都很痛快。兄弟俩都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兄弟俩接着杯来酒往,很快两瓶茅台就下了肚,菜也一起吃了不少。

这顿酒一直吃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陈锋因为身体的变~态关系,便没有太大的醉意,但陈平早已经醉得一塌糊涂了。陈锋不得不结账后,背着他出酒楼。然后和一起跟来的保镖将他抬上车送回了酒店房间。

办完这事后,陈锋便给张萍萍打去了电话,让她明天晚上再打电话约陈平出来一起吃饭,最好还一起逛街和看电影,让她随机应变,临场发挥,总之要表现出对陈平有一定的爱慕,然后再慢慢的打动他。

之后,陈锋又给老爸陈大勇打去了电话告知张萍萍这边的进展,以及陈平的创业想法。

但陈大勇听到自己的侄子居然想学李书富,也是不由的目瞪口呆起来。

“这兔崽子不会是喝醉了胡说八道吧?”陈大勇还是无法将这个造汽车创业项目跟自己的侄子联系在一起。

“他当时清醒着呢。我看他这次的态度很端正和严肃,想必也不是一时兴起,心血来~潮,而且他也说了,先不搞汽车制造厂,而是搞汽车修理厂,先将汽车的构造了解清楚,同时也了解整个汽车行业,再然后等修理厂赚钱了开汽车销售店,等正式进入这个行业后,再一步一个脚印的搞汽车制造厂,我略微算了一下,只要十个亿,这汽车制造厂就能搞起来。”

“十个亿?还只要?”陈大勇有些生气的说道,“我知道你很有钱,但再有钱也不能这样随便乱花打水漂啊?”

陈锋闻言也有些生气道:“爸,你对哥也要有点信心啊。我看他这次真的挺认真的,我们就应该支持他。”

陈大勇不由大声道:“这是造汽车,不是在造玩具,造不好是会死人的。人家李书富能搞,便不代表其他人也都能搞,陈平他不是这块料,你再去好好做做他的思想工作,让他来兴旺这边帮爸爸的忙。”

内心里陈大勇是非常喜欢将来自己退休后,兴旺由陈平接掌,毕竟他两兄弟家里就这两个儿子,陈锋是不可能执掌兴旺的,他自己那边的商业帝国都还忙不过来呢。所以,剩下的当然陈平是最适合的执掌人选了。奈何这小子对兴旺一点兴趣都没有,实在让陈大勇郁闷非常,他毕竟农民出身,自家东西归自家,肥水不流外人田,他是非常不希望等自己将来年老后,将兴旺交给别人来执掌的。

所以,他现在一听陈平这小子居然异想天开的想学人家造汽车,当然是不愿干了。

陈锋当然也明白自家老爸的心情,心里有些哭笑不得,只好劝说道:“爸,哥都说了对建筑和房地产没有任何兴趣,强扭的瓜不甜,你又何必逼着他一定去兴旺呢?”

“放屁,不让他来兴旺,难道让你小子来吗?将来我和大伯都退下去了,我们兴旺总有个稳妥的掌舵人吧。这事只能陈平来做,最可靠。”

得,陈锋知道自家老爸是认死理了,只好退而求其次的说道:“爸,反正你和伯父现在正值壮年,完全不用这么早就担心起自己退休后的事情来。等到哥将来说不定就能想通了呢。再说,即便哥真的一直对兴旺没兴趣,我们也完全可以高薪请职业经理人吗?不好就换,只要把公司股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兴旺就垮不了。”

陈大勇没好气的说道:“他要是将什么修理厂、销售店、甚至汽车制造厂都搞起来,哪还有空搭理兴旺?”

陈锋只好说道:“反正这事还早嘛,你老没必要现在就这么急火攻心的。大哥现在的性子好不容易定下来了,也打算重新振作,创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我们总不能马上就去反对打击他的自信心吧?难道还要让他继续之前的失魂落魄情况吗?”

陈大勇一听这话倒是马上就安静了下来。

沉吟了好一阵,陈大勇才叹了一口气说道:“那好吧,就让这小子试试看,搞个修理厂出来,这件事既然他自己有启动资金,我们就不用在额外的捐助给他,看他这小子到底能撑多久?”

陈大勇显然还是不看好陈平的这个创业项目。

“好!那大伯那边就你跟他说吧,让他也同意这事。”陈锋马上又叮嘱道。

“嗯,知道了,你好好看着点陈平,别让这小子又搞出什么幺蛾子出来,另外再让张萍萍加快速度,早点将这小子搞定。”

陈锋一一答应了下来后,陈大勇才挂了电话。

一路回到家,红叶和卡琳娜今天的神情,比起诸天好上了许多,很显然是由于陈锋昨晚在床~上的表现。

倒是老妈赵小兰的神色有些不怎么好,一见儿子回来,就马上走了过来,在他胳膊上使劲拧了一记,陈锋虽然感觉很诧异但还是非常配合的“惨叫”了一声,然后很无辜的问道:“老妈,好好的,你干嘛拧我?”

“你这兔崽子,被人下毒了,你居然还不告诉我,昨天还故意骗我说不知道外面为何交通管制,兵力增加。”

陈锋一听原来是这事,不由有些奇怪起来,这事他是交给老爸说的,但好像老爸至今都还没跟老妈说,不然早上的时候老妈肯定就发飙了,中午的时候老爸又不在家,这时候他应该不会在电话里跟老妈说的。现在下午,能跟她自己中毒的就是红叶和卡丽娜这两个知情人了。

红叶有些不好意思的朝着陈锋吐了吐舌头说道:“小锋,是爸打电话给我要我跟妈说的。”接着她又安慰赵小兰道,“妈,其实这也没什么的,他被人下的毒已经都解开了。你看跟以前还不是一样?”(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ahref='javascript:void(0);'class='reendBtn'>推荐票</a>、<ahref='javascript:void(0);'class='voteBtn'>月票</a>,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