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重生1991> 第79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9章(1 / 2)

第79章美国华人

克里的高级顾问后来说,乔丹被解雇的那一个星期成了克里竞选的转折点。尽管克里从未放弃自信,这次人事变动还是让他对自己的竞选重拾了信心。11月15日在爱达荷州的杰佛逊.杰克逊纪念日的午餐集会和演讲,让他又获得了一些新的支持,在这次演讲中他对总统布什的猛烈抨击激发了数千人。

在得梅因越南老兵纪念馆外,迪安的竞选班子组织了由43辆学校巴士组成的长达半英里的车队,上千名迪安支持者组成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为迪安的竞选造势,其中不少是来自其他州的支持者。而在爱达荷州的大厅内,克里也处于巅峰状态。“爱达荷的民主党人,现在是做出正确的选择的时候了。”克里这样开始了他的演讲,该演讲汇集了原助理乔丹、演讲撰稿人安德雷.切尼、战略顾问鲍勃.施勒姆以及克里自己数星期以来准备的最激烈的言辞。

演讲开始后的十分钟里,克里把布什描述成退伍老兵、消防队员、农民、教师、孩子和士兵们的敌人。在一段后来成为他竞选鲜明主题的话中,克里把布什著名的战争宣言改变成号召越战老兵们反对总统提出的反恐战争的号角:“我知道总统在航空母舰上的演讲。如果乔治.布什想以国家安全为竞选砝码,我奉劝他三个字--请继续。”

尽管克里表现得相当出色,可是不利消息还是接踵而至。迪安在新罕布什尔州又扩大了他的领先优势;而且就在得梅因午餐会的前三天,他又给了克里致命一击--他获得了美国劳工联合会和美国产业工会联合会(AFL-CIO)两个最大劳工联盟的联合支持,这是汇集了州、县所有劳工和雇员的国际组织。

11月末,克里的竞选活动再次陷入低谷。三家马萨诸塞报纸公布了各自独立民意测验的结果,都显示迪安在马萨诸塞参议员的地盘上依旧领先,尽管其中两个结果有误差。与此同时,克里在新罕布什尔州依旧落后迪安21个百分点。12月9日,阿尔.戈尔也支持迪安,这使得迪安成为无可争辩的领跑者。两周内,迪安将在另外5个州的独立民意测验中一马当先,这样在17个州的民意测验里,他都遥遥领先。在报纸上和电视的脱口秀节目中,权威专家们纷纷预测提名大赛已经结束了。

因为由于这些种种原因,约翰克里自然都不被大家所看好,现在最大的热门就是迪安,其次是利伯曼和爱德华兹,克里是排在他们这几个竞争者之后的。

“也许你们不相信,但我觉得民主党最后的提名人肯定是约翰克里。”陈锋一副高深莫测的说道。

“约翰克里?”亚当斯略作不屑的摇了摇头,“即便他真的最后得到了民主党的提名,但要打败共和党的布什,就非常困难了。”

“我还是觉得迪安获胜的可能性最大。”杰克逊说道。

大家也都知道现在外界呼声最高的就是迪安对此倒也没有说什么。

“这么看来,long你是非常看好约翰克里的明年的总统竞选了?”迈克尔贝一脸感兴趣的问道。

陈锋闻言连忙否认道:“当然不是,我说的是他的总统提名。我相信最后胜出的应该就是他了,至于明年总统的事情,这个却是很难讲的。”

“那你明年看好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迈克尔贝又是进一步的询问道。

“是啊,long你的态度其实对不少人来说,都很重要的,我相信现在不少的总统候选人都在打你的主意。”亚当斯也是一副非常感兴趣的样子看着陈锋。

陈锋当然不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只要传出去的话,还真的可能会引起明年总统的连锁反应,便直接避开道:“这可不好说,毕竟我不是美国人,也不想因为我的不当言论干扰到明年的总统选举。”

亚当斯当然明白陈锋的顾虑,便笑道:“long,你这次看好约翰克里获得提名,只要将消息外泄出去,他的支持度肯定要大幅度的提升了。”

迈克尔贝笑道:“这个倒是的。据我所知,约翰克里一直是个亲华人士,陈锋你若是支持他,也无可厚非。”

对迈克尔贝的亲华陈锋也是知道的,2004年的时候还传出过他接受中国企业捐赠的新闻。一次,在6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竞争者中进行的一场广播辩论中,当主持人问克里如何看待台湾“公投”时,克里不假思索地回答:“美国应该对台湾采取强硬立场,表明美国虽然支持台湾的民主,但美国不会允许台湾宣布‘独立’,并表明这是美国无法接受的事。”主持人问:“归根结底,你是愿意跟台湾民主派站在一边,还是跟北京站在一边?”克里说:“美国一贯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无论是共和党总统,还是民主党总统都奉行这个政策。我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政策。”接着,他还语出惊人地说,解决两岸问题的方式,应仿照美国对香港和澳门的立场,在未来继续推动“一国两制”。

这句话可以说是语惊四座,特别是引起了美国极右势力的注意。美国媒体总结了克里担任参议员22年来的表现,发现克里一直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虽然多数分析家认为,克里的主张仍是从美国利益出发,奉行“战略模糊政策”,维持台海平衡,他的“一国两制”很可能是情急之下脱口而出的,不能当真。但极右势力还是大为不快,于是,便有人向《新闻周刊》提供了克里接受中国企业政治献金的新闻。

陈锋实话实说道:“事实上我对约翰克里是有一些好感,但还谈不上喜欢,毕竟他是亲华的总统候选人,若是他当选后对我们中美关系肯定有所改善,也能改善我们华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这点我也是乐观其成的。当然我现在的身份也不好直接干预美国的总统大选,毕竟这是美国的内政。”

要说在long出现之前,华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还是很有些尴尬的,就像以前一个老华侨说的,在美国白人把他们看做黑人,但黑人又把他们看做白人。这个社会位置当然很让人感到尴尬。

华人在美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足1%,但骆家辉当选为华盛顿州州长、吴振伟当选为美国联邦众议员、克里推出中文竞选网站等等!都是近年来美国大选中涉及华人的大新闻。从中不难看出华人在美国选举生活中的重要性正日益凸现出来。而long的华人身份曝光之后,也在一定程度上无形起到了提升华人在美国社会中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形象。

骆家辉曾是克里竞选搭档热门人选之一,在原来的历史中2004年6月份的时候,克里究竟会挑选谁做为他的竞选搭档,意思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美国联邦众议员迈克尔.本田在一次竞选聚会上透露有关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人选,他先克里提出的建议是:“选择既有州长工作经验,又能广泛联合各方人士的杰出人士。”他认为,“骆家辉是副总统候选人的合适人选,克里应该选择像骆家辉这样的人。”

骆家辉本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虽没有给予肯定回答,但也没有否认这种可能性。此间有媒体一度猜测,骆家辉成为克里竞选伙伴的可能性很大。直到在7月底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克里正式宣布爱德华兹为其竞相搭档,克里的“副总统候选人之争”才正式画上了句号。

骆家辉虽然没有被挑选为克里的竞选搭档,失去了担任美国副总统的机会,但他曾是这一职位“候选人之一”这一点,意义就特别重大。首先,华人被纳入副总统候选人的视野,在美国总统大选史上还是第一次,这具有“创纪录意义”;其次,此事给华人从政树立了榜样,或许将来有一天,美国会出现一位“华裔总统”也不一定。毕竟陈锋知道在未来,美国可是出现一位黑人总统的。

2004年3月,克里在其竞选网站上推出了“中文版(.johnkerry..)”,既有简体汉字,又有繁体汉字。网站的内容也相当全面,除了克里过去的从政经历外,还详细列出了克里对所有竞选议题的看法,希望讲汉语的华裔选民能够充分了解克里的政见。克里的这一决定,在美国总统选举史上也是第一次。网站正式开通后,不仅美国的华文媒体作了大幅报道,而且美国英文主流媒体《洛杉矶时报》、英国的BBC、德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也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其实,帮助克里创办中文竞选网站的也是一位华人,她是来自中国大陆、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的金赢女士。她在谈到创办该网站的动机时说,首先,美国华裔人口日益壮大,社会地位也不断提高,应该摆脱过去默默无闻的做法,发出自己的政治声音;其次,由于她作为中国人的身份,创办中文网站是她的特长,其他人无法取代;第三,根据美国目前大选形势,选举双方的差距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族裔和中间人士的选票对大选结果就会起到前所未有的决定性作用,她觉得有义务向华裔宣传他们作为少数族裔并非无足轻重,而应申明自己的主张,争取自己的权利。

在北卡罗来纳州首府的华人社区内,有一个颇有名气的助选、筹款专家,他名叫卫高荣,当地华人称他为“华裔非官方代言人”、“华人市长”等。卫高荣说,华人参与美国选举,不管是联邦级、州级,还是地方级,主要内容无非是筹款和拉选票两种。

筹款一般分为“三级动员”,第一级是组成一个五六人的“筹款小组”,专门为某一个候选人筹集竞选资金。这个筹款小组一般要与数百人进行联系,筹集的数额在一万美金左右。第二级是为某个候选人专门举行各种“派对”,即“筹款会”。第三级是个人直接向竞选人捐款50~250美元左右,这种人一般多属自己的崇拜者和关系良好者。至于拉选票,一般都要成立一个“非营利、非政治组织”来进行操作。卫高荣在1990年成立了“北卡中华商会”,以此为平台进行了许多拉票活动。近年来,电子邮件也成为拉选票的重要手段。

卫高荣是“无党派人士”,在北卡,他为民主、共和两党的竞选候选人都出过力,因而与两党的政治人物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当地华人津津乐道的有两件事:一是,卫高荣的千金完婚时,3对联邦议员夫妇亲自前来道贺,这在华人家庭中是罕见的;二是现任联邦众议员大卫.普莱斯1994年曾被共和党打败,但在卫高荣和其他华裔的帮助下夺回了宝座。

如果说助选是华人在美国融入主流社会的重要途径的话,卫高荣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陈锋在这一点上对卫高荣也是非常欣赏的。中国人普遍有种不怎么好的“美德”,那就是凡事都不会太过主动和功利,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另外就是国人远离政治的体制所致,究其根源,不能不论及人种上的缺陷。所以,一直以来,华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都不是很高,因为没有太多的华人去积极的参与到美国的社会政治当中去,去竞选议员和地方行政人员,为自己的族群说话,这也大大的减弱了华人在美国社会中的话语权,连带着自然更加比黑人还在美国受歧视。长期以来,华人一直处于美国的政治底层,游历于美国政治的边缘地带,为政治的睡眠者。以至于在美国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华人是经济上的暴发户、学术上的佼佼者、体坛上的弄潮儿、政治上的侏儒。

除历史原因外,根本问题在于华人的劣根性,政治素质的先天不足。华人移民美国始于19世纪20年代,加州出现淘金潮,美国西部急需劳动力,大批华人移居美国,靠出卖苦力为生。他们顽固不化地以外国人自居,长期无法融入美国社会,抱持极其庸俗浮浅的人生观和狭隘短视的利益观,认定“有半个面包总比没有强”的死理,只顾个人埋头苦干,拒不接受和参加任何形式的罢工斗争。不仅不能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对19世纪后半叶美国所兴起的那为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缩短工时的罢工运动也起到反动与破坏的作用。从而引起全美朝野人士的一致愤慨,认为华人是不配作美国公民的,没有权利和义务观念的华人对美国社会的长期发展必然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美国这样一个完全靠移民而建立和壮大的国家被迫于1882年破天荒地制定了《排华法案》。1952年到1965年期间,出现了新一波华人移民潮,这些移民主要是来自台湾的留学生。自20世纪70年代末,大批来此大陆的留学生开始涌向美国,掀起了第三次中国移民潮。

后两次移民就其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而言与第一次移民虽说有天壤之别,但对政治的麻木与冷漠,浑沌与无所作为却惊人的出入一辄,一脉相承。

有篇报道说,150多年来华人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只有一点没有变化,就是始终被美国人当成外国人。无论什么行业,华人都要被贴上标签,被称为华裔政治家,华裔科学家等。2002年女子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关颖姗不敌休斯而屈居亚军,美国报纸的通栏标题竟是《美国人休斯打败了关颖姗》,这大概是在美华人最典形的写照了。

并不是白人排斥华人,而是许多华人从没有把自己当成美国人,他们说中国话,看中医,生活在中国人自己的圈子里,不参加美国的政治活动,心在曹营身在汉,这样的华人怎么能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呢?

著名影星成龙曾深有感触地说,“9’11”以后,所有族裔的美国人都在想,我能为美国的安全做点什么,唯独华裔无动于衷。2005年纽约运输工人闹罢工持续达数十天,又唯华人独具慧眼,大抓商机、大发其财,纽约街头所能看到只是华人的客车与货车。中国中央电视台也不失时机地向国人对华裔的“精明”之举予以了通报和表扬。

公民意识是政治意识的集中表现。所谓公民意识,就是权利与义务的意识,就是对自己权利捍卫的意识与履行对他人权利关心的义务的意识。既要为自己的权益而斗争,又要为他人的权益而斗争。

在民主世界的美国,选举,投票是人民参与政治的最重要手段。美国有关部门在每次选举后,都要对不同族裔的投票率进行统计并分析研究,以便为政府和议会作决策提供参考,决策往往向投票率高的族裔倾斜。请看华人是如何对待这一严肃而重大的政治问题的。

自己不竞选议员、市长等公职并且不支持华人的一切竞选活动,认为是异想天开、是天真幼稚。

参政议政有不同的层次,并不是非要去竞选政府官员和议员才叫参政议政,只要积极地去投票就表示一种政治上的觉醒,就是一种政治上的行动,不管支持谁和赞成什么,只要投下神圣的一票,你的政治地位就因此而提高了一分。但华人从不这样想,别说为你的竞选活动摇旗呐喊、拉选票,就是投票也懒得去,总是以生意忙或其它理由为借口不屑于投票,甚至于不去进行选民登记,他们宁愿牺牲根本权利,也不愿因投票而耽搁赚几元钱的机会,认为投票是浪费时间。

如在加州核桃市,华裔人口占1/3,但华裔选民的投票率却远远低于其它族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