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重生1991> 第7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章(2 / 2)

陈锋却是知道这位看似前途非常光明的政治明星,几年后因为性丑闻而让美国公众大失所望,几乎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

杰克逊这时候插言道:“你们说的伯里曼和爱德华兹我觉得获胜机会都不大,我倒是看好那个霍华德.迪安。他的直率性格让我非常的欣赏。他的擅长之处是募集政治活动经费和政治组织管理,我非常看好他。”

今年八月份的时候,美国最权威的两本时政杂志《时代》和《新闻周刊》不约而同地推出封面文章,对最有希望成为民主党下届总统候选人的霍华德.迪安大加报道;同一天,《华盛顿邮报》也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出长文,对迪安的政治前景进行深入分析。美国三家最具影响力的报刊在同一天报道一位尚未获得总统候选人资格的民主党人,这在美国的竞选史上还是第一次。人们不禁要问,迪安何许人也?美国媒体为何对他如此关注?

《今日美国报》称他为“初生牛犊”,《洛杉矶时报》称他为“反叛者”,而《纽约观察家》干脆用“暴躁”来形容他的性格,而他自称为“民主党的民主之翼”。他就是被美国媒体广泛看好的竞选总统的最佳人选。

单从人生经历来说,迪安和布什有着太多相似之处。迪安现年54岁,其祖先是英国新教徒。他和布什一样,他也在60年代毕业于耶鲁大学;二人都巧妙地逃过了到越南战场服兵役;他们都是在最喜欢聚会的年龄突然戒酒;都是先从商,再从政。只不过迪安只是跟着父亲在华尔街干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后,发觉自己不喜欢父亲的职业,才决定到医学院学医的。所以,现在更多的人喜欢称他为迪安医生。

迪安是家里的长子,他的父亲一直在华尔街闯荡,后来成为一家公司的总经理。童年时代,他和三个弟弟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室外度过的,上学后,兄弟四人开始来往于东哈姆普顿的大宅子、纽约市的伯朗宁学校和派克大道的公寓。当他的父亲觉得男孩子应该更多地参加户外活动时,于是将他们送往圣乔治的一所寄宿学校。

老迪安患有白喉,不够参军条件,所以他没有参加“二战”。但他并不想呆在国内,于是在非洲的泛美航空公司找了份工作。1943年,他加入中国航空公司,当时,这家公司为在亚洲作战的中国和美国军队提供至关重要的运输服务,老迪安不会开飞机,但他是最优秀的管理人员。

三十年后,老迪安的二子查尔斯也到亚洲冒险。1974年,查尔斯与朋友到亚洲旅游。结果被老挝游击队打死。这件事对迪安全家是一个致命打击,迪安因此患上心理疾病,多年后仍无法摆脱弟弟被打死的阴影。直到今天,他仍使用弟弟留下来的一条腰带。

后来,迪安进入著名的耶鲁大学,室友是两位非洲裔。他事后表示:“在此之前,我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但从来没有与黑人一起生活过,与他们住在一起,感觉太好了。”虽然他很少参加反战游行,但迪安承认,是他反对越南战争的。所以,当哈米尔顿堡的美国军营因为他的背部有点毛病,无法长途行军,决定推迟征召他入伍,他真的太幸运了。

1971年,他从耶鲁大学毕业后,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去法学院进修,而是痛痛快快地玩了一年。此时,他面前有三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条是教书,一条是当医生,另一条就是跟着父亲闯荡华尔街。

最后他成了一名股票经纪人。可是,他并没有将全部心思放在华尔街,一有空闲时间,就背着家人去参加医学课程。被父亲发现后,迪安很紧张,因为在他眼里,父亲是个很严厉的人,而且认为抛弃金融去学医,简直是疯了。出乎迪安意外的是,父亲并没有责备他。

从这个时候起,迪安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他选择了爱因斯坦医药学院。正是在这里,他结识了现在的妻子朱迪斯.斯汀伯格。经过了漫长的恋爱,二人于1981年携手走进了教堂。

迪安涉足政坛始于1978年。当时,迪安强烈支持在卓别林湖建一条环湖自行车道。不久,他成为吉米.卡特竞选连任阵营中的一员。在佛蒙特州通过紧缩开支的立法后,他成为兼职的州长助理。1991年的一天,他在为一名病人进行体格检查时,听说州长理查德.斯尼林死于心脏病,于是萌发竞选念头,最后真的由医生变成了州长。

佛蒙特是美国的一个小州,97%的居民是白人,迪安把施政的焦点放在财政责任、儿童保健和卫生保健三个问题上,与此同时,他降低了该州很重的个人所得税。人气直线上升。

当然,迪安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前不久,他竟然声称,如果靠救济金过活的人有一点点自尊的话,他们就应该工作。结果佛蒙特州舆论一片哗然,最后迪安不得不公开道歉。佛蒙特州议会被认为是上流人士的汇集地,即使日常辩论都显得温文尔雅。但去年,迪安竟拿破仑似的指着76岁高龄的参议员比尔.多尔大喊:“你是在故意阻碍这次会议!”这个动作,让他的形象大受影响。

一年前,他刚从佛蒙特州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很快就披露了竞选总统的想法,当时很多人对他这个无名小卒根本就不屑一顾,但时间刚刚过去了一年,他已经被认为是民主党最热闹的候选人人选了。

迪安和妻子朱迪斯.斯汀伯格是校友,两个人恩恩爱爱了这么多年,令很多政治人物羡慕不已。但作为可能的未来第一夫人的候选人,朱迪斯却对政治一点都不感兴趣,她的心思仍然全部在行医上。

朱迪斯是一个生活独立,拒绝成为政治家附属物传统角色的现代女性。她在接受《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这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作为献身医学事业的内科医师,她每周要工作五天给患者看病,周末还有一个电话询诊。但是,如果迪安成为总统候选人,那么在总统竞选与就职的日子里,她要经常在公众场合露面。如果霍华德.迪安被选为总统,她还得作出让步,将她的诊所搬到华盛顿去。

她很关心丈夫的健康状况,认为他应该多锻炼身体,少吃些油炸食品,但她对丈夫所从事的事业并没表现出多大的兴趣。他声称,尽管她在卫生健康领域有许多实际经验,但她不会参与领导健康福利改革。

前第一夫人希拉里为家人竭力营造私人空间,而朱迪斯则是在自己和家人的周围建了一个生物圈。12年来,她的丈夫作为州长,有自己的事业要忙,而她有她的诊所要管。“我们的生活和普通家庭一样。”她认为他们的劳动分工没理由不进行下去。她表示,即使他竞选活动结束回到家里,他们也不会谈论有关的政治话题,只会说一些他们孩子的事儿。她说:“我喜欢观察政治,它对我们的生活确实产生了影响,但是我不会参与政治,我还是觉得面对面给病人看病比较舒服。”而且她还要看看支持丈夫的选民们会不会买自己超然于政治的帐。

据朱迪斯介绍,年轻的时候,在参加一个派对之后,迪安突然戒了酒,那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一直不肯向外人透露。但他不仅戒了酒,还戒了咖啡,甚至连烟也戒了。如此洁身自好的政治人物,在美国还真不多见。但如果想与布什对阵,迪安可能还有许多东西要学,好在他有一些时间,而且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赤脚的不怕穿鞋的,而且他拥有的资金足够维持他在未来几个月的竞争力。

陈锋知道这位霍华德.迪安虽然在明年的总统初选中失败,但在后年2005年的时候,被民主党推举为主席。迪安开始为美国人所熟知始于他的总统竞选活动。他言语直率的作风曾在党内引起一定的争议,但他鲜明的反战立场和出色的筹款能力,最终在众多民主党对手中脱颖而出。尤其迪安率先运用互联网技术为自己筹资,将他的博客网站打造成一个重要的“政治平台”。不仅“圈钱”数百万美元,更使自己声名大振,真正抓住了草根选民的“芳心”,确立了十几万忠诚的支持者。虽然在2004年初民主党的总统初选中不敌约翰.克里,但这为他竞选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一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迪安在当选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后说,共和党人在野40年后才重获国会控制权,美国人民不能等待40年才让民主党重掌国会,让美国政府重新为美国人民工作。

“陈锋,你怎么看这三个候选人?”亚当斯向陈锋问道。

陈锋本来不想说,但见大家都发表了意见,再加上这个话题是自己提起的,当然不能不说一下。

“在我看来,民主党这几个总统初选人,最有可能胜出的应该是约翰.克里。”

听了陈锋的话,大家都是微微露出一些吃惊的表情。

“你是说那个越战老兵约翰.克里?”亚当斯摇头道,“long,大概你在中国便不知道约翰克里的情况,在去年的时候,就有新闻报道他患有前列腺癌,虽说后来做了手术,看起来已经康复了,但真实的情况谁又能知道呢。我们美国选民当然不可能会选一个身体便不是很健康的人来当总统。”

迈克尔贝也是点头附和道:“是啊,约翰克里不仅在身体上让人感到堪忧,而且他的言行上前后不一致,政治立场也是左右摇摆,让人感到非常的失望。”

杰克逊也说道:“约翰克里这人实在是有些太过优柔寡断了。”

艾薇儿倒是没有发表意见,毕竟她算不上是美国人,而是加拿大人。

陈锋当然明白,他们不看好约翰克里的原因。

在恐怖分子袭击世贸双子楼和五角大楼之前,克里就已经开始谋求竞选总统的候选资格了。在公众面前,约翰克里说他的目标只是在2002年连任参议员,但是他的许多举措都表明他在觊觎白宫。事实上,甚至早在乔治.W.布什(小布什)就职演说之前,克里就有渴望入主白宫的迹象。2001年1月初,克里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同盟就请求活动分子们不要支持其他可能的总统候选人。新罕布什尔州将是三年后全国第一个举行民主党总统提名预选Primary,也称初选,指政党为获得某一公职选拔候选人而举行的竞选。预选可为各级政府职位选拔候选人,即地方基层竞选市长,地区竞选美国众议员,州一级竞选州长,美国参议员及美国总统。党内初选时,只有该党已登记的党员才能投票。公开预选时,一个党的选民可以在另一个党的预选中投票,这称为“跨党”选民。总统候选人预选在州一级举行,由该州人民选出谁当某党的总统候选人。鉴于各州法律不同,选民可投票直接选出总统候选人,或选出全国党代表大会的代表,该代表必须“保证”在会上支持某一总统候选人。如果州的预选举行得早,有时可能终止主要总统候选人的竞选进程,转而发起新的冲击,支持名不见经传的候选人竞选。

到6月末,克里一直在爱达荷州,这将是第一个举行民主党核心会议,特指旨在决定政治上或组织上改变的会议。8月,他又高姿态地拜访了新罕布什尔州。这之前他已经去过得克萨斯州,随后他的加利福尼亚、华盛顿州、科罗拉多州和佐治亚州之行意味着他全国性的筹款活动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了。

他建立了“市民士兵基金会”(CitizenSoldierFund),该组织是一个政治行动委员会,目的是为其他谋求公职的民主党候选人提供支持,包括那些在地方如爱达荷州和新罕布什尔州竞选的民主党人。

正如那些在大事上深思熟虑的人一样,克里也用了数年的时间才决定参选。在民主党内,克里是1985年1月进入参议院的五位新人之一,是这个特殊小组中的成员,这个小组都在罗纳德.里根淘汰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沃尔特.蒙代尔的那场政治风暴中幸存。

这个小组没有等闲之辈,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竞选总统的雄心。在克里之前角逐总统宝座的有田纳西州的阿尔伯特.戈尔,曾在1988年和2000年参加竞选;1988年参加竞选的伊利诺斯州的保尔.西蒙;1992年参加竞选的爱达荷州的托马斯.哈金。第五位成员约翰.D.(杰)洛克菲勒四世曾在1991年默默地准备了几个月,在退出竞选之前曾经访问了22个州。

2004年总统大选民主党内提名的第一步就受到了共和党发动的大事件的影响——总统布什决定侵入伊拉克。布什请求国会同意“使用他觉得合适的所有方法,包括武力”来推翻萨达姆.侯赛因的统治,以贯彻执行联合国要求伊拉克解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决议。克里对布什的决定投了赞成票。这一举动使得克里广受自由主义分子的指责和攻击。

于刚刚兴起的新一轮反战运动,佛蒙特州州长霍华德.迪安成了广大选民很感兴趣的对象。迪安是个在新英格兰藉藉无名的人物,可他却是第一个针对2004年大选建立总统竞选委员会的候选人,他在2002年5月29日建立“美国的迪安”竞选委员会。同年10月,他开始积极反对这场战争。(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