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重生1991> 第6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章(2 / 2)

杰克逊说完之后,不等陈锋反应,便自顾自的跑去厨房了。陈锋还真的没想到他会自己亲自下厨,而在陈锋的记忆数据库中却没有关于迈克尔杰克逊会做饭烧菜这一点,不过,即便他烧的不好吃也是人家的一番心意,陈锋还真的不好拒绝,试想天底下能有多少人得到杰克逊这么高规格待遇。

“long,我爸爸的厨艺非常好,尤其是法国吐司,我最喜欢了。”帕丽斯有些炫耀似的说道。

王子在旁边也是附和道:“是啊,我爸爸的厨艺真的很不错呢。”

两个孩子还小,当然不会事先串通好了一起撒谎,陈锋一听倒是不由对杰克逊的厨艺有些期待起来了。

陈锋的肚子确实有些饿了,见餐桌上摆放着不少好吃的东西,也就不再客气了,招呼了王子和帕丽斯一声,便吃了起来。

厨师的手艺还算是不错的,陈锋吃的几道菜味道都很不错。

等到吃了五六分钟后,女佣便端来了杰克逊烧得第一道菜,水果沙拉,陈锋尝过之后,味道确实非常的不错,不由笑着对王子和帕丽斯说道:“你父亲的厨艺果然非常的不错,今天我还真是有口福了。”

其后,女佣又端上来了几盘地道的具有浓厚西方风味的吃食,也是让陈锋赞不绝口。

等到陈锋吃了差不多半分饱的时候,杰克逊才有些得意洋洋的揍了过来,对陈锋说道:“long,我烧的这几盘菜,你觉得怎么样?”

“verygood!”陈锋实话实说的称赞道,“真没想到你这样的天王巨星厨艺这么好,说实话还真是出乎我的预料。不过,话又说回来,其实我的厨艺也是不错的,下次有机会的话,我亲自下厨给你烧几道中国菜。”

“那真的太好了,我最喜欢吃中国菜了。”杰克逊高兴的说道。

帕丽斯和王子闻言也是高兴的说道;“我也是。我们都喜欢中国菜。”

中国菜自然是很受世界大众的欢迎。

“那好,若是时机合适的话,我请你们全家来我家里做客,我妈妈在我们家旁边种了很多蔬菜,都是没有打农药的绿色蔬菜,而且我妈妈的烧的中国菜也是非常棒的,我就是跟她学的。你们肯定会喜欢的。”

杰克逊一听高兴的说道:“被你这么一说,我还真的非常想去你们中国一趟了,其实,在1987年的时候,我是去过一次中国的,是在中国的中山市。那年我刚好去日本开演唱会,顺道路过香港,然后突发奇想就去了中国,那里真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山清水秀,那里生活的人,看起来都非常的幸福。”

杰克逊去过中国这件事,陈锋还是知道的,因为在他的自传《月球漫步》一书中就有他跟中山孩子接触的照片,这本自传发行于1988年,是迈克尔在他朋友——美国前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欧纳西斯(JacquelineKennedyOnassis)——的鼓励下写成的。这本书讲述了他从小到大(至1988年)的所有罕为人知的故事(当时他还与家人一起住在加州恩西诺的赫文哈斯特家里)。这本精彩绝伦的自传,以积极的趣÷阁调写满了6章,并包括许多漂亮的彩色和黑白照片。该书一经出版,立刻轰动世界,并在各大畅销书榜上拨得头筹。Michael将此书献给舞王弗雷德.阿斯泰尔(FredAstaire)。

“你真的要来我们中国的话,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非常的欢迎你。”陈锋很真诚的说道。

其实在中国,确实有着不少杰克逊的歌迷,尤其七十后和八十后,迈克尔杰克逊可以说是深深影响了这两代人。很多人都听着他的歌长大的,而他们也都是非常期盼杰克逊能来中国开演唱会。

杰克逊有些遗憾和无奈的摇摇头,说道;“我非常喜欢并且热爱中国,在一九八八和一九九三年的时候,我就试图想在北京举办演唱会,但很可惜你们的政|府拒绝了我。这让我现在想起来都感到非常的遗憾。”

陈锋对此倒是知道的,两次他迈克尔杰克逊都跟中国失之交臂,可以说是很多中国内地MJ歌迷最为遗憾的事情。

1987年,杰克逊在四大洲15个国家举行首次全球巡演。其中,在东京演出的现场盛况,迅速被一些东渡留学的中国学生传到了上海。私下翻录的杰克逊磁带,也悄悄开始流传。在“甲肝”肆虐的1988年春天某日,记者接到中唱上海公司邀请,要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一位副总裁共进午餐。见面后才知道,这位副总裁是为首次将杰克逊引进中国而来的。他告知这名记者,哥伦比亚公司曾在中国南方进行市场调查,正在兴起的大陆音像市场虽然已经琳琅满目,却没有红得发紫的杰克逊的唱片。调查结果被刚结束日本演唱会返回美国的杰克逊知道后,他认为:“拥有那么多人口的国家里,一定有人喜欢我的歌声。”于是,哥伦比亚公司联系了中唱上海公司,以磁带和密纹唱片的形式,在中国推出了那张名叫《真棒》(Bad)的专辑。

这位副总裁也承担着另外一个任务:为杰克逊首次中国演唱会进行可行性调查和具体联络洽谈。那天,他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演唱会的计划:根据杰克逊的意愿,演唱会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办,在正式演出之前,300名黑人乐手和歌手将飞到北京,作两个小时的热身表演。在这样的场所、以这样的规模举办演唱会,当时真是闻所未闻。但由于杰克逊曾发起参与了为非洲灾民义演活动等慈善活动,演艺事业正如日中天,也没传出绯闻,而且,美国电影《辣身舞》的公映在青少年中掀起了一股热潮,杰克逊不可思议的舞步获得人们的青睐,所以,这位副总裁透露,与中国有关部门探讨后,被准许的可能性很大。

那时,《真棒》成了无数年轻人争相收藏的专辑,其中的《真棒》《速度之魔》等,成了正在努力学习英文的青少年非常熟悉的歌曲。电台、电视台播出了杰克逊的专题介绍和MTV,他的“太空舞步”和旋风式的闪电歌舞,在上海成了盛行一时的时尚娱乐。那位副总裁回到美国不久,给记者寄来了杰克逊的传记《月球漫步》,杰克逊那张腾云驾雾般的跳舞照片,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由于种种原因,杰克逊未能实现原定于1989年在北京举办演唱会的计划。陈锋记得当初在网络上看到有人以“知情者”的口吻,爆出他无法来华是因为提出要在开演唱会时,“把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换成他的画像”,这纯粹是哗众取宠的无稽之谈。杰克逊做为已经在不少国家演出的歌星,对当地的观众非常尊重,如在日本的演唱会,因歌迷反响热烈,他不遗余力用一再加演来满足要求,从来没有发生过不礼貌的举动。

之后的数年里,一些演出界人士常和杰克逊的经纪公司联系来华演出的事,但由于杰克逊坚持要在天安门广场演出,难度太大,磋商总是没有结果。再后来,他绯闻连连、债务高筑,演艺事业陷入低谷,国内很少有人提起邀请演出的事了。不过,他的多张专辑陆续被引进中国,深深地影响了当年的年轻人,他的歌声可以说在当年那些年轻人当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永远在人们心里鲜活地跳跃着。

1985年:迈克尔.杰克逊等发起举办《Wearetheworld》录音及演唱会。受其影响港台几十位歌手录制《明天会更好》

1986年:文化部所属东方影音公司、中国录音录像公司等组织中国内地百名歌星录音并举办《让世界充满爱》——世界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会,而其中的主导人物正是后来“迈克尔.杰克逊北京演唱会”的主要推动者——黑子(即王彦军,时任东方影音公司总经理)

1988年:黑子第一次尝试通过香港合作者联络“迈克尔.杰克逊北京演唱会”事宜未果,成为中国内地承办欧美顶级流行歌星演唱会最早的探索和尝试。同一年,黑子还曾尝试在北京举办邓丽君演唱会,同样未能如愿。

1991年,33岁的杰克逊推出专辑《危险》,创下3100万的销售神话,他趁热打铁,展开“危险之旅”世界巡回演唱会,但北京却不是其中一站。

1992年:黑子加入由李清、安军创办的隶属于赛特集团的赛特文化发展公司。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第13个年头。西方流行文化,早已被中国的年轻人恶补数遍,如日中天的杰克逊拥有大量的中国粉丝。同年6月迈克尔.杰克逊“DangerousTour”全球巡演开始,赛特文化发展公司在中创公司等上级单位的支持下,启动“迈克尔.杰克逊北京演唱会”项目。

杰克逊的世界巡回演唱会没有中国站,让赛特文化发展公司的老总黑子觉得十分可惜。黑子本人也是杰克逊的歌迷,“当时他在全世界的那种震撼力是没有人能超越的,尤其他如果能来中国的话,我觉得当时是没有比这个事情宣传中国更好的事了。”

1993年,塞特正式向杰克逊发出在北京举办演唱会的邀请,很快得到杰克逊团队的热情回应。

“我们的很多歌手都在模仿他的歌声和舞步。他来不来,对中国的影响你都挡不住。但是他来了,会带来西方对中国正眼的、文化视点的关注,可能会扭转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张扬说。作为赛特的文案,他是当年邀请杰克逊来华演出的深度知情者。

赛特上下不到20个人,从司机、后勤到文案,清一色都是杰克逊的粉丝。“请自己最喜欢的歌手,到自己最喜欢的城市里,其实是为了完成我们这一代人的梦想。”做为赛特一员的张扬说。

1985年,还在北京三中念高三的张扬就迷恋上了杰克逊。他的同学中有许多是外交部的子弟,父母经常能从国外寄回一些杰克逊的录影带。“一放学,就去同学家看。谁要是能模仿杰克逊的舞步,在学校得到的追捧不亚于现在的一个艺人。”

曾经遥不可及的明星,如今近在眼前,那种兴奋的感觉,张扬至今还记忆犹新:“平常一直爬香山,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你站在了珠穆朗玛峰的脚下,而且所有的条件都告诉你可以继续往上爬。”

1993年春天,张扬到赛特上班的第一天,全公司的人都在为杰克逊北京演唱会忙乎,那时,同事们都管杰克逊叫“迈寇”。张扬接到的第一单活,是将美方传来的160页演唱会合作预案翻译成中文。

他请来英文熟练的圈中好友黄烽操刀,但对杰克逊同样痴迷的黄烽却仿佛看到一本天书,后勤保障细到连舞台搭建所需的铁钉等辅助材料都有严格的规格,而令黄烽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化妆间入口处,应摆放恒温25摄氏度的依云矿泉水,并由厨师不间断制作恒温25摄氏度现榨的鲜橙汁以备杰克逊随时饮用。如果北京没有,一律从美国空运。

那时候的中国市场上,还没有这种法国奢侈品牌矿泉水,黄烽根本不知道“Evian”该怎么翻译,张扬发动全公司人都去查,才知道是个法文单词。

没有电脑,7天7夜,黄烽用手抄翻译出了这本至今令他和张扬受用的演出“圣经”。可惜的是,十多年过去了,那个顶级标准还是无法派上用场。“现在的中国市场还是接不了这么大规模的演出。”黄烽说。

迈克尔.杰克逊的化妆间应位于舞台下搭建,应安装两部号码高度保密并全天候畅通的国际IDD直播电话,并可接用传真机……

化妆间一侧应为200整块无缝隙的高规格镜子……

化妆间入口处,应摆放恒温25摄氏度的依云矿泉水,并由厨师不间断制作恒温25摄氏度现榨的鲜橙汁以备迈克尔.杰克逊先生随时饮用……

舞台及所有演出器材会由美方空运至北京,而同时将有不少于150人的美方舞台施工人员进入场地,场地应由此时起全天24小时开放,而美方施工人员的餐厅也将在场地内择址搭建,这个餐厅可供150人同时就餐。厨师也从美国来,每天不同菜谱及相关食品原料规格也作为附件详列于后。承办方应事先安排美方餐饮主管人员考察离演出场地最近的原料采购点(食品店和菜市场),如果原料不符合美方自定的标准,所有食品原料将由美国空运至北京……

另外,合约中还详细说明了舞台施工机械的技术指标要求(如:叉车、卡车等)包括舞台搭建所需的铁钉等辅助材料都有严格的规格。如果北京没有,也一律从美国空运……

记得“迈寇”演唱会指定的音箱是由EV公司为其专门定制“兄弟”系列音箱……总之,160多页的文件俨然一部演唱会制作规范的教科书。

这在当时,这份演唱会合约自然是被看做迈克尔杰克逊耍大牌。因为当时大家都不太理解很多细节要求对演唱会成功举办的重要性,事隔多年后的大家才会知道它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这就是专业和规范,在西方人尤其注重这种程序化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从一开始,黑子就知道,这注定是一场豪赌。

“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的演出总成本近1500万美金,而承办机构的资金最少要大于这个数——证明你有承担演唱会赔本的经济能力,否则美国不会与你洽谈。一个金融界的朋友帮赛特文化发展公司在美国纽约的中国银行开户并存入2000万美金,北京敲响了“迈克尔.杰克逊”的大门。

赛迪.盖伦代表“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的推广机构,正式与赛特文化发展公司进行了洽谈。并就一些原则问题向赛特提出了美方愿望:“演唱会希望在天安门广场等有中国标志性意义的场地举办”。在杰克逊的世界巡演中,选择广场作为演出地再正常不过,莫斯科的红场、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但在中国,没人想过在天安门举行场商业演唱会,黑子向美方解释说:“天安门广场在中国是政治活动中心而非文化活动场所。”但中方提供了午门广场、太庙、天坛和北京工人体育场供美方选择,最终双方确定了北京工人体育场为演唱会举办地。(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