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官话> 第454章 俞白(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4章 俞白(续)(1 / 2)

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这又是自己老师家的家务事呢?

陈观只好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种事儿不值得生气,有钱了帮帮他们,没钱就不用理他们。婚姻是他们两个人的事儿,老人不可能照顾他们一辈子。

俞白这才问陈观来见他有什么事。

陈观先把1000元购物券掏出来交给俞白妻子,说是过年了,来看看老师和师母。

俞白是个名教授,骨子里一副名士派头,清高的很,见陈观拿出1000元购物券,脸色就变了。

这次陈观吸取了在孟庆川、罗立老爷子那里碰壁的教训,不等俞白翻脸,就对俞白妻子说到:“师母,你说我这大老远的来省城看老师,不带点东西吧说不过去,带东西吧也不知龗道合不合老师的心意。过去孔子收学生,还得收几根干牛肉呢,俞老师教我那么长时间,一点谢师礼总得收吧?要是我连这点心意都没有,不是枉读圣人书了么?”

俞白这才没有发作。

接着,陈观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陈观说啊,他在老家创办了五龙峪旅游景区,并且办了一个陈家书坊,专门搞雕版印刷,现在已经刻印了宋末元初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注本的《资治通鉴》,质量非常好。而且,他在水泉市有一栋临街住宅楼一楼的门面房,一楼面积1000多平米,地下室面积也有1000多平米,都是框架大开间结构,全部打通了,可以办一个以书画作品展销、拍卖为主的文化企业。另外,他手头正好有一点名人字画,可以用来展览。因为有这三个基础,他就想着在水泉创办一个类似于京城荣宝斋那样的文化企业,想请老师出山,去水泉坐镇创办这个文化企业。

这是绝对的大好事儿!

为了说动俞白,陈观说这事儿是水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明提出来的,想着俞老师是古代文学史和古籍整理方面的专家,退休后赋闲在家,正好可以借老师的大旗,创办这个文化企业。

胡明和俞白很熟悉。

陈观一说完,俞白就问带雕版印刷的《资治通鉴》没?拿来让他看看,看到底是不是宋末元初的雕版。

遗憾的是,陈观没有带雕版刻印的《资治通鉴》,因为他是来省城集训的,在省城时间有点长,没有回五龙峪去。

一听陈观说没有带调班刻印《资治通鉴》样书,俞白也有点遗憾,说到:“我已经听说水泉出了一套雕版刻印的《资治通鉴》,很抢手,有钱都买不到。没有想到这书竟然是你组织刻印的!不错,确实不错,不枉我教你一场,知龗道保护雕版刻印这种传统印书技龗术。对了,你那雕版是从哪里来的?”

陈观回答说是这套雕版绝对是宋末元初的雕版,无比珍贵,他是花大价钱从一家废品仓库里买来的。别人不知龗道这雕版的珍贵,当废品卖了。他发现后,赶紧买了回去。

陈观这货,说瞎话眼都不眨一下!

这也不能怪陈观,事实上,这种善意的谎言对保护珍贵的《资治通鉴》雕版有好处。

王萌实际上对陈观了解的很少,只知龗道他的职务,根本就不知龗道她是五龙峪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股股东,也不知龗道他创办的金羊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更不知龗道他是个标标准追的亿万富翁。陈观这一说,王萌的眼睛就直往陈观脸上瞅,想看看陈观到底有多少事儿是她不知龗道的。

其实,王萌够有福气了,还听陈观说了他有门面房、有一点名人字画,澹台明月到现在都不知龗道陈观在水泉有门面房的事儿呢。包括陈观的父母都被蒙在鼓里。

俞白接着就问这套雕版是什么字体?怎么处理雕版损坏部分的?

陈观说这套雕版用的是瘦金体字体,由于保管的好,几乎没有破损。唯一缺憾是没有封面上落款的陈家书坊四个字的雕版,只好由他执笔写出,交给技师制版。

王萌对陈观的认识又多了一层:这家伙还是个书法家啊!

王萌看陈观的眼神水汪汪的,真的是秋泓一般。

俞白不信,让老伴去拿毛笔和宣纸,让陈观现场再写一次,他要看看陈家书坊的水平和实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