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封神之问道金庭山> 217 赤将子舆、师门使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7 赤将子舆、师门使火(2 / 2)

在追求速度极境的同时,力量却是不可避免地打了折扣,而且,他所追寻的速度极致,并未圆满。

汪子安面目一动,定灵神光应激而出,这原本最强的第三箭就这么被定住了,几乎比不上第一箭所带来的杀伤。

就在箭光被定住同时,山巅上的身影已是化作踏着清风,来到了汪子安身前。

“我跟你走。”简简单单的话,却是无比坚定,不见任何挫败,汪子安不由展开笑颜。

“好。”

再没有任何交流,这位一身青衣、身姿挺拔,比汪子安还要高些的中年人就这么跟着走了,孑然一身,没有丝毫停留,说到做到。

两人往下一处而去。

这一位是一步一步从鬼仙行至人仙,再到地仙,成为神仙,已经踏入天仙的高人,比之赤将子舆还要痛快,只是问了汪子安一个问题。

“听说你是防风氏后裔?”

看着眼前这位身着一身赤甲的魁梧大汉,汪子安点了点头,没有多说,面目开始发生变化。

龙首牛耳、生有一目、身高三丈三尺的神人真身出现在了原地。

“好,我跟你走。”大汉点头应下。

汪子安神情一肃,沉声道:

“阁下先前所结的恩怨,我会向伏羲老祖说明。”

“那就有劳了。”大汉也不客气,点了点头,来到汪子安身前。

师门,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做师门,在夏朝时留下了师门使火的传说。

不过汪子安最看重的是这位前辈的另一项技能。

养龙。

这位曾经是夏朝第十四位夏后(夏朝君主称后)孔甲的第二任龙师,也就是养龙的官。

第一任龙师是尧帝后裔刘累,可惜这位前辈虽然得了“御龙氏”的封号,技术却不怎么样,硬生生把两条龙养死一条,又因惧怕当时的夏后孔甲责罚,把那条死龙的肉煮熟献给了孔甲。

孔甲一吃这从没吃过的东西,吃了一口大呼真香,吃完还想吃,但刘累可没第二条死龙肉上供,于是跑路逃命。

刘累离开,孔甲就找到了师门。

还别说,师门的技术还真是不差,把那条剩下的龙养得肥肥的,可惜因为太过耿直,批评孔甲不懂养龙还爱哔哔,惹得孔甲恼羞成怒,将之杀死,抛尸在城外野山。

但紧接着,真正的剧情便开始了。

这师门曾拜仙人啸父为师,习得火法,虽然身死,神却仍存,催动大雨、狂风,又放火烧了身死的山林,本就相信鬼神的孔甲自是惊惧,忙去祈祷,可还没回到宫城,就突然身死了,人都说是师门施法弄死的。

于是乎,夏朝与师门间的梁子就结下了。

师门先前问的问题,也是因为防风氏之主是被大禹砍了脑袋的,两人都算是夏的苦主。

赤将子舆、师门二人一加入,汪子安没有人手的烦恼就少了大半。

赤将子舆真仙大能,通晓祭祀之道,箭术更是厉害,寻常真仙还真没几人是其对手,算是能文能武。

而师门,能在失了肉身,从鬼仙一步步成为天仙,无论是毅力或是资质,都不是常人可比,且拥有传承,通养龙之术。

据萧升所言,这师门的师父啸父行火仙之道,已成为金仙,也算是潜在援手。

汪子安自信,凭借这两人,足以解决大半问题了,到时候再想办法打打秋风,寻些幼蛟之类的水妖,让师门养着,说不定还能练出精兵出来。

“接下来,还要寻找通晓炼器、炼丹之类的人物。”汪子安觉得,这个得去求云中子师叔帮忙,看有没有认识的,实在不行,他就把金霞童子拐了,给他打一段时间的白工。

至于炼丹的人物么。

汪子安想了想,看向了赤将子舆与师门。

在这个年头,服丹成仙的人很多,既然能服丹,十有八九也是能炼丹的,这二位前辈应当认识一些。

想着,便问了出来:

“晚辈即将登临四渎水君之位,麾下着实缺少人手,还望二位前辈能给予一些指点。”

“四渎水君?”赤将子舆与师门皆是面带惊色。

身为散人,对于天庭诸多神灵,更有一番认识,此辈代天行道,得天眷加身,是这天地间最不可得罪的势力。

哪怕你得罪了阐、截二教弟子,只要占着理,找你麻烦的人也很少。当然,不讲道理的就另说了。

但如果得罪了天庭,那恭喜你,完蛋了,从生到死,再加上中间所受刑罚,绝对安排得明明白白,关键是你还不敢反抗,一反抗就是逆天而行的贼子。哪怕你占着理,也绝对不能动手,一动手性质更是大变,哪怕你有理也要变成没理。

四渎水君,他们虽然了解不多,但也都知道,这是高位尊神,一方之主。

他们虽隐有猜测汪子安的来意,但可不知道,居然会登临这等神位。

不过一想到汪子安的身份来历,他们也就释然了。

“尧帝时,某曾为木正,结识了一人物,名唤方回,此人服食云母粉得道,在夏启时还担任官职,神通颇为厉害。

“若你有意,某可带你前去见他。”

还是赤将子舆这位活得久的人物给力。

虽服食云母得道,算是地仙,但能得赤将子舆赞赏一句“神通颇为厉害”,可见是真厉害。

汪子安并不知晓,在某一段时间,这位方回可是与许由并称的人物。

许由那是什么人,不仅是高人隐士,还是位道德大贤,尧帝要让位于他,都推辞不受,还跑去河边洗耳,留下了许由洗耳的传说,这方回能与其并称,怎么可能是寻常人物。

虽然不知这些,但汪子安也是大喜,点头应下:

“还请前辈引路。”

一行三人来到方回隐居之处,却没料到,撞上了一个许久未见的人。

“你怎会在此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