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三百二十三章:宰相多如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百二十三章:宰相多如狗(2 / 2)

张浚得知伪齐军队并无金军后援,力主不能轻易回跸,以免军心动摇,高宗最终采纳了张浚的意见。

其后。因杨沂中的藕塘之捷与岳家军的驰援。伪齐军北撤。

在淮西之战的处理问题上。赵鼎大失其分,而张浚则是人气急升,成为南宋朝廷中最炙手可热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赵鼎和张浚又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意见分歧:

张浚向高宗皇帝提出了两个建议:“第一,要乘胜进击河南,灭伪齐抓刘豫,复开封旧京;第二,刘光世既骄又懦。不堪大用,请罢职收军。”

从理论上说,张浚所提出来的这两条意见都非常的切合实际,可行性也高。可是,张浚说得再好,赵鼎就是不同意。

左相大人的说法是:刘豫只是一块案上的肥肉,随时都能剁下去。可是剁碎之后有好处吗?那时会和金国直接冲突,两相比较,还不如留着伪齐作缓冲。

至于刘光世,他的军队多年以来关系盘根错节。几乎成了刘氏的个人私军,突然间丢免收编。小心会出大事,无法善后

张浚深知,赵鼎为人极其保守和小心。他时刻紧盯着长江以南这一亩三分地,他的执政理念就是先发展自身,等国内一切都充裕富足了,兵力也都练好,再去想到外面如何如何。

对于赵鼎的执政理念,张浚嗤之以鼻。

赵鼎的观念看上去稳妥,其实简直不可理喻。

请问到达什么程度才算是富裕,北宋仁、神两朝算不算?可那时仍然有无数的官员嚎叫国家太穷、民生太穷、公务员太穷,没办法出征。

以战养战懂不懂,战争中我方在消耗,敌方也在消耗,得失之间要两边审视,看哪一方消耗得起,哪一方消耗不起,懂不懂?

对于赵鼎再一次拖自己的后腿,张浚真的发怒了。

简直昏溃!

留着伪齐作缓冲,一看就是北宋建国初期赵普对北汉的政策。那时契丹强盛,南方软弱,宋朝在进攻中要分出步骤。

注意,是在进攻中。这时能和那时相比吗?

对刘光世更加不能手软,抛开战争因素,因为私军性质就不敢去动,更是助长了武将的气焰,这是宋朝的第一国策大政,枪杆子一定要掌握在政府手里。

虽然赵鼎对自己有恩,但公事当前,张浚还是忍不住当着面对赵鼎咆哮道:“照本宣科、不知所谓的胆小腐儒!”

如此场景,让赵鼎彻底没脾气了,他只好主动去见皇帝,说张浚跟我像兄弟一样,可是被小人给离间了。

就这样,赵鼎向高宗皇帝提出辞呈,于当年十二月外任绍兴府知府去了。

赵鼎走得相当潇洒。他左相的位置顺理成章地由张浚顶替上来了。那么张浚原先右相的位置呢?

张浚空出来的位子,由谁来顶上?

又或者说,张浚挑选哪一位来做他的副手?

名单公布的那一刻,让全世龗界的人们都惊呆了:最激进的主战派领袖,居然挑选了最极致的投降派领袖作为他的拍档。

没错,张浚所挑选的副手就是——秦桧。

张浚一生最让人称道的不是所谓的军事才能,而是他慧眼识人。

终其一生,经由张浚一手提拔起来的名臣有一大堆,比如赵开、吴玠、吴璘、刘锜、韩世忠、虞允文、王十朋,个个都名震当时功业彪炳。

但是这一次,毫不夸张地说,正是他张浚,开启了南宋最凶险的潘多拉魔盒!

为龗什么是他?

在好心人的连番追问之下,张浚终于说出了选秦桧当右相的理由

——秦桧“柔佞易制”。

“佞”是个贬词,摆明了张浚知龗道秦桧是个坏蛋。

这有根据的,秦桧上次罢相时表现得很邪恶,大多数人都知龗道了他决非善类。

可“柔”呢?字面上的解释是说秦桧是个软蛋,好控制。

这就错的很离谱吧!秦桧在御史台长官时反金国,在南宋时主张南北分裂,哪一次都旗帜鲜明站在风口浪尖上,哪一点“柔”了呢?

自从秦桧从金国回来以后,除了赵鼎外,每一任的宰相都找秦桧当副手,而这些宰相全部灰溜溜下台。

这说明了,在史料记载的背后,秦桧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手段。而这些个秘密和手段,很有可能汇集成一个字——“骗”。

秦桧越来越精湛的骗术,让号称慧眼识人的张浚也不自觉地坠入其瓮中。

除此之外,别无解释。(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