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二百五十一章:不能忍受之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五十一章:不能忍受之痛(1 / 2)

赵构最终还是复辟成功了,重新当回他的高宗皇帝。

之所以能够顺利复辟成功,当然有赖于杭州城内外一众文武大臣的沉着应对、齐心协力和同仇敌忾。

但是,最大的一个原因恐怕是在苗傅和刘正彦这两人的身上。

他们的应对太差劲了,准备也不够充分;归根到底,还是他们的能力太差了。

假如换一个对手,换一个能够统筹全局、洞察细微的对手,最龗后鹿死谁手,还是个未知数。

读历史的好处,在于历史既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作为参考,又允许读者自己去发挥想象力。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这就是读历史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从技龗术上分析,苗傅和刘正彦所发起的这场反革命叛乱实在是搞得太糟糕了,根本不值得详细研究。

但是,这场叛乱的结果意义重大,直接影响了宋朝的历史进程。

首先,有四个中低层干部浮出了水面,成为了高层人士;其中有两个更是进入了权力的核心阶层,成为了建炎皇朝的领导成员。

先是两位大将军。

御营平寇左将军韩世忠为武胜军节度使,充御营左军都统制;御营前军统制张俊为镇西军节度使,充御营右军都统制。

宋朝的节度使可是相当于天朝的军区司令员,实权比位列三公的太尉还要厉害。可以说是每一个武将的梦想所在。

如今多了韩世忠和张俊两个节度使。再加上先前的刘光世。宋朝军事三驾马车的局面开始形成了。

之后是宰执换届。

朱胜非在平叛之后第一时间提交了辞呈,说自己兵变前没能提防,兵变中没能自杀,实在是不大纯洁,尤其是还和叛乱分子多次闲聊,显得立场小有摇摆,他提请组织严肃处理自己。

赵构表示赞赏,把朱胜非同志表扬为人民的好儿子。党的好干部。

朱胜非暂时下放,接替他的是吕颐浩和张浚。

吕颐浩,这个在地方上历练了多年的老干部,又当过户部和吏部的一把手,如今终于可以登上宰相之位,可以一展身手了。

相比起吕颐浩同志的一步一个脚印,张浚同志简直就是一步登天。

从中书侍郎,连升数个级别,直接提升为知枢密院事,简直就是奇迹。

这一年他只有三十三岁。宋朝自从寇准以来,再也没有比他年岁更小的核心领导成员了。

这还不算什么。再看看张浚同志的另外一个实缺职位——张浚宣抚川陕,许便宜行事。

也就是说,他是四川、陕西两地实际上的主事人,军政大事随他心意,想怎样就怎样。这是一个无与伦经的权力,纵观此前宋朝一百七十多年间,没有任何一个人曾经这样显赫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