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二百四十七章:官三代与平民之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四十七章:官三代与平民之争(1 / 2)

高宗皇帝得以在金兵的追击下,平安抵达杭州,谁的功劳最大?

是最先向扬州城通风报信的泗州守将阎瑾?

是把淮河的浮桥烧掉,给扬州城多争取几天逃亡时间的江淮发运副使吕源?

是在瓜州渡口,凭借一千多残兵打退几百精锐金兵的安义?

又或者是屡屡代替高宗断后,帮助皇帝收拾残局的新任宰相朱胜非?

以上,可能都是民间的选项;但在高宗皇帝身边的那帮内侍太监们,却认为他们的功劳才是最大的,尤其是高宗最宠信的两人——康履和蓝硅。

当然,这两个人也有值得他们自傲的经历。

康履和蓝硅起初是康王府的都监,入内东头供奉官。靖康年间,曾跟随赵构出使金营,与主子共过患难;当赵构在相州开大元帅府的时候,两人在元帅府内担任机宜文字(机要秘书),并藉此成为元帅府的要人;之后随着赵构的一朝得道,这两人也跟着鸡犬升天了。

这次扬州之难,高宗皇帝仓皇出逃,身边只有康履和蓝硅等五六人,这更加增添了他们的政治资本:——

这可是在危难之时的护驾大功,还有什么功劳能够以之相比?

所以,这些宫廷内侍太监们,恃宠生娇、意气风发,视天下人如无物

当皇帝的车队离开镇江,来到吴江,刚刚脱离危险的时候。康履就和他的一群属下。拿弓箭射江边的鸭子玩。

御林军的士兵们一看。气得七窍生烟。

这帮阉人,王渊把船调拨给你们搬运家财,却害得我们的家属无法渡江,至今生死未明,现在你们倒是快活。

到了杭州以后,高宗皇帝又下罪己诏,又大赦天下,忙的不亦乐乎。而这帮内侍太监们同样也在找乐子。这次他们目标是:去钱塘江观潮。

但问题出来了,这些内侍太监们的身子个个都是冰清玉洁,身骄肉贵,只是高宗皇帝一人才有资格去抚摸和欣赏,怎么能够给杭州那些凡夫俗子的庸俗目光所亵渎和沾污?

于是乎,这些高贵的内侍太监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下令在经过的长街上用布帛围成甬道,挡住杭州那些凡夫俗子们的视线,让他们安静地出发,保持身体和内心的干净贞洁。

结果是,钱塘江畔。到处是太监们的供篷和布帘遮道。

内侍太监的胡作非为,没人敢管。也无从申诉。人们只能在旁边咬牙切齿,恶言咒骂。

在众多的咒骂者当中,就包括了御林军的统领大人苗傅。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中有以下的记载:

帝在维扬,入内内侍省押班康履颇用事,妄作威福,诸将多疾之。及幸浙西,道吴江,左右宦者以射鸭为乐;比至杭州,江下观潮,中官供帐,赫然遮道。傅等切齿曰:“汝辈使天下颠沛至此,犹敢尔耶!”

骂归骂,没有切身的利益冲突,这些正义的御林军战士,还是把这口气给咽了下去,没有发作。

这些太监毕竟是皇帝的贴身近臣,动他们可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