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二百四十五章:在逃亡的路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四十五章:在逃亡的路上(1 / 2)

好不容易才逃离金兵的追击,如今高宗皇帝要考虑的,是何去何从的问题?

无论如何,皇帝还是要有一个与身份相称的落脚点。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中记载道:帝召宰执从官诸将,对宅堂计事。帝曰:“姑留此,或径趋浙中邪?”

君臣上下正在商量讨论的时候,突然有一名大将闯了进来,跪倒在高宗皇帝的前面,放声嚎啕大哭。

众人一看,原来是奉国军节度使、都巡检使刘光世。

这个刘光世大人在三天之前,被朝廷派去迎战金兵,最龗后却不战自溃;如今几经辗转,终于找到组织了。

小皇帝一惊,连忙开口追问其原因。

刘光世哭诉道:“都统制王渊掌管江上的船只,平日总是说,紧急时一定可以保证顺利渡江,决不会误事。现在船都到哪里去了?臣部下有数万人,还有两千骑兵,现在都没船渡江,让臣下如何为陛龗下效力。”

这个刘光世的脸皮真是厚到了没边:明明还有那么多的兵力,不去保护百姓,守土卫国,反而前来投诉没船逃跑。

必须要提醒一下,现在的扬州城里可是只有区区五百名骑兵。

当然,刘光世这样做是有他的道理所在。

一是转移视线,让高宗不再注意、追究他的不战自溃之罪。

二是保存实力,目前剩下的部队过不了将,刘光世手中就没有本钱。所以刘光世无论如何也要争取把他的部下给捞回来。

光棍司令不是司令。对于这一点。身为军二代的刘光世心里非常清楚。

宰相黄潜善其他的本事没有,人事斗争却是他的强项,一下就看穿了刘光世的伎俩,马上回应道:“已经收集几百条船去让军士过江了。”

黄潜善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地纠缠

高宗皇帝最担心的还是自己的安全,便说道:“既然军士渡江的事情已经安排好,现在还是赶快商议到底何去何从?

吏部尚书吕颐浩闪身出班,降阶拜伏不起;紧接着,户部尚书叶梦得等三人也都相继站出来。跪倒在庭下。

高宗不知龗道这些人跑到庭下跪拜是什么意思,便让黄潜善去问。

吕颐浩以头磕地,哀求皇帝说:“陛龗下暂时留一留吧,留在这里作为江北军民的声援。不然,金兵顺势渡江,那就更加狼狈了。”

不得不说,吕颐浩对目前的形势还是看得相当的透彻。

如果赵构此时继续逃跑,扬州城的惨剧很有可能在镇江重新上演一次。

军民不知金兵的虚实,皇帝一跑,谣言势必四起。人们还以为有无数的金兵杀到。军心不稳、百姓恐慌的结果,个个急于逃命。不用金兵来打,自己都会先挤死、踩死无数……

高宗皇帝又看了看黄潜善、汪伯彦两人,黄、汪两人也都点头认同。

高宗皇帝早就没了主意,见众大臣都这样说,也只得同意暂时留下,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让宰相到江边指挥,号令江北的军士结阵御敌,让官吏和百姓们先行渡江。”

就此看来,赵构还是懂得做一些门面的功夫

在高宗皇帝与群臣的早朝会议结束后,又接连发生了两桩小事。

第一桩小事,江北都巡检皇甫佐竟然被御林军都统制王渊所杀。

当高宗追问王渊时,王渊答道:“皇甫佐主管海舟大船,办事不力,致使大量的军民停滞在北岸,不能够及时渡江,罪大应杀。”

其实,皇甫佐只是王渊的替罪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