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二百四十一章:自吃其果(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四十一章:自吃其果(上)(1 / 2)

在御史中丞张徵主持的这场以边事未宁为题目的国事会议之中,发言的除了起居郎兼权直学士院张守外,还有吏部尚书吕颐浩、户部尚书叶梦得、等等。

这些奏章,从各个方面讲述了如何陈兵御敌,保家卫国。

从官衔的名字上看,这些人都是掌握实权的中层干部,他们还是掌握有一定的话语权的。

对于他们的宝贵意见,朝廷高层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中记载道:先是礼部尚书王綯,闻金兵且南至,率从官数人同对,帝命至都常议。黄潜善、汪伯彦笑曰:“诸公所言,三尺童子皆能及之!”

好一句“三尺童子皆能及之!”

也就是说:朝廷的高层把这些宝贵的意见当成是三岁童孩的胡言乱语。

那这些宝贵的意见最龗后何去何从呢?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中记载得清清楚楚:时群臣奉诏论边事者,黄潜善等请皆送御史台抄节申尚书省。

想不到,这些意见最龗后被送到御史台,然后抄写一份送到尚书省去,保留在档案库里,等待后人研究历史时查阅

黄潜善、汪伯彦这两位执政宰相和枢密使大人为龗什么如此胆大包天,做出这种荒废国事、祸国殃民的行为?

凡事都有它所发生的原因,黄潜善和汪伯彦这两人不是白痴,如此荒谬绝伦的行径背后。当然也有它的原因所在。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中有这样的一句话:

庚子。诏:“有警而见任官辄搬家者。徒二年;因而摇动人心者,流二千里。”由是士大夫皆不敢轻动。

这句话出现得非常突兀,与上下文全无关联,而且这是由高宗小皇帝所亲自颁布的一张圣旨。

从这句话里面可以得知,其实金兵逼近扬州的消息已经是在满天飞散,变成了公开的秘密,甚至有官员要擅自把家庭搬迁,离开扬州。所以高宗皇帝才颁布圣意,不准官员搬家,免得摇动人心。

也就是说,高宗皇帝还在使用他最大的法宝:“拖”之决。

黄潜善和汪伯彦这两人没什么其他的本事,却极其善长于揣摩皇帝的心意,曲意逢迎。如今看见皇帝下达了这样一张圣旨,他们两人把朝中大臣的意见束之于高阁,最多只能算是照葫芦画瓢而已

从高宗皇帝的这张圣旨中,除了可以得知我们的小皇帝还在使用他的鸵鸟大法之外,还可以看出。高宗皇帝并不相信金兵已经近在眉睫了。

为龗什么高宗皇帝会有这样的看法,这里还要“表扬”一下黄潜善和汪伯彦两位大人对于宋朝情报工作的贡献。

黄潜善和汪伯彦两人上位后。把李纲以前的工作安排全部废掉,其中就包括了与军事有极大关联的情报工作。

黄潜善和汪伯彦两人的贡献在于:把东京方面的情报工作交给御史台,而南京方面的情报工作交给留守司。

可是,这些文官哪里知龗道该如何从事军事侦查?他们手下连斥候骑兵都没有,从哪里去弄来前线的情况?

那些文官们能够做的,就是出钱让公差出龗去打听;但是这些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公差,收取到的只能是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

因此,扬州方面的情报消息可谓是一片混乱,让人难分真假。

相对而言,完颜粘罕的情报工作却是专业得多了,完颜粘罕为了掩人耳目,居然让金兵的斥候骑兵全部都带上了白氈笠子,而这种白色的帽子,是李成叛军标志性的服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