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二百零四章:刀俎与鱼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零四章:刀俎与鱼肉(1 / 2)

完颜粘罕和完颜兀术兄弟几人完全没有料到,哈迷蚩制定的这招安民之策,居然有如此神奇的效果。

汴梁城城破之后,完颜兀术接连下了三道军令,不准金兵私自进入内城,即便是奉命进入,也不能够侵扰百姓,违者格杀无论,还要株连族人。

哈迷蚩这一招的本意,就是要安抚汴梁城内人数最多的普通百姓,以免引起民众的暴动和反噬。

哈迷蚩最大的理据是,普通百姓人数虽多,钱粮却少,极难取之,反抗也大;而赵宋皇室以及诸多高官的人数虽少,财帛珍宝无数,妻妾多且娇美,索要甚易,而且基本不反抗。既然如此,何不舍难而取易。

对于哈迷蚩的说法,完颜家兄弟几人自然信服,执行也是非常的坚决。

但实际上,随着汴梁城外城全部被金兵所占领,赵氏的宋皇朝已经名存实亡,汴梁城内的整个管治秩序已经失去了支撑点,轰然倒塌。

换句话说,汴梁城内已经是一个无序的世龗界。

所以,从城墙上败退下来的宋兵们会掉转头去虏劫百姓,很多官员索性褪去官服不再上朝议政,大部分开封府的官吏也不再执行公务,等等。

随着金兵的安民告示一出,金兵的执法卫队进城维持秩序,原来被视若洪水猛兽的女真人,反而代表着秩序和安定。

这一来,虽然不能说是整个汴梁城的民心都倒向了金兵,但汴梁城内。确实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带领党。主动帮金兵去搜寻各位大官的官邸。甚至还有带领党自告奋勇去烧毁宋兵的粮仓和各种物资仓库。

结果是,大部分的宋朝禁军在殿前副都统王宗濋等人的带领下,争相逃出汴梁城,各自寻找生路去了。

最终,赵宋皇室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失去了所有的筹码和议价的能力,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鱼肉,任由金人宰割。

实际上。钦宗皇帝仅存的的一点念想和寄托,就是希望康王赵构的勤王大军尽快到来,把自己和徽宗皇帝救出水火之中。

靖康纪闻:二十六日,十六门皆为金军所据,遣济王栩、何■、秦桧、李若水、司马朴相继至金军议和,午后均却还。是夜,五岳阳德观、马草场、葆真宫大火。

宋史卷二三钦宗纪:秦元领保甲斩关遁。

《宋史》卷三百五十七?列传第一百一十六:延庆分部守京城,城陷,引秦兵万人夺开远门以出,至龟儿寺。为追骑所杀

这时的康王赵构,确实如钦宗皇帝所想。在四处招兵买马,招募军队。

消息刚一散布,相州的知府汪伯彦已经闻讯赶来,极尽谄媚之能事,劝说康王赵构把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元帅府邸搬到相州。

汪伯彦非常有才学,著作有《汪伯彦文集》三十卷、《春秋大义》十卷等,在宋朝的民间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力;汪伯彦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当朝新科状元、御史中丞秦桧的授业恩师。

如今天下的形势越来越清晰明了,康王赵构的民望和呼声愈见高涨,以汪伯彦超级灵敏的嗅觉,哪里会错过此等良机。

相州作为一个千年古城,其规模、人口、防御力龗量等等远非磁州这个小地方可比,宗泽也无话可说,只好跟随康王赵构搬来相州。

于是乎,一个以康王赵构为大元帅,以汪伯彦和宗泽为副元帅的领导班子就此搭建成型了

不得不说,相州知府汪伯彦的出现,给了康王赵构一个极大的帮助。

首先,相州的财政储备远比磁州要多。

有了钱,就可以多招兵;兵马多,影响就大,就有能力把全国各地各州府的应课税钱粮吸纳到相州来;如此一来,大元帅府就有更多的钱粮,可以招募更多的兵马,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假如没有相州的财政基础,手中无兵,不要说距离很远的州郡,就是相州附近的州府,也不一定愿意把钱粮缴纳到相州。

虽然康王赵构有名分和大义,但现在是乱世,金兵势大,宋室摇摇欲坠、眼看就要灭亡了,哪个知府和节度使的心里没个小算盘。

所谓乱世出英雄,皇帝轮流坐,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胆量,能否把握住机会。

其次,相州知府汪伯彦确实是个人才,懂得康王赵构的心思。

与宗泽相处了一段时间,这个老家伙对赵宋皇室的忠诚是确凿无疑的;但问题是,对赵宋皇室的忠诚并不代表对自己的忠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