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一百九十一章:皇恩浩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九十一章:皇恩浩荡(1 / 2)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这句古话当然是对领兵将军价值的一种肯定。其中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将领的行军布阵、进退决策,对战局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二是指在两军对垒的时候,战将武力的发挥,往往能决定胜负的走向。

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说的就是第二个含义。

现在张子伯在开封府护城河前的勇猛表现,把这句话给发挥的淋漓尽致。

只见张子伯调转马头,长长吸了一口气,咬紧牙关,全身劲力鼓荡,抖动枪花,双腿使劲狠夹胯下马肚,从后面再次向着金兵的队伍猛冲。

又是一招『乘龙舞花、大风火轮』!

后晋开运元年(公元九四四年),高怀德随父出战,被五万辽军围困于戚城(今河南濮阳北);高怀德临危不惧,同样使出这招『乘龙舞花、大风火轮』,单骑奋击,挟父突出重围,并以此功领罗州刺史。

传说高怀德使出这招时,连人带马都裹成了一大团枪花;而且在一瞬间,能够同时刺出三十六枪,刚好是天罡之数;当高怀德向前冲锋的时候,整个人都变成了一座绞肉机,沾之即伤,碰之立亡。使敌人闻风丧胆。

张子伯虽然没有渤海郡王高怀德这般的能耐,但也能同时抖出四团枪花来,分别在八个部位戳出枪尖;所到之处,金兵纷纷中枪堕马,个中的情形。竟然跟农夫在田地里收割庄稼有些相像。只不过张子伯收割的不是庄稼。而是人命!

金兵与宋兵贴身纠缠在一起。双方凭借的就是一口气,如今被张子伯这般猛冲狂打,士气消失殆尽,前几排的骑兵几乎被宋兵砍杀精光,而落在后面的骑兵,只有调转马头,落荒而逃。

打胜了,居然打胜了!

汴梁城上。鼓声雷动,阵阵的欢呼声响彻整个城楼。

这场胜仗打得痛快淋漓,太及时,也太解气了。

自从二度入寇以来,金兵的狼牙棒下,找不到一合之敌,不要说平民百姓,就是宋朝各级的官兵,也早已失去了抵挡的信心。

都不是傻瓜,没有希望的仗。必输无疑的仗,不会有人愿意打。

金兵不败。隐约之间已经成为宋人投降和逃跑的理由,而不是战败的结果。

想不到,张叔夜的这支来自邓州的勤王兵马,不但马踏连营,冲破重重障碍,突入京师护驾;而且就在汴梁城下、护城河边,在众多城墙上的守城官兵的眼皮地下,示范了这么一出胜仗,而且是以步兵打赢骑兵的胜仗。

不知不觉间,汴梁城城墙上的官兵,腰板都比之前挺直了不少。

…………………………………………

张叔夜的大军终于全部进入了汴梁城的外城门,在内城门前休整。

忽然内城门处锣鼓喧天,彩旗飘扬,一顶长杆黄罗伞由远而近。

直径三尺六寸的伞盖,金丝银篦扎制,金黄色绸缎蒙顶,上面绣着游龙戏凤;周围下垂两层伞沿,上层为绿绸荷叶沿,下层为浅白透明抽纱,这就是传说中皇帝才配使用的九龙伞。

原来是钦宗皇帝亲自驾到,来迎接张叔夜的勤王兵马。

九龙伞下,钦宗皇帝一人一骑,在众多侍卫随从的簇拥下,来到大军的前面,张叔夜等一众将领连同三万大军,早已匍匐在地面,等候圣意示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