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大明混世王> 第三百七十五章 严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五章 严嵩(2 / 2)

可是严嵩难道就这样真的隐居下来,过着平平无奇的日子了却残生吗?他显然不是这样的性格。

正德七年,严嵩终于熬不住了,袁州府知府姚汀开局修志,请严嵩为总纂。严嵩二话不说便是出山了。

也难怪了,憋的时间太长了,再这样憋下去的话,恐怕这辈子就他奶奶的真的完蛋了。这辈子读的那么多书那不真成了毫无用处吗?

严嵩还不想就这样过完一生,他还想在大明有所作为。

严嵩出山了,一下子就弄了个总编,可谓出师大吉。正在严嵩信心百倍,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却是出事了。

正可谓天有不测风云,用严嵩的姚汀死了。这家伙就死在了袁州知府的任上。姚汀死了,那编书的事情也就告一段落了。没办法,严嵩只有又是回到分宜继续隐居起来。

没办法,等!他相信这个天下终归是有识货的人。姜子牙不是八十岁才出山有所作为的吗?我严嵩才三十多岁,那时间还长着哩。

可能是严嵩的心态太好了吧,老天可能要垂青于他,在第二年,徐琏继任知府。

徐琏继任了知府,严嵩一下子就乐了。

严嵩和徐琏是同年进士,只不过徐琏没能有幸成未庶吉士。但徐琏却是官运亨通,才短短十余年的时间便是混成了朝廷的四品大员。

徐琏和严嵩的关系那叫一个铁,两人不知为什么就是那么说活投机。很简单的事情,徐琏到任之后,片刻不停便是飞函请严嵩继续纂府志。

严嵩也真是争气,舍得吃苦,经过八个月的艰辛,到正德九年完工了。严嵩任总纂,是年为甲戌年,故人们称之为甲戌志。后世称《正德袁州府志》。

有了这本甲戌志,严嵩可谓有了政治资本,更重要的是一本甲戌志让严嵩名扬天下,从默默无闻到了人人皆知、更重要的是朝廷中很多人早已忘记了严嵩,正是因为甲戌志,才又想起大明还有一位“咸威奇才”。

正德十一年,严嵩还朝复官。

复官开始的时候,严嵩还是那样的硬骨头,不入流,他对当时的朝政多持批评之论,他多次提到,“正德间,天下所疾苦莫如逆竖妖僧”。

乖乖隆地咚!“逆竖妖僧”这是怎样大逆不道的言辞?怎奈当时的正德还真是不拿这个当回事,况且当时大明的环境还就是这样的,言论非常自由。

严嵩对正德的其他许多做法,他也很是憎恨,持批评态度。

正德下旨运楠木北上,严嵩写道:“今湖南运殿材巨楠数千株,联筏曳旗,蔽流而上。楠最硬者围丈余,长可五十尺,诚天地间奇声。然此木一株,山伐陆挽水运至此,费数百金矣。”

这样说了,惹得正德龙颜大怒,正德实在忍不下去了。京城之中怎么说也不能有一个这样的人总是在耳边鸹噪吧?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正德便是把严嵩撵出了京城。

当然了,严嵩毕竟没犯什么大错,只是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而已。正德还是不想亏待了他,便是在南京给他弄了个翰林院侍读的官,是个从五品的官。

严嵩现在四十岁了,这些年来这一通折腾,虽然还没混的人模人样,但也是引起了朝臣之中很多明眼人的注意。

同时,严嵩虽然在南京弄了个闲职,但他颗寻求上进,渴望当大官的心却是没变。他的劲头和斗志一点儿都没减少,反而是有所增加了。正因为有这样的心理,严嵩便是密切关注着朝廷中的形势和天下的大事。

他得到了消息说正德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聪明的严嵩马上便是琢磨起未来的形势。

要知道,正德虽然荒淫无度,身边从来没缺少过美女。但正德却是没有儿子。正德没有儿子,那他死了以后,这天下……

秦厉和郭勋在婚礼上比赛的事情,严嵩虽然远在南京,却是早早的便得到了消息。也就从那时起,秦厉的名字才开始出现在严嵩的脑海。

秦厉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小角色就有胆子和郭勋叫板,这说明秦厉背后定然有不可小觑的力量。因为观察分析秦厉的过往,秦厉这人非但不是个疯子,反而是个运气非常足,而且脑筋又是非常灵活的人。

太多的人都去郭勋府里了,秦厉这边却是弄了数不清的流民来吃饭,也算是增加了人气。

那可是流民呀,流民本来应该是在城外的。可是他们愣是有组织,有秩序的进城来了。流民进城,这是需要皇上或是太后下旨的。没有他们的旨意,谁敢放流民进来。

想到这里的时候,严嵩立刻便是明朗了。他喃喃道,“厉害,好一个厉害的秦厉,这次胜利者必定是你!”

呵呵!就让那些无知之徒,遇事不善于动脑筋的人去死吧。只有他们统统死了,我严嵩才能在大明朝堂当更大的官,获得更多的权利。

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关节,严嵩还有什么犹豫的呀?几乎是刚刚到了京城便是来给秦厉贺喜来了。

面对严嵩那一张稍稍谄媚的脸,秦厉无言以对。他暗暗想道,这家伙是奸臣,但他现在对我却是很好的。他是非常信任我的。第一个来给我贺喜,这便是把全部都压在了我秦厉身上,难道我秦厉却是恩将仇报,先是派人把这严嵩杀了?以免出现历史上的大奸臣。

唉!历史终归是历史,可能历史的轨道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微微发生变化呢?严嵩可能会变成忠臣呢?

这样一想,秦厉急忙上前热情的拉住严嵩的手,很是欣喜。

正准备把严嵩让进屋中,准备好好和严嵩交流一下的时候。守门的小厮突然咚咚的跑来,兴奋道,“黄总管,秦大人,门外一个叫海瑞的人来了。他说如果秦大人不亲自去接他,他便不进来!”(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