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2章 弄玉(2 / 2)

这纸扇大侠究竟是何人呢?

他们这一行人是最近一年里冒出来的,在赵国和鲁国做了不少事情后,被大家得知和关注。不少组织都在探查这纸扇大侠的来历,然而这纸扇大侠就是像是凭空冒出来一般,众人将其来历追朔到咸阳街道上后,就再也无法往前追查了。

谜一般的男子。

紫女收回了自己暗中察言观色的眸光,柔媚一笑,道:“弄玉还不快快坐下,为公子等人抚琴一首。”

“是。”

弄玉盈盈行礼,走到包房中特意留出来抚琴的位置,坐下来,然后侍女将她的琴抬来放下。弄玉看了一眼唐明和紫女,温婉的眼眸微微低垂,纤纤素手抚于琴弦上。动听的琴声顿时在坊间里响起,小鲤停住了吃饭,狸猫微微闭眼凝听,唐明则看着弄玉,看她的纤纤素手抚琴。

琴声悠然,缠绵悱恻,似是有一名哀伤的女子在向空荡荡的天空诉说自己的往事。

一曲罢了,唐明忍不住吟唱道:“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弄玉姑娘不愧是琴艺大家,真好听。”

紫女和弄玉都惊讶地看着唐明。

两人都惊讶于唐明的大才,只是听得弄玉一曲,没想到唐明现场就吟唱了一首七言诗。

紫女和弄玉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不管是孔子编纂的《诗经》,亦或是楚国流行的《楚辞》,两人都有看过,此时听闻唐明吟唱的诗句,她们立刻就从这几句诗中听出来了那种情感和才气,怎么不惊叹。

紫女赞道:“公子大才,弄玉抚琴之曲,曲名就叫‘沧海珠泪’,公子竟然能当场作诗,诗意还如此贴合曲意,公子真是大才。”

弄玉看着唐明,眸光闪动,她弹奏《沧海珠泪》很多次了,唐明算是第一个将她曲中之意描绘得如此贴合的一个。弄玉眉眼低垂,回味着唐明吟唱出来的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惘然……”

是啊,惘然。

弄玉再次看向唐明时,已是看待知己的神情了。

唐明洒然一笑,摇头道:“紫女姑娘和弄玉姑娘却是弄错了,这些诗句并非我所作。我不过偶然听到记下,刚才听得弄玉姑娘的《沧海珠泪》,与这诗句的诗意贴合不已,才忍不住吟唱出声。”

弄玉见诗句不是唐明所作,眼眸闪过一丝失望,温婉地问道:“不知这诗句是何人所作呢?”

唐明饮下一樽酒,笑道:“那人姓李,名唤作商隐。此诗唤作《锦瑟》。我且吟于你们听……”

唐明记性很好,有葛小伦的记忆,背过的诗句都能记下来,当下将《锦瑟》的全诗背诵出来,吟诗间,唐明情感融入,将诗句里蕴含的情绪吟诵得让紫女和弄玉几人,听得眸光彩彩。

紫女看着饮酒诵诗的唐明,心里暗道:这纸扇大侠不光有大侠之心,还有一颗隐士气质,这诗句想来就是他所作,那什么李商隐从未听过。只是想不到,他竟如此懂弄玉之心。

紫女想着,看了一眼弄玉,见弄玉果然在看着唐明柔柔的笑着。

她建立的紫兰轩表面上是一个风月场所,却也是天下数一数二的情报组织,能做出这么好诗句的人,绝不是无名之辈,但她的紫兰轩却从未收集到过这个李商隐的名字。紫女确定,这诗句肯定就是唐明所作。

弄玉作为紫女培养的刺客,知晓紫兰轩的一切,现在,她的看法和紫女相同,认定唐明刚才的那番话不过是谦虚之语,所以看向唐明的目光,她眼中的失望已不再了。

唐明从紫女和弄玉的目光中察觉到了这一点。

他还能怎么办?

只能苦笑着饮酒了。

李商隐要一千多年后才出生,他现在是有理说不清,只能干巴巴地饮酒,不再言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