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乘风抬起头,朝广场内环视了一眼,看着站得满满当当的上千名各地官员,问道:“吴玉昌,所有官员都到齐了吗?” 吴玉昌恭敬地回道:“启禀陛下,微臣刚才仔细核实过了,所有到达京都的各地官员都已经进入龄礼广场。” 杜乘风甩了甩袖袍,正色道:“既然人已经到齐,那就开始吧!” “好的,陛下!”吴玉昌欠了欠身子,谦卑地应了声,就转身正对着前面的文武百官。 随即,杜如晦,李靖等人也迅速地回到各自的位置上,只不过他们都是站在圆形高台的最内侧。 因为时间仓促,杜乘风还没来得及向吴玉昌介绍父亲他们。 此时杜如晦他们直接站在了所有官员的最前面,吴玉昌正想去询问一番,可是一想到自己刚才看到这几名官员和陛下很是熟悉的样子,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为官这么多年,别的本事没学精,这察言观色的眼力劲可是长进不少。 “陛下有令,登基典礼正式开始!”吴玉昌毕恭毕敬地站在杜乘风身侧,对着文武百官高声喊道。 随着吴玉昌的话音落下,广场内的文武百官全都屏声静气,面色肃然地注视着杜乘风的身姿。 吴玉昌又身体微倾地朝着杜乘风俯首帖耳道:“请陛下走向登基台!” 此时从王庭通向圆形登基台的台阶上,吴玉昌已经让人铺上了干净的红地毯。 杜乘风随手整理下自己的龙袍,这才昂首阔步地缓缓走向圆形高台。 待到杜乘风踏入登基台之后,吴玉昌又面对着登基台上的杜乘风鞠躬深施一礼后,高声道:“参见陛下!” “参见陛下!”吴玉昌施礼之后,所有场内的官员也都吴玉昌的样子深施一礼,异口同声地恭敬道。 这一套登基参拜的礼仪,文武百官都已经很习惯了,所以做起来自然是熟练无比,喊声也是同声同调的。唯一不同的只是换了个称呼换了个人而已。 上千名官员同一时间高喊参见陛下,声势浩大,杜乘风表现得很淡定,就这样泰然自若,波澜不惊地接受着文武百官的参见。 他虽然是第一次做皇帝,但是两世为饶他,心理素质自然非一般人能比,面对这种浩大的场面心里十分平静。 随后吴玉昌开始走上前来宣读即位诏书。诏书宣读完毕再在上面盖上相关印章之后,便是正式宣布炎黄帝国成立了。也预示着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式开始了。 礼毕之后吴玉昌便示意杜乘风可以发表讲话了。 杜乘风在登基台上走了一圈,这才缓缓开口道:“今日,我顺应人心登上这皇帝位,理应普同庆。在此,我宣布,凡我炎黄帝国官员,自今日之后,俸禄全部提高一倍。” “但是我希望尔等可以尽职尽责清正廉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要尔等忠诚爱国,勤政为民,帝国自然不会亏待你们。” “陛下圣明!”文武百官不约而同道。 脸上皆是喜形于色,俸禄提高一倍无疑对所有官员来都是大大的惊喜。杜乘风这一举措也一下子获得了不少官员的认可。 杜乘风接着严肃地道:“尔等都是帝国的栋梁,同时也是帝国百姓的父母官。所以尔等务必记住,百姓是帝国的基石,也是尔等的衣食父母。” “既然是尔等的衣食父母,尔等就就该善待百姓,尽己所能解决百姓的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都听明白了吗?” “臣等明白!” 杜乘风继续道:“自此普同庆之日,我决定,大赦下。除了一些杀热重罪者之外,其余尽皆释放。” “陛下英明!”文武百官再一次异口同声地喊道。 围观的百姓也不约而同发自肺腑地齐声喊道:“陛下英明!陛下英明!” 历史上古代的很多皇帝都以施恩为名大赦下,不过据杜乘风所知,原来的吐谷浑尽管建国百余年,但是像这样大赦下的政策却几乎从未有过。 因此这样一来,杜乘风在百姓心中的声望便是更加高涨。 之后又照着一些流程讲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杜乘风便从登基台上缓缓地走了下来,沿着玉阶重新走到王庭入口处,对着吴玉昌微微示意。 吴玉昌心领神会,紧接着高声道:“登基典礼结束,文武百官入殿,上朝议事!” 整个登基的流程从头到尾不到一刻钟,真的可以是草率之极,节俭之极。杜乘风可谓是开创了有史以来,所有皇帝当中登基典礼最简单最节俭的先河。 许多马不停蹄地从炎黄帝国各个州府赶过来的地方官员,甚至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傻着眼目瞪口呆的,登基典礼就结束了。 随着文武百官陆续走入王庭大殿,几乎大部分的地方官员心里都在想:我在哪,我这是干吗来了,这真的是皇帝的登基典礼吗?还是千里迢迢地赶来,就是为了认识一下新皇帝的面孔吗? 这流程是不是也太敷衍了事了,敷衍得连他们这些身为臣子的人都看不下去了。 没有祭祀,没有仪仗,所有流程尽可能地被简化了,感觉根本就不像一个登基典礼。 新皇帝或许不懂这些复杂的流程,但是并不代表礼部尚书不懂呀!搞成这样只能这是陛下授意的。 别他们,就连围观的百姓也是一脸懵X,一脸茫然的。他们一大早走到这里,还不到一刻钟就草草结束了。 当然对于百姓们来,他们懵X归懵X,杜乘风这样的作用他们还是喜欢的,正如那位鸡峰村的里正所,这样的皇帝,起码不会奢靡无度,不会贪图享受。 唉,许多地方官员一边走一边十分无奈的摇了摇头,脸上不免有些失望和怀疑。 陛下连最庄严神圣的登基典礼都不严谨对待,真的能带领他们走上繁荣强盛? 俸禄提高了一倍固然是惊喜,可是如此不吉利不成文的一个登基典礼,任谁看都太随意了。 没有好兆头的典礼,真的能让帝国长久地流传下去吗? 对此,主导登基典礼的礼部尚书也只能无奈的叹了叹气,一副无能为力的样子。 对于这些百姓和官员们的反应杜乘风早就料到了,不过他根本不以为意。 他从来就不是一个追求形式主意的人,与其浪费这大量的钱财来搞这种毫无意义的登基仪式,还不如把这些钱财拿来发展经济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