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吴楚春秋> 第一百零五章 知难则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五章 知难则退(2 / 2)

众将无言,子西便假以楚王之命,遣使到吴国招熊胜归国,许封大邑。

伍员得申包胥回书,不日探马来报,楚使已经招熊胜归国加封。于是孙武和伍员开始计议退军事宜。

孙武与伍员商议道:“郢都府库之资,必欲尽数掠去。在楚国边境,定要迁出万户楚民,充实吾国人丁。此战历经年余,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兵家之事,皆不得已而为之。我国应该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不然穷兵黩武会伤国本。”

伍员道:“请主帅率领主力乘坐战船,沿江而下。我欲走陆路,将一支小军,沿旧路回吴,要去了却几件旧事。”

孙武允诺,率吴军主力,满载楚国财货,沿江东去。

伍员率军走韶关,沿当日逃亡旧路回归吴国。到了韶关,伍员派出士卒四处寻访东皋公和皇甫讷的行踪,皆不可得。伍员又亲至东皋公之草庐、密室,已经皆不存矣。

伍员叹道:“真乃世之高人也!”伍员便在草庐之地叩首下拜,方愀然而去。

此时韶关已经无人驻守,伍员令将士放火毁关,又迁出万户楚家为吴民,以充实吴国空虚之地。

伍员过韶关,便到了溧阳,想着逃难之时,莒女浣纱濑水,馈赠麦饭、让自己饱食,又私赠钗环,作为自己乞讨活命之资。后来因为自己画蛇添足,多心一问,莒女为了自明,投水而死。伍员每每想到这里,无不肝肠寸断、悔恨不已。

伍员对身边众将道:“我曾经饥困于此,有幸遇到一位浣纱的女子。此女名为莒女,赠我饮食和钗环,所以我能保此一命。后来因我之故,莒女投水而亡,独留老母。后来我把她草草掩埋,沥血石上,不知今日这字迹还在否?”

于是军士们在四处寻觅了一阵,按着伍员的回忆,众人寻到题字之石。上面的字迹居然还能隐隐辨析。

伍员欲报莒女之德,却不知其家。

伍员怅然良久,令军士投金于莒女投水之处,欲要千金相报。大军继续向前行不出一里,路边却见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妪,白发飘然,手中一支竹杖置于胸前,站在路边饮泣。

军士怪而问之:“老妪为何如此之悲耶?”

老妇泣道:“妾有一女,年近三十而未嫁,只因妾双目失明,只此一女。如她外嫁,担心妾生活不能自理,所以誓不嫁人。十余年前,她在此处浣纱,遇到一位逃亡之人,赠其饭而褪钗环相赠。后恐事泄,吾女自投于河。后来妾听说吾女所赠饭者,乃楚之亡臣伍员也。今日妾听说伍员兵胜而归,妾一来感叹妾女当日之赠有所值也;二来悲妾女不得其报,岂不冤哉?”

军士悯其情,引老妪面见伍员,述之其事。伍员大喜,命老妪登车,载往吴国赡养终老不提。

伍员和孙武班师回国,越王允常获知其事,知道孙武和伍员善于用兵,夫概已经逃到了宋国,越国出兵与夫概夹攻姑苏的战略意图基本流产。于是越王只得领军还国,罢了伐吴之议。

但是,既然已经和夫概有所勾结,必然阖闾定将越国视为仇敌。越王允常知道已经得罪了吴王阖闾,便想出了自保的策略――与楚国绑在一个战车上,加入楚国的同盟,应对日益骄横的吴国。这也是小国在大国之间,能够生存的重要战略手段。(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