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吴楚春秋> 第一百零四章 平定叛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四章 平定叛乱(2 / 2)

阖闾大怒,令伯嚭道:“还不为寡人擒贼耶?”

伯嚭挺戟出战,夫概上前敌住。这两人都使的是一杆长戟,但夫概勇武在伯嚭之上,两人厮斗了几个回合,伯嚭便显得渐渐有些不支。

此时却有大将越朋在阵前看得伯嚭落于下风,担心伯嚭有失,便轻轻搭箭在手,弓成满月,箭似流星。

夫概正与伯嚭酣战,根本没留意这支冷箭,这支箭却不偏不倚,射中了夫概的右臂。夫概右臂中箭,只见他并不慌乱,长戟一沉走入阵中,用左手撕下身上的锦袍,折断箭杆,然后用撕下的锦袍把伤口处缠绕了几圈,嘴角一咬,左手执戈,且战且退。

阖闾见状,便挥师大进。夫概寡不敌众,大败而走。

阖闾率军追赶夫概,见夫概率军西逃,欲渡淮水,便令越朋领军继续追击。

此时阖闾有一军前宫监,名为俞立,是从小照顾阖闾和夫概兄弟俩长大的老奴,与阖闾的私情极深。后来阖闾得国,不舍俞立,便把俞立招入宫中,继续为自己效力。这次出征,阖闾仍然让他随侍左右。

俞立见夫概自立为王,背叛兄长,手足相残,心里疼如刀割。又见夫概兵败,吴王紧追不舍,俞立便来面见吴王。

俞立问道:“大王可曾想起,在以前为公子时,对老奴讲过的话么?”

阖闾愕然,摇头道:“何事?卿不妨直言。”

俞立叹道:“先君诸樊(阖闾父王)在时,立下兄终弟及的规矩。但是后来王僚自立,大王没能从你父王手上继立王位,从此埋下了君位之争。当时大王和夫概都还年轻气盛,私下相约,说是你们两兄弟要想法夺回王位的继承权,然后大王再传给夫概。虽然国策已变,夫概事出有因,你们又是手足之情,所以老奴肯请大王,饶了夫概之死罪如何?”

阖闾沉吟良久,虽岁月如梭,可往事还历历在目,遂从了俞立之言,遣使令越朋回军,不必追击。

这夫概领着数百残军一气逃到了淮水,本来越朋在后面紧追不舍,但不知何故,越朋却舍了夫概,掉头回师去了。扶臧在淮水也有准备,早早准备了几条战船,让残军得以渡过淮水,一群人马逃到宋国去了。

阖闾击溃夫概的叛军,稳定了国内大局,一路安抚百姓,稳定军心。阖闾回到姑苏之后,留守的文臣武将在太子波的带领下出城迎接。

阖闾整顿兵马,召集朝臣,打点拒越之策。

阖闾道:“越国一直怀有阴毒之心,虽然表面恭顺,实则心怀异志。再则越国经过几代国君的励精图治,国力大振,已不可小觑。此次越人见有机可乘,与夫概合谋欲对吾不利,越王允常乃卑劣小人,此仇不可不报!”

专毅奏道:“越王已经出师边境,欲同夫概合谋,使我姑苏腹背受敌。但臣以为,夫概败逃,越王知道消息后定会退军而去。再说我之大军还在楚国,如果大王率军迎战越军,臣担心兵力不济,不如待孙武子和伍员率大军回国之后,再做区处。”

太子波亦道:“专毅大夫说的有理,父王风尘未息,我军主力未至,不如派出哨马,不时打探越军的消息,然后早做准备,待大军班师,便可兴师问罪。”

阖闾准奏,暂停出兵越国报仇之议,等候大军回国。

因为越国在背后捅刀子,吴王为了靖定夫概之乱,命留在郢都的吴军班师回国。但是这一年多来的征伐,没能得到满意的战果,吴军空手而退,孙武和伍员该如何面对这个让人十分不甘的班师诏命呢?请看下章。(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