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6(2 / 2)

至此,中山军上下再无怀疑,是山南国僭主达勃期背盟,蓄意挑起战争。全军上下怒火冲天,诸按司一齐来到尙巴志面前,要求他立即下令,与山南军决一死战,屠灭山南人。

尙巴志却有些迟疑,倒不是他不恨达勃期,他在担心山北国攀安知和大里城海贼。在与那原上,他确实是军力最强,船只最多,但如果和所有人为敌,他也必败无疑。

犹豫了很久,尚巴志才下令集结在东川西岸的8按司军进攻南风原,同时命海上的4千水手登陆,加强东川大营的防御,又派出斥候,哨探大里城和山北军动向。

回到中军的尙巴志心乱如麻,在大帐中来回踱步,心情沉重。他知道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他不知道这场火并是机会还是陷阱,他或者成为一统三山的伟人,或者一步走错,身死国灭,为世人所笑。

他左思右想,却拿不定主意。

国相蔡崇的想法是就此撤兵,从海上撤到伊浦城,由着达勃期和琉局海贼去折腾,待与那原上的乱斗结束了,再出来收拾局面。

亲军库理筑殿亲上云的想法比较积极,他想趁此机会,说服山北王攀安知和宫古酋长仲宗根丰见亲,先灭达勃期,再齐心攻克衰弱的大里城,回到三山共治的局面。

但是一个念头始终在尚巴志心头挥之不去,既然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战胜其他势力,为什么不联合大里城张琏,趁势一统琉球。他甚至认真盘算着给琉局几个岛,海贼嘛,慢慢整治他们也无妨,只要紫螺盂至宝在中山国,任何海上力量都不会构成真正的威胁。

这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和他的按司、法司、库理、紫巾官、亲军队长们,自幼接受的是唐营正统教育,在这些士子头脑中,汉贼不两立根深蒂固。

这些海贼是什么人?他们是大康的叛逆,唐营、他的廷臣、他的军队绝无可能和贼联合。到那时,他的部下当初如何赶走他父亲武宁王,就会如何赶走自己,另立一个符合他们心愿的中山国主。

年轻的中山国主尙巴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天光已经大亮,南风原厮杀正酣,尙巴志脑中的厮杀一点也不轻松。正在这时,有斥候来报,在东川以西驱逐山北军斥候的战斗中,捕获了一名宫古族战士,尙巴志正急于得知北面的消息,赶紧吩咐把人带进来。

几个亲军军校带着一个欹髻绳发的家伙来到尙巴志面前,筑殿亲上云验了此人信物,确定是宫古军使者。

那家伙大声说道:“殿下,山北军背信弃义,三更时分突然袭击我石岭营地,如今我军危在旦夕,宫古一族两代为中山国藩属,一向恭谨顺从,请殿下一定要发兵救援啊。”

帐中亲信们并不吃惊,山南军敢于挑战强大的中山军,必有外援,从当前的局面来看,山南军最有可能的盟友就是山北军。

在汪英祖为王的时候,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山北国最坚持传统,不崇儒学,而山南国重用华族国相慎善熙,士子当国,与中山国天然亲近,憎恶山北国。现在汪英祖、慎善熙失势,汪英祖之兄达勃期却对唐营戒心甚重,他和山北国联合再正常不过。

现在,中山军和宫古军几乎同时遇袭,显然是山南、山北两军蓄谋已久,要趁夜一举击溃中山军,平分中山国。

帐中都是琉球岛上最聪明的人,稍微一想就勘破了南北两山的计谋,定然是山南军吸引中山军全力进攻南风原,山北军趁虚袭破东川大营,冲上中城湾码头,毁掉中山国的船队。

如果昨晚如筑殿亲上云一般莽撞,那中山军的东川大营此时已经丢掉了,船队也陷入险境。多亏尙巴志用兵持重,大兵始终坚守大营,山北军见无机可乘,转而进攻最弱的宫古军。

那宫古使不熟悉地理,又要躲避乱军,在丘陵密林中迷了路,天亮才找到中山军东川大营,此时已经精疲力尽,狼狈不堪。尙巴志安抚了宫古使几句,吩咐带他下去休息。

筑殿亲上云忧虑的说道:“殿下,若宫古军覆灭,山南、山北两军将全力图我,唇亡齿寒啊。我以为,殿下应该尽起营中大军,趁山北营空虚,一举袭破西原山北营,和宫古军前后夹击,消灭攀安知。”

蔡崇头摇的像拨浪鼓,大声说道:“山北军西原大营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若攻之不克,大里城贼军突然出城袭击东川,夺取海船逃跑,岂不是放虎归山?”

筑殿亲上云恼怒的说道:“那你说该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