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会议结束,滴滴收购青桔科技的消息飞速传到外界,引来热议。
甚至在会议进行中,就有消息陆续的泄露到外面。
很明显某些股东是很不满这次会议的,不过规则就是规则。
陈东成的话语权最大,即使他们再不满,也只能接受。
滴滴更是迫不及待的对外界公布这个消息。
“很高兴滴滴出行能跟青桔科技签订全资收购协议。
青桔科技将正式加入滴滴,成为我们大家庭中的一员。
以后两家公司会各自保持独立运营,滴滴出行会继续注资青桔科技。
探索更多出行场景,很感谢媒体朋友们的关注……”
记者们更关注得是交易内幕,有些消息灵通的记者更是得知一些内幕。
似乎滴滴是搞定了一个持股最多的股东,才将青桔科技收入旗下。
不过涉及到最关键的人物,即使那些不满的投资人也一个个的守口如瓶。
虽然不满收购,但陈东成给他们的条件非常不错。
青桔科技融资次数不多,除了A轮投资机构只拿了一倍的清算权。
B轮和C轮的投资机构都拿到两倍的优先清算权,还有20%的年股息。
优先清算权这个东西平时没什么用,只是投资条款上不起眼的一项规定。
等到公司出售的时候,这条规定就非常关键了。
比如青桔科技C轮进来的几家投资机构,他们当初投了3亿美金,优先清算权是2倍,年股息20%。
通常来说越后面进入的投资机构,公司出售的时候,享受的优先权序列就越提前。
所以说,C轮的投资机构在出售的时候,能最先拿回本金和属于他们的利益。
青桔科技C轮的投资机构研究后,都打算行使优先清算权,而不是将他们的优先股转化为普通股。
如果只按照他们持有普通股的算法,C轮的几家机构按照出售价只能分走3.7亿美金。
比起他们的投资成本,只赚了7000万美金,没什么意思。
但要是行使优先清算权,他们能拿到3亿美金的两倍清算额,也就是6亿美金。
此外还有一年的年股息分红,6000万美金。
总得算下来,C轮进入的几家投资机构一年不到的时间。
不止捞回本金,还赚了一倍。
算到这,C轮的投资人已经赚了不少,但这还不能让他们特别满意。
陈东成一直坚守底线,坚决不让他们加上参与分配条款。
所谓的参与分配条款,就是指这些投资机构在行使优先清算权,拿到约定倍数本金和股息之后。
他们会将持有的优先股转化为普通股的股权比例,再跟其他股东继续瓜分剩余价值。
说的云里雾绕,说白了就是创业者可以亏,但他们必须赚。
在业界,比青桔科技签的这种条款还奇葩的公司,大有人在。
为了高额的估值,更高的融资金额,即使三四倍的清算倍数,他们都敢许诺。
真当公司破产或者被兼并了,这些投资人才会露出冷血无情的一面。
蛋糕被他们瓜分完,创始人能剩点渣渣就不错了。
滴滴给的钱,先将ABC三轮的投资机构都给喂饱了,剩下的才是陈东成他们分的。
B轮的投资机构选择跟C轮一样,两倍的优先清算权行使过后。
拿走4亿美金,再加上两年的年股息8000万,总计分得4.8亿美金。
剩下的A轮投资机构就简单了,他们肯定不会行使优先清算权。
他们签合同的时候,只要了一倍的清算权。
要是真的行使优先清算权,只能拿走1亿美金,再加上6000万的年股息。
他们毫无悬念的将持有的优先股股份转换成普通股,再跟陈东成他们几个创始人股东分配剩下的钱。
滴滴要不是前不久刚吞下优步华夏,肯定舍不得用增发股权的方式收购青桔科技。
滴滴的股权很值钱,这点不止陈东成清楚,其他人也很明白。
B轮和C轮基本上拿钱走,剩下的员工持股比较好办。
陈东成直接让李长青他们出面洽谈。
按照滴滴的收购价,回购之前发给这些员工的期权。
员工们自然满意的没话说,不少企业被收购的时候,当初他们签的期权协议就是一张废纸。
相比之下,陈东成还能尊重他们。
给他们开的价格也和滴滴收购价一致,通通爽快的在回购协议上签字。
搞定员工,只剩下丁宝山,赵寅和A轮的两家投资机构。
丁宝山打算落袋为安,在回购协议上签字,将他持有的股权转让给陈东成。
“啧啧,一个亿美金,你果然没骗我!”
丁宝山美滋滋的看着合同,发小当初对他的承诺竟然真的兑现了。
这几年虽然有些时候会被网友无脑喷一波,但一点不妨碍丁宝山成为亿万富翁。
陈东成笑着拍拍丁宝山肩膀:“别忘了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