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大明屠魔录> 第143章 县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3章 县试(2 / 2)

小王有些不服气:“我们这是规矩,他又不是县太爷,有什么不敢搜的?”

那老搜子骂道:“在分宜县,搜县太爷都没关系,搜他就是不行!做做样子就好了。早知道你小子这么蠢,我懒得答应你爹带你过来当这个差!免得出事!”

小王被他骂得发懵,问道:“陈叔,那你告诉我呗!那位究竟是谁?”

老搜子伸出手指在自己的嘴角沾了点口水一划,说道:“那位是这个的老大,懂了不?再不懂事,我怕你哪天被人砍死在街头都不知道!”

陆离五人进了场,有儒学署的官员又检查了一遍,并且大声唱保,所谓唱保就是念之前报名时填的保单,作保的禀生必须在一旁看着,确认是这名考生,点头同意才行。

严世蕃早已经在这儿等候,给陆离等人检查的几位官员更是熟人,均是分宜书院的举人,见了陆离只是笑道:“子归,今日县考顺利,他日可要请我等喝酒!”

陆离笑着答应了,朝里面走去。

考试的座号都是编排好的,陆离走进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这个座位并不算太差,不算太靠里,也不靠外。太靠里面光线不是很好,太靠外面的话,加入下雨,雨丝容易被风刮进来,污了考卷就不大好了。

事实上,风水更差的还有“臭号”。所谓“臭号”,其实就是靠近茅厕的位置,那臭味薰过来,不要说考试,坐几分钟都想吐!要是遇上有考生解手,那声音一个酸爽了得!

不过,如果考生刚好是武道高手,只要封闭住自己的耳鼻感官,排出心理因素,熬一熬也容易过去。

到了上午七点左右,分宜县的八百多名考生都已经进场就坐,知县彭达春和儒学署的官员们作为主考和监考,依次给每位考生发试卷和草稿纸。

县试一般来说至少考三场,有时是四五场,看得是县令的心情;每天一试算作一场,当天交卷回家,每考一天休息一天。

这是第一场,叫做正场,考的内容时两篇四书文,还有五言六韵的试帖诗一首。第二场叫招覆,第三场再覆,第四第五场为连覆。因为武科成绩要计入县试之中,一般说来,第四场就直接考武科。

正场是最重要的一场,只要这一场考的足够好,基本上就能够获得府试的资格。邵逸航其实就是打得这个主意,只要这一场能够考好,便是武科下下等,他也能够拿下童生的资格。

三声梆子响,县试正式开始。

这才有小吏举着写有考题的木板在考棚前公示,所有考生赶紧把考题抄录下来。

陆离也不急着答题,淡定地磨好墨,提趣÷阁在密封线外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座号,这才好整以暇地开始看题。

两道四书题的题目出的平平无奇,然而陆离看了,却有些愕然;因为第一篇时文的题目是:“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而另一篇文章的题目则是:“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作为县试的题目,这两道题,出得极其直白;前面一句话出自《大学》,意思是不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就不能整治好家庭。而后面一个题目则出自于《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意思是用刀子和用政治杀害人有什么不同吗?

对于大多数的考生来说这是近年来最为简单的一次;许多考生看了之后都大喜过望,不假思索便奋趣÷阁疾书。

可陆离看到这题目,联想到最近彭依依的事情,心中有所悟。彭达春被小宁王和镇守太监李公公逼迫,虽说双方还没有彻底翻脸,但也在崩溃的边缘。看来知县大人出这两道试题是为了要表明心迹了。

陆离不禁无语,看来自己也有些做得过了。尽管自己对彭依依没有什么感觉想法,只是作为朋友,在彭依依最为孤苦无依时,做得的确不够。如果把彭依依换成蔡珞的话,自己还能这么无动于衷吗?

可能,她经常来寻自己有时候也只是寻求一点安慰,或者给她拿个主意吧!

不过,现在也不是想这个问题的时候;陆离摊开草稿纸,先把文章写了一遍,然后仔细地修改,又把中股里面的对偶、排比的一些句子改了又改,确定没有什么错误和犯忌讳的地方,这才小心翼翼地抄录到了试卷之上。

说起来唐寅最为推崇曹子建,写的文章务求辞藻华丽,追求魏晋古风;陆离作为他的弟子,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了影响。

陆离的一手赵孟頫小楷实在出彩,手上对力道的控制已经到了踏雪无痕、举轻若重的地步;只评他的这手漂亮的字体,只要作的时文不是狗屁不通,评分绝对不低。

他小心翼翼地把文章抄录完,稍微运行气血,考棚内的温度瞬间上升了几度,把墨迹烤干。科举考试最怕敷衍潦草,有些考生没有经验,没有等试卷上的墨迹吹干便胡乱收拾,一不小心污损了试卷,导致十年寒窗,尽随东流。

陆离把试卷收拾好,再从考篮中取出了小妹为他准备好的午餐;又想了想,还是把彭依依的也取了出来,一起放在考岸上食用。

其间,主考官分宜县令彭达春也从旁边巡视过几次,见陆离把两篇时文都写好了,不由得点了点头。待见到陆离拿出彭依依送的考篮和食物时,脸色又是一变,老脸都沉了下来。

吃完午饭后,陆离开始作起了试帖诗;这个世界的书生大多数都是武者,体力充沛,头脑清晰,答题的速度都很快!毕竟,像邵逸航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还是少数。唯有他们,才会被这点题目考的头昏脑胀,需要休息。

试帖诗又叫做赋得体,写的时候前面要加赋得两字而得名。命题一般是撷取前人诗中的一句,或择取一个典故、一个成语。应试者必须知命题的出处,方可以驾轻就熟按韵脚进行作诗。如赋得“鱼戏莲叶西”得“鱼”字五言六韵,命题选自汉乐府《江南》诗中的一句。

五言六韵试帖诗的题目是:《赋得既雨晴亦佳》

陆离此时正是状态极佳之时,草稿纸也不愿意用了,直接提趣÷阁就在试卷上写道:

几阵潇潇雨,依然鹊报晴。

片云连岫捐,旭日远山迎。

树色含烟碧,岚光带翠明。

画图开胜景,锦绣赏余情。

蝶晒花边露,蛙传柳外声。

时赐瞻圣化,万里庆丰盈。

试帖诗并不是考试的关键,只要不乱写,一般不会对最后的成绩产生太大的影响。只是陆离本着谨慎小心的态度,还是在诗的最后两句颂扬了一下当今圣上,作为这首诗的点睛之趣÷阁。

如果没有意外,这次县试过定了!

陆离满意地点了点头,手一挥,要把手中的毛趣÷阁放下,谁知毛趣÷阁中还有一小团墨汁,竟然朝着陆离的试卷落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