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朝,朱翊钧都会向一众大臣提出两个问题:你们谁能率军打败贼人?你们谁有剿贼之策?
一个月时间下来,一众大臣没有人站出来表示自己能够率军打败人民军,他们基本都是都文臣,不会带兵打仗,并且他们现在也没有几个合适的人可以推荐。
整个大明在带兵打仗上超过李成梁、梅友松、宋应昌的官员将领几乎是没有,不过在剿贼之策上,大臣们提出不少。
“臣认为可调集大军布守长江北岸,长江乃天险,贼人不可过。”
有大臣认为大明可以依长江而守,但下一刻就被其他大臣狠批,依长江而守,那浙江、南直隶直接放弃,这怎么可以。
身为皇帝,朱翊钧也不会放弃南直隶,大明每一寸土地都不能放弃,这个出“馊主意”的大臣直接被赶出大殿。
不过朱翊钧和众大臣也知道,一旦人民军将长江以南都占了,到时候大明只能依长江而守,但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时机不对。
大臣们提出其他注意基本上就是扩军再扩军,最好是招募数百万青壮组建大军,将人民军吞噬。
可扩军上也是问题重重,之前几年了为了组建百万大军,大明国库日渐空虚,就算不给新兵发兵饷,大明也没有多少金钱用来扩军,招募的新兵甚至要饿肚子。
为新兵准备武器也是一个大问题,即便不装备火器,起码也要装备大刀长枪,打造大刀长枪也需要大量时间,不可能让新军装备一根木棍就上了战场。
最重要的是新军战斗力,新军人数再多,可能遇到人民军也会被打崩,李成梁五十万大军被不到二十万人民军一战击溃,李成梁五十万大军的实力即便是上百万新军也比不上。
朱翊钧和一众大臣想破了头也找不到抵挡人民军的办法。
直到今天,在魏林涵即将与人民军高层进行停战谈判的时候,一个叫刘希扬的大臣在朝堂上说出一个计策。
“皇上,贼人每破一地,必屠戮豪绅商贾,臣认为可以命各地豪绅商贾自出银子招募青壮组建护卫队,他们为了保住一家人性命,必不会吝啬出银子组建护卫队,一旦贼人来袭,可命下面官员统一指挥豪绅商贾组建的护卫队,朝廷不花费一两银子,便可得数百万大军。”
听到这个计策,大殿中朱翊钧和其他大臣都看向刘希扬,听起来这个计策似乎非常不错,虽说豪绅商贾组建的护卫队实力很差,但朝廷不用花钱,而且护卫队人数会非常的多,要是能够有数百万人,说不定就能将贼人挡住。
不过其中也有许多风险,兵权一直掌握在朝廷手中,若是下方给豪绅商贾,豪绅商贾有了兵权,说不定会出现大乱,数百万护卫队为大明所有是利器,若逆大明,大明将陷入危险之地,必须要有万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