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九零年代艺术家> 第241章 钱玫,不解释下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1章 钱玫,不解释下吗?(2 / 2)

经过一夜的思考,同样明白钱玫这番话里蕴藏着浓重恶意的张莎,一脸的失望。

多年的邻居兼同学,虽然,父母家人曾无数次告诫她,钱玫心思不纯,让她远着些钱玫,但,她都铁了心和钱玫做朋友,更不止一次在林初夏和于丽玲这两位舍友面前夸赞钱玫的人品性情。

结果呢?

事实证明,家人的那些话,确实是他们多年的经验之谈!

……

“初夏,我真没想到,钱玫竟然是这样的人……”

吃饭的时候,张莎就再次化身“唐僧”,喋喋不休地诉苦着。

然而,在林初夏看来,能说出来,总比一味地憋在心中,夜深人静的时候,每回想一次,就懊恼后悔不已,气得恨不能拿头撞墙,最后,又气又憋地折腾出一身毛病来得好。

等到张莎说得口干舌燥后,林初夏将特意多点的一杯豆浆,推到她面前,看着她咬着吸管,“咕嘟咕嘟”灌下大半杯,忍不住摇头:“慢点喝,又没人跟你抢……”

“往好的一方面去想,她现在就暴露本性,你和她彻底撕破脸,总好过她继续哄骗你,哄到最后,觉得你身上再也榨不出油水后,才一脚将你踢开来得好……”

话糙,理不糙,别说“傻白甜”如张莎了,就连一被被迫听了满肚子抱怨,很有几分无奈和憋屈的于丽玲,都忍不住为之侧目,同时,心里也越发地警惕起来。

“我和她从幼儿园起,就是同学……”

虽然,钱玫和张莎等人,因为父母长辈都是电视厂的工人,又都住在家属院里,而一直在子弟学校读书。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即使大院子弟,也难免受父母长辈等人思想的影响,而在长大懂事后,就下意识地将人分出“三、六、九”等来。

这种情况下,张莎和钱玫能成为从幼儿园起,到小学,再到初中的好朋友,哪怕外人看来,这段友情是钱玫费心经营出来的,张莎只是接受,或者,应该说是被讨好的一方。但,正因如此,从最初就被钱玫算计的张莎,在这段友情中付出的才更多。

真心难得哪!

尤其,张莎还是一个典型的不知人间疾苦,被家里人娇宠长大的天真单纯小姑娘。

……

不过,该说,张莎确实心大,否则,也不会被钱玫折腾出来的小手段,一套就是十来年,更将钱玫这样一个虚情假意的家伙,当成了真心以待的好朋友?

还是该说“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这首诗,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抑或是该说,再多的惆怅和伤感,再多的悲怆和痛苦,都敌不过越来越难的功课,和越来越繁重的试卷习题集的折磨?

总之,在学校的“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式高压政策,老师的疯狂赶进度发试卷,和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三重逼迫下,张莎很快就将那些情绪收了起来。

正如人受伤后,就会留下疤痕一般。哪怕,随着时光的流逝,疤痕越来越浅淡,直到最后消失不见,但,于夜深人静,回忆过往时,依然难免伤感和怅然。

这,正是每个人成长时,都必需经历的。

作为同学、舍友兼朋友,林初夏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地帮助张莎将这些消极情绪从身体里驱逐出去,以免日积月累,最终,以一种谁都没料到的情况爆发。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