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倾宋> 第三百四十六章 日月初升照万方(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六章 日月初升照万方(中)(2 / 2)

“还请殿下登临钟山天坛祭天。”陈宗礼虽然年迈,但是这些礼部尚书应该做的依旧做得一丝不苟,须发迎风舞动,目光却是炯炯有神。

冲着陈宗礼微微颔首,叶应武有些颤抖伸手摘下来自己头盔,捧在手中,以示对于上天的尊重。

文天祥、陆秀夫、苏刘义,张世杰,一道又一道的目光投在叶应武身上。而叶应武长长呼了一口气,自己的手在颤抖,而且叶应武清清楚楚的用余光看到小阳子甚至包括陈宗礼在内,手都有颤抖。

能够亲身经历这数百年未曾有的局面,何其幸哉。

而叶应武微微眯眼,一边抬头看着天空,一边一步一步向前走去。

台阶在他的脚下不断后退,而天空已经越来越近。

当迈上最后一个台阶的时候,叶应武屏住了呼吸,一手按着佩剑,一手托着头盔,霍然回头。阳光倾洒在他的身上,闪动着无数的光亮。而就在这钟山脚下,翠绿春意的尽头,一个又一个整齐的方阵默然伫立,无数的赤色旗帜勾勒出太阳与明月的符号,合起来正是大明的象征。

仿佛有炎炎烈火,正在燃烧,又好似是日月共升,照亮这天下!

而在这军阵的前面,建康府城内外,黑压压的都是抬头看向这钟山之巅的人群,一道道目光,一个个身影,就像是湖泊和海洋,暖暖的春风难以激起浪涛,但是在他们的心中,已经有烈火燃烧,已经有怒涛酝酿!

四月一日。

叶应武抬头看了看春雨洗礼之后瓦蓝的天空,距离自己来到这个风云激荡、大厦将倾的时代正好一年。

三百多天英雄人物如同走马观花来来往往,多少豪杰儿郎浴血拼杀,从庆元府到麻城再到泸州再到襄阳,直到最后的火焰在临安凤凰山顶熄灭。叶应武不知道有多少人追随着自己走到现在,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经在冲锋的路上倒下。

但是他知道的是,自己今天站在这里,未曾辜负他们的期待和追求。

今天自己站在这里,已经改天换地,挽回这天之将倾!

不是蒙古铁骑横扫么?

不是朔风浩荡无人能敌么?

某叶应武孑然一身来到这七百年前,终于改变了这一切。就算是历史庞大的车轮依旧厚重,但是叶应武已经让它一路碾压而来的车辙和自己原本所在的那个时空大相径庭。

某,终究还是做到了。

此去天涯岂孤旅,犹有青山九万里。

叶应武站在钟山山顶,手按佩剑环视周围的莽莽山峦林海,也将山下那如同一棵棵劲松默然站立的士卒尽收眼底。

青山九万里,是啊,直到今天,知道某这个时候,才明白什么是青山九万里,才明白是何处的青山,何处的希望。

这青山九万里,既是南宋半壁山河,也是站在这山下的文武,站在这山下的森然军列,更是即将诞生在自己眼前的巍巍大明。他们的站姿,已经如同一座座青山,以他们的灵魂,已经千锤百炼。

这是汉家的青山,华夏的青山九万里啊。

叶应武缓缓转过身,一步一步走到天坛中央。

不得不说陈宗礼确实是下了一番苦功夫,天坛上虽然只有一张再简单不过的桌案,但是当这桌案的背后就是青山和无尽天空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感到这桌案的孤单和矮小。

因为就像山下那阵列像青山一样,这桌案也仿佛和天地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从这里接过来上天的旨意,从这里登上属于一个崭新王朝的君王之位。

沉默片刻,叶应武心中也是蹦蹦直跳,轻轻伸出手,小阳子低着头小心接过叶应武的头盔,然后退后两步,站到台阶之下。

天坛之上再无一人,如果此时此刻站在高处踮起脚尖眺望,所看到的整个钟山最高的地方,便是叶应武所站的地方。

这一刻叶应武站在了天地之间。

陈宗礼并没有按照正常的登基大典那样陪同皇帝,甚至至始至终都没有跟着迈上台阶。

没有人指引叶应武,也没有人告诉他天命在何处。

陈宗礼这样布置不是没有其道理所在,毕竟叶应武不是从前朝那里接过来的天命,而是重新自上苍处获得,所以不需要让人来指引,真正天命所归的人,本来就能够听到苍天的旨意。

至于叶应武能不能好好的装神弄鬼,实际上陈宗礼并不关心,因为没有人会看的到叶应武在天坛上做了什么,人们看到的只是叶使君在那里和上天沟通,在那里走上自己的王位,在那里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

这就已经足够了。

身前身后空无一人,叶应武忍不住露出一丝苦笑,高处不胜寒,莫非就是这个道理?不过他还是一步一步的走到桌案前,桌案上除了中间香炉,左面一排瓜果,右面一排胙肉,甚是简单,不过叶应武却也没有轻视。

就算是没有人,他还是小心翼翼的点燃三支香,冲着天的方向躬身,又转过来,冲着建康府、冲着地的方向躬身。

祭天、祭地。

人在做,天在看,叶应武不相信自己是平白无故来到这个时代,不管自己是不是被苍天选中的人,他都不想让自己的心中留下遗憾。

这是自己的第一次祭天,也是一个王朝崭新的开始。

太阳挂在空中,下面日月的赤色旗阵在风中舞动。

日月初升,照耀万方。

前宋咸淳三年四月初一,叶应武于建康府钟山登基开国,自号明王。

明延承前宋火德,尚赤,战旗衣甲依旧不变,国号大明,年号暂沿用咸淳,以示对于那个灭亡在蒙古鞑子手中的王朝的尊重和悼念。

另外叶应武叶使君在登基时候也声明,一日未曾驱除鞑虏,则一日不称帝,此言一出,天下沸腾。(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