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天作不合> 第八百二十四章 尘封的往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二十四章 尘封的往事(2 / 2)

特意产出了百锻锦这等传递消息的物件,又得天独厚是炼制巫蛊之物的宝地,再加上官讯与卷宗从不提及的记载。

“苏凉阻止百姓出城应当根本不是因为他残暴偏执的缘故,”女孩子摩挲着下巴,说道,“而是另有原因,他之所以阻止百姓出城显然是想隔绝消息。”

“你的意思是苏凉应当是领了朝廷密令?”虽说素日里咋咋呼呼的,可徐和修并不笨,说到这里自然也明白了过来,“若非如此,卷宗与官讯不会将其抹的一干二净!”

这个猜测匪夷所思,可思及先前大天师与她“开诚布公”所言,似乎也并非不可能。

那苏凉的密令会是什么?彼时苏凉为锦城县令时是永昌帝在位,明昌帝为太子之时,因着先前大天师所言,她已然能肯定这是一对彼此没有说破却又心知肚明并非亲生父子的“父子”。

人性的复杂对立在这二人身上体现的可谓淋漓尽致。

一位血脉不纯,用“计谋”登上大宝,可政事之上却无比贤明的明君,同样也是这样的一位敏君在面对助自己登位的无辜表妹与真正的金枝玉叶时却又可算是心狠手辣。

一位是虽有血脉却表现平庸,毫无政绩可言的帝王,可这样平庸的帝王在立储之上却又难得的贤明大度。

锦城易子而食时正是永昌帝当政之时,距离他退位病逝还有六七年的光景,想到这里,乔苒几乎可以肯定给苏凉下密令的应当就是后世的永昌帝了。

那永昌帝当时在做什么?他让擅长得天独厚的巫蛊炼化之地锦城做了什么?话说回来,当时那散在各地的元亨钱庄……似乎还没有建立,乔苒心里算了算事情发生的前后顺序,元亨钱庄是在锦城之事后才建立的,那如此的话,这两者之间会不会有什么关系?会不会是因为锦城苏凉领了密令做的事没有完成永昌帝才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手段更温和长久的元亨钱庄?

这还当真不是她多想,巫蛊之术乔苒自己是亲身领教过的,先前原二爷便曾经给她下过蛊,若非她技高一筹,又或者可说原二爷并不是什么聪明人,她此时还能不能活着都不好说。

所以,在乔苒看来,巫蛊之术的表现往往是霸道而立竿见影的,当然之后会不会有什么后症便不好说了.

想到这里,乔苒忍不住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有些头疼。

她作为后世之人也着实没有想到那位百年前当的不怎么样的天子居然会在死后引来这么多的麻烦。

这还真是有的人死了,比活着更可怕!乔苒有些大不敬的想着。

那一对百年前的父子君臣做父亲的一面贤明大度,另一面却又处处提防,做儿子的一面尊敬父君,一面却也在想办法解决父亲留下的问题,譬如那个被“策反”的长安元亨钱庄。

眼见乔苒久久不语,徐和修没有打扰她深想,转而推了推谢承泽,问他:“承泽,你觉得苏凉的密令会是什么?”

“我不知道。”谢承泽掀了掀眼皮,表情冷漠,“不过涉及巫蛊之术,多半是一些阴邪之术,阻止百姓出城或许就是为防走漏风声。”

只是事后看来此事的结果是苏凉自尽而亡,这密令虽说因为之后朝廷出手亲自撰写卷宗与官讯掩盖了这一段过往,可到底也还是有人逃出了锦城,譬如张夫人的先祖与明镜先生的先祖。

不过如此的话,原先他们猜测的明镜先生先祖乃是力主出城的百姓一派似乎也错了。

明镜先生若是擅长巫蛊的江湖术士的话,按理来说应当是与领了密令的苏凉是一派的,他们领密令钻研巫蛊之术,阻止百姓出城。

既然如此,明镜先生就不当与张夫人先祖也就是那位名为苏凉的县令有仇才是,可为什么本是一派的一方会结了仇?

直至分析至此,倒是才让他们明白了解之传来的那消息的意思,果然官讯不可信。原以为是简单的兵民之争,此时却才发现极有可能是内讧。

那为什么会产生内讧?苏凉为何会自尽而亡?明镜先生的先祖为何又如此痛恨苏凉?

“莫信官讯”的消息让他们对一切官讯的消息产生了怀疑。

“且先说苏凉的自尽,就算他是真的自尽,那他自尽的理由当真是兵民对抗落了下风被围县衙之下绝望自尽的么?”徐和修看向谢承泽,不忘瞥一眼一旁默然不语的乔苒。

乔大人仿佛陷入了自己的沉思之中,方才他在她面前晃了好几手,乔大人一点反应都没有,看来一时半会儿不会理会他了,还是他同承泽先商议商议吧!

官讯不可信,一切便只有从后世所知的细枝末节中推测了。徐和修觉得此时他们仿佛在破一件百年前未曾破解的悬案,随着时间的消逝,很多证据都没有了,要破此案的难度自然也增加了不少。

这便是为什么遇到案子,大理寺都会铆足了劲力求越快破获越好,因为十件悬案有九件若是短时间内破不了,便永远也破不了了。

“张夫人先祖逃出了锦城,犯了民怒的苏凉家眷想要逃出锦城,你觉得可行?”谢承泽反问徐和修。

徐和修认真想了片刻之后,摇了摇头,道:“有些困难。这张夫人先祖焦氏一家是锦城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想必城中认识之人不少。虽然古语有云罪不及妻儿,可都易子而食了,那等盛怒之下便是有人想罪不及妻儿,怕是多数人都不会同意。”

世人到底圣人少,多是普通人。普通人自然就离不开七情六欲,怎么可能行圣人之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