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我这传奇的一生啊> 第136章 研发集成电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 研发集成电路(2 / 2)

“没错,我们公司研发的平面处理技术,在氧化、黄光微影、蚀刻、金属蒸镀等技巧,可谓是我们的拿手好戏,而这些技术可以很容易地在硅晶体的同一面上制作半导体组,完成两次扩散和导线互相连接等等!!!”

“还是老板厉害啊,从一开始创建盘古半导体实验室那时就高瞻远瞩,提出了平面处理技术,如今用到制造集成电路,简直是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啊!”

“虽然想要制造集成电路还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但是我们已然具备了成功的基础!!!”

“……”

赵灿闻言,顿时愕然,旋即忽然想到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工程师基尔比尽管申请了第一个集成电路发明的专利,但却做不出来产品。罗伯特·诺伊斯随后提出了解决方案,进而双方开始争夺集成电路的发明权。

此时赵灿所建立的Intel公司虽然能够生产晶体管,但名声不大,说到底晶体管还是人家贝尔实验室发明的,再加上目前使用并不广泛。但是,倘若Intel公司把集成电路发明了,必定名声大噪,轰动全世界!!!

会议结束后,赵灿发现大家的精气神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卯足劲儿准备大干一场。

赵灿离开Intel公司后,去吐露港科技园看了看,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简直人山人海。赵灿随后找让工程负责人询问了一下工程的进度,得到满意的答案后离开了。

尽快将吐露港科技园建成,才好吸引人才涌来嘛。

没过多少天,Intel工厂就已经生产出了硅晶体管。而且赵灿的设想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令晶体管的生产实现大规模量产!

盘古公司开始生产硅晶体管TR-55收音机。

盘古公司还开始生产小米电视机样品,用硅晶体管代替电子管。

除此之外,还意味的得到了IBM的订单,不过数量太少,居然只有区区100个硅晶体管,用于该公司电脑的存储器。

太特么保守了,硅晶体管那么好,你特么只订购了100个,搞毛线啊!

赵灿不由鄙视,一开始当他得知IBM来到Intel公司订购硅晶体管,还高兴不已,但订单量只有那么一丁点,赵灿的高兴劲立马没了。

没多久,王安电脑公司也到Intel美国实验室那边订购了一些硅晶体管,用于研发电脑。不过,王安电脑公司确实没钱,赵灿不指望现在就能从这家公司获得大量订单。目前,保护伞公司已经跟王安取得的联系,准备投资一趣÷阁钱给他,让他跟IBM互怼。

……

不知不觉就到了8月24日,这一天是七夕,众人期待已久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隆重上映,引发全港轰动,当天的电影院几乎每场都爆满。其中,赵氏集团的福利“赠票”占了五分之一。

这部电影一上映就打破了香港首日票房记录——票房高达10万港币。

永华电影院线亦在这一天成立,目前总共拥有5家电影院,几乎每场都在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永华电影院线旗下的电影院跟当下的电影院不同,是属于多厅电影院,一厅大概有一百个座位。

时下主流的电影院只有一个大厅,能够容纳好成百上千人。赵灿的前世记忆中,在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去看电影,去的就是这种只有一个大厅的电影院,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不过这种大厅非常浪费资源,一部电影上映时,入座率往往还不到五分之一。

多厅电影院是发展的趋势,在提高入座率的同时,还能播放多部电影。

永华电影院线旗下这五家电影院都是赵氏集团自己建立的电影院,正式运营后,引起香港电影院改革,纷纷效仿,继而又在东南亚地区开始流行,谁让电懋和邵氏都是该行业的巨头呢?

……

次日。

“《梁山伯与祝英台》真的是太火了,香港每家电影院都爆满了,天还没亮,就有人到电影院门口排队了!”

天微微亮,永华九龙电影院已经排起了长龙,昨天好多人没有买到票,所以今天一大早就赶来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风靡全港,黄梅曲调,深受香港人喜欢。

正在排队的人们兴致昂扬的聊着《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从昨天观影人的口中得到不少消息。

“夏梦演的祝英台,英气逼人,超级漂亮,一看就是女扮男装,梁山伯真是蠢到家了,连男女都分不清!”

“是啊,特别是‘十八相送’里头,祝英台都暗示过了他好多次,偏生这榆木脑袋就是不知面前的‘贤弟’就是‘贤妹’,真是气死个人!”

也有人讨论赵灿在里面的演出,不过他就一死跑龙套的,没几句台词,这让很多想要一睹赵灿演出的粉丝,大为失望。但这部电影还是很好看的,观众都被感动的稀里哗啦,泪流不止。

赵灿没有提前看,电影上映当天,他戴了顶鸭舌帽和口罩,陪同杜鹃以及双胞胎一起来到电影院。

只是电影结束后,三姐妹哭的眼眶红了,甚是惹人怜惜。最最让赵灿头疼的是两个小丫头片子哭的最凶,不得不好生安慰了一番。

穆星和穆月今年已经12岁了,天生丽质,聪颖灵秀,出落的亭亭玉立。赵灿一手抱着一个,突然间有一种“穆家有女初长成”感觉。

不过,12岁还是萝莉啊。

赵灿心想。

……

很快,一个月就过去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票房达到了惊人来的165万港币,成为香港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电影。

紧接着,这部电影开始在东南亚各地上映,票房成绩亦多次打破当地记录。

不过,这些票房对于赵灿而言,不算什么。

不能打进好莱坞电影市场,根本赚不到大钱。

这段时间里,最让赵灿欣喜的就是,Intel公司生产的硅晶体产量再度暴增,在开发集成电路方面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进展。赵灿财大气粗,支持研发,确实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前世,仙童半导体公司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方面,都跟赵灿所创办的Intel公司相差甚远。

眼下,硅晶体管的生产数量越来越多,前世的一块芯片有几亿到几十亿个晶体管,想一想都觉得恐怖,难以置信。

所以,减产是不可能的,赵灿决定设法消化这些产能。

怎么消化,自然是开发更多的新产品。

“人家王安开发计算机,我开发计算器,是不是有点太low了?”赵灿苦笑。

现在的电脑一般都是中大型计算机,几十万美元几百万美元一台,几乎被IBM垄断。

IBM的影响力太大,赵灿现在还不想直接跟IBM交恶。

所谓“广积粮,筑高墙,缓称王”,积累更多的技术和产品,打造专利壁垒,有了本钱,再跟IBM干架那就没那么可怕了。

其实,王安开发的电脑根本不能跟IBM相提并论,直到王安文字处理机的出现,这才让王安电脑公司一飞冲天,而且近乎垄断,银行、政府机构、证券、公司等等,凡是有打字需求的地方,就有王安文字处理机,简直牛逼的一塌糊涂。

如果硬要把王安文字处理机也看成是电脑的话,勉强也说得过去,毕竟人家也有主机和显示屏。如果王安电脑公司当时转型做个人电脑的话,那么,苹果和微软可能真的没戏了……

但目前文字处理机根本不可能开发的出来,所以还是开发计算器,赚一点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