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玄幻魔法>好莱坞往事> 第四百三十七章 《纸牌屋》的背后——金融与传媒的斗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七章 《纸牌屋》的背后——金融与传媒的斗争(1 / 2)

实际上,《纸牌屋》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电视剧,又或者说,促使它诞生的根本,其实和电视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好莱坞传统媒体与硅谷科技公司和华尔街银行家们的一次碰撞。

前文说过,好莱坞和华尔街其实沆瀣一气,将影视剧包装成金融产品,通过娱乐性质的公募基金把制片成本转移到韭菜的头上,这种做法,不但能使好莱坞传统媒体实现利益最大化,还能尽可能的削减制片失败的风险,除此之外,华尔街的银行家也能通过管理费的方式赚的盆满钵满,属于合作共赢,但是嘛,人总得有点念想对吧?

当华尔街发现,好莱坞的这种模式简直就是无本买卖,迪士尼连年账面亏损但却真实盈利的运营方式连IRS都奈何不得,明明挣钱了但却不用交税,重点是这和其他公司改属地躲税务不同,迪士尼这些娱乐公司是大张旗鼓的在美国本土上避税,如此一来嘛,这种牛哔的税务操作就成为了各大金融集团的心头好,所有人都想横插一脚,通过这种方式转嫁成本。

于是乎,收购,便顺势进行。

但可惜,早已尝到甜头的传媒巨头们[第八区 www.yeyin8.com]根本就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

尤其是在瞧见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市值高达一千五百亿,迪士尼的市值飙升至八百亿,派拉蒙的老父亲维亚康姆横扫百分之二十五的媒体份额,维旺迪最终还是将环球出售给了通用,福克斯背后的金主新闻集团也从澳大利亚搬到了美国后,华尔街金融集团们也知晓,收购一事已无成功可能,于是他们便转换了思路,以商业基金的方式,成立了娱乐制作公司。

也就是所谓的,自己干。

从零四年开始? 好莱坞便涌现出了无数背靠影视基金而诞生的独立制片公司? 打造出《纸牌屋》的MRC也是在这次浪潮中出现的,但和其他小资本联合体不同? MRC的爸爸们来头可就太大了? 古根海姆是明面上的管理者,但除了他以外嘛——

公司股东还有美国电话电报? WPP,以及高盛。

高盛和美国电话电报不需要介绍? 而WPP则是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 像宝洁、葛兰素史克、大众、佳能、诺基亚、运通、美林的文案宣传都是他们承包的,不仅如此,那个做驴象两党宣传生意的奥美政府关系也是WPP家的。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你有钱? 他们就能把你的产品宣传到家家户户。

如果说这三位已经牛哔到骨子里了? 那么古根海姆其实也不差,对于学建筑的人来说,古根海姆那就是现代建筑艺术的经典,但实际上嘛,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 他就已经和洛克菲勒、范德比尔特、摩根一道儿,被列入美国四大巨富家族了? 不仅如此,有着犹太血统的他们还是全球第二大犹太巨富家族? 并且,和位列第一的罗斯柴尔德联姻了。

很多人说罗斯柴尔德家族早已幻灭? 低估美国发展的他们在欧洲吃了大亏? 二战时被小胡子迫害? 苏联在东欧推行社会主义时又没收了他们的大量资产,这两点的确不假,但更多的人并不愿意说,那个古根海姆资产管理公司,控制着三千亿财富的家长,是人家的曾孙。

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

这种概念人家岂会不懂?

而当一家公司有古根海姆,美国电话电报,WPP,高盛这四家资产超万亿的集团同时背书时,所有的项目,全都能平推,以至于在成立第一年,它们就召集了布拉德-皮特和凯特-布兰切特打造了出了金球奖最佳影片《通天塔》。

之后,还制作了休-杰克曼主演的《旅行者》,马特-达蒙主演的《命运规划局》、《极乐空间》,马克-沃尔伯格主演的《泰迪熊1、2》,查理兹-塞隆主演的《西部的一百万种死法》,埃德加-赖特导演的《极盗车神》,007和美队共同打造的《利刃出鞘》。

看上去,这成绩其实也就一般般,对吧?

但实际上嘛……

这些由不懂创作的资本集团所推出的产物,可不就一般般嘛!

和相对论传媒、传奇影业、狮门影业这些金融产物一样,这些娱乐制作公司的掌控着全特码的都是跨界型人才,不是从华尔街的某家银行里特派的,就是从纽交所里出来的,不是纳斯达克的指数分析师,就是芝加哥交易所的期货期权高手。

如果说搞金融,那他们都会,而若是让搞金融的搞娱乐,那不就相当于是四十大盗收购优酷土豆嘛!除了砸钱以外,他们会的,也就是把韭菜的钱变成自己的钱!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投资对于他们来说,那都是撞大运,而在经历了零六零七零八这三年的影视行业暴死后,他们便决定战术撤退,避开这个已经被六大垄断的行当,转而投身电视剧产业,而在公司内部开会时,一堆搞金融的根本就不知道什么项目好,于是他们便向下属询问,这些家伙平时爱看什么,在这个时候,一个刚进入MRC的实习生表示,自己在重温英剧《纸牌屋》,于是乎,从未看过这部剧的金融高管便找到了片源。

就像汪海林所说的买办一样,一家电视台买什么剧,那和管理层的喜好有着很大区别。

如果都是老男人,那市面上的小花戏就会数不胜数,要是都是老女人,那小鲜肉便会大行其道,而搞金融的喜欢什么?那当然不是什么家庭主妇才看的肥皂剧啊!

对于他们来说,《纸牌屋》、《是,大臣》,《是,首相》这种政治惊悚才更有意思!

于是乎,这些觉得《纸牌屋》和自己的口味极其相符的砖家们便一拍脑门,买下了《纸牌屋》的版权,并且将制作任务直接打包丢给了CAA。

整个电视剧的制作,其实和MRC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导演大卫-芬奇,编剧埃里克-罗斯,主演凯文-史派西,那都是CAA找来的,而在他们搞完剧本后,MRC便动用背后的势力,联系了时代华纳,想要将《纸牌屋》卖给HBO,联系了维亚康姆,试图用《纸牌屋》引起CBS旗下的showtime的注意,联系了彩虹传媒,企图让其名下的AMC电视台参与竞价,并且还联系了奈飞,希望他们能够买走线上版权。

这其实就是有资本靠山的最大好处啊!

试播集都没拍呢,大家就先坐下来谈钱!

换做狮门、传奇、相对论,好莱坞巨头鸟都不鸟你,但当古根海姆,电话电报,WPP和高盛出现时呢?明知道这些人是来抢蛋糕的好莱坞巨头只能捏着鼻子坐下来谈,因为在正式撕破脸皮之前,他们还需要这些有资质的家伙帮自己做公募基金骗钱。

而在谈判的过程中,最搞笑的事情出现了。

当时的时代华纳、维亚康姆和彩虹传媒觉得MRC的《纸牌屋》创意可以,愿意按季订购,但需要MRC先拍试播集,可等奈飞知道这个消息后,正想从租赁公司转型成制作公司的他们便立刻表示,自己愿意投资制作,并且开出了优厚的条件,比如不用试播便一次性定制两季,总预算超过一亿美金,制作团队可以保有最终剪辑权等等。

如果站在创作角度来说,时代华纳、维亚康姆和彩虹传媒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但若是站在金融家的角度来说,能让自己快速盈利的奈飞才更有诚意。

于是乎,MRC便和奈飞签订了制作合同,将《纸牌屋》卖给了奈飞。

若是事情到这儿,那这其实就是一个穷小子大翻身的故事。

做租赁起家的奈飞赌对了《纸牌屋》,从而摇身一变,成为了流媒体的巨头。

可实际上嘛……

《纸牌屋》的故事到这儿根本就没有结束呢!

因为在奈飞买下《纸牌屋》的版权后,他们根本就没有制作这部剧的意思,而是立刻召开了股东大会,向背后的投资者资本集团,先锋集团和黑岩集团表示,奈飞的转型思路已经有了!他们要从租赁公司变成创作公司!他们要改变好莱坞的固有结构!打破好莱坞巨头的传统播放模式!即有线媒体播放!让互联网成为用户未来看剧的首选!

不仅如此,奈飞还拉出了华特-迪士尼的蓝海战略模型,用无数资本想要复制的成功来告诉股东,自己的想法是有现实依据的,除此之外,他们还从迪士尼那儿挖来了迪士尼宣传部门高管乔纳森-费兰德,让他担任奈飞的首席内容官,还从时代华纳那儿挖来了国际业务高管凯利-梅里曼,让他担任奈飞的首席营销官。

在华特-迪士尼模式加业内专业人士佐证的情况下,资本集团、先锋集团和黑岩集团顿时觉得,奈飞是在干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于是便加大了对奈飞的投资,并且改变了奈飞的性质,将它从对标YouTube和Hulu的视频网站变成了对标HBO和showtime的电视台,而正是因为奈飞从网站变成了舆论窗口,于是乎,它的股价,便一路飙升。

而在发现这一情况后,MRC背后的资本忽然惊觉,既然在传统领域无法和好莱坞抗争,那特码的他们也能转为线上啊!反正只要他们涉及制作,那就能用这种方式逃避税款,于是乎,古根海姆、电话电报、WPP、高盛便相继买入了奈飞的股票!

当这一情况出现后,奈飞的创始人便开始有规模的减持自己的股份!

撸资本的羊毛!

因为他根本就没想着能成功!他最想干的事情就是套现离场!

然而,因为套现势头太大,使得嗅到异常的狼王伊坎也闻讯而来。

吃了奈飞百分之十的股份。

当这一情况出现后,奈飞背后的资本全都发现了不对,因为在他们没有减持的情况下,狼王是如何在公开市场上吸纳了奈飞的百分之十的股份的?

而等他们开始清算后,他们才发现,原来奈飞创始人竟然想跑!

于是乎,最为经典的壮士断腕便出现了。

当卡尔-伊坎为代表的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和美国教师养老基金入场后,发现套现举动已经暴露的奈飞创始人便果断宣布了毒丸计划,即每当个人投资者持股超过百分之十,机构投资者持股超过百分之二十后,奈飞就会增发股票,并且他会主动购买。

曾经套现的钱,又特码的送了回去!

这一举动,也令资本集团、先锋集团、黑岩集团、古根海姆、电话电报、WPP和高盛没有立刻清算他,而在撤无可撤的情况下,奈飞创始人便知道,自己玩砸了!

在大出血的情况下,他明白,如果《纸牌屋》失败,那这些能用钱砸死自己的资本会将他撕的连尸体都不剩,于是乎,想要活下去的他便明白,自己必须得把《纸牌屋》做成,于是便在《纸牌屋》的制作上完全放手,企图让这些懂内容的家伙们拯救自己……

而当CAA得知,奈飞现在命悬一线,想要苟活并且愿意拿钱买命后,收了钱的他们就捣腾出了超豪华班底,将《双峰》的导演詹姆斯-弗雷,《蝙蝠侠》和《歌剧魅影》的导演乔-舒马赫,《办公室》和《傲骨贤妻》的导演查尔斯-麦克道格尔,《罗马》、《太平洋战争》的导演卡尔-弗兰克林,《黑道家族》和《大西洋帝国》的导演艾伦-寇尔特,全都搬了过来。

不仅如此,他们还请来了《总统杀局》的编剧博-威利蒙,《护士当家》、《六尺之下》和《白宫风云》的编剧里克-克利夫兰,《法律与秩序》和《联邦调查局》的编剧吉娜-吉翁弗里多一起为《纸牌屋》编写剧本,紧接着嘛……

便是《纸牌屋》大获成功,奈飞股价暴涨。

所以说,什么大数据那都是狗屁!

《纸牌屋》为什么会成功?

那就是因为奈飞企图用它向资本证明,互联网媒体和传统媒体一样好用,而在他们编织骗局想要离场时,卡尔-伊坎的出现导致他们必须将梦做成,于是乎……

想要自救的他们便用钱堆出了一个成功!

没办法,谁让他们从这些资本的手中拿了超过三十亿的热钱呢?

如果他们失败了,那死都算便宜的!

正是因为罗兰知晓《纸牌屋》的成功只需要拿钱堆砌,所以当老头向他提起电视剧时,他才会在第一时间内想到这个被各方看好的项目,而等老头了解了他的想法后嘛——

这个对时事政治有所研究的家伙,笑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