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自强人生系统> 第五十二章 教育公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二章 教育公平(1 / 2)

七月初的时候,学校那边联系陆炎,问今年的毕业典礼,要不要来。

央大的毕业典礼,每年都会回去一些优秀校友。

而赶上那种整数年份的庆典,回去的就更多了。

今年虽不是整数年份,但有一个官至副部级的校友回来。学校个别老师蛮欣赏陆炎的,就想着给牵线搭桥,介绍认识下。

这就是读顶级名校的好处的,出来后,能遇到太多厉害校友。

虽不见的管什么有,可毕竟也算一份机缘,多少人求而不得呢!

而对陆炎来说,多些这样的人脉,也是好的。

七月中旬时,就驱车回了学校,先带些东西,去看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卫敏。

后者模样气色依旧,笑吟吟望着陆炎说:“你变化倒快,才多久的功夫,又多一个几十亿美元的公司。”

陆炎呵呵道:“所谓估值,都是虚的,而且这东西,是服务类公司。在我心里,微电子制造行业,才是国家基石!”

卫敏道:“话是这么说,但你那个公司发展好了,也是利国利民的!我这两天还坐过几次,确实蛮方便的!”

陆炎惊奇,“老师也坐了?”

卫敏自己有辆好车,住的也是别墅,生活条件并不差。

“就是想试试,你弄出的东西,到底怎么样。感觉好不错,而且补贴很高啊,你们花不少钱了吧!”

陆炎点头,“快十个亿了!”

卫敏[烟雨红尘小说 www.yyhc.info]眼睛瞪了起来,“十个亿?花那么多,你们怎么敢别贴那么多啊,不怕亏吗?”

陆炎笑:“互联网商战,跟实体经济不一样。某家公司,一旦市场份额超过某一阈值,产品与服务也不出问题的话,只会越来越强。

一旦统一了市场,早晚都能赚回来!”

卫敏心有余悸说了“垄断”俩字,缓缓道:“老师是不懂那些,就希望你,别忘了跟我学习的初心,多为微电子产业发展出力!”

陆炎道:“我记着,老师,其实我是想通过在别的行业赚到的钱,去投资微电子行业!”

卫敏赞赏道:“我就知道,你跟别的商人不一样,老师支持你!”

顿了下又说:“对了,到时的优秀校友发言上,你想说什么啊?”

陆炎想了想,道:“老师有什么好的提议?”

卫敏没想到这小子,把话题又抛了回来。

“嗯,反正就是国家啊,教育啊,创业啊这些,我希望你能言之有物,不要讲套话,说些对人民有启迪的话!

或者是,你的人生感慨也行。我觉得你蛮有想法的,真的!”

陆炎嗯了声,琢磨道:“感慨,其实最两年最大的感慨,就是觉得咱们国家的教育,蛮公平的!”

卫敏听得一愣,惊喜道:“哦,你这个想法很特别啊!”

说道这察觉出语病,忙道:“当然,我也这么觉得,但很多像你这个年纪的人,对我们国家的教育,可都是抱着批判的眼光!”

陆炎呵呵一笑:“那是他们太天真啊!”

“仔细说说,你都是怎么想的?”

卫敏来了兴致,在椅子上端坐。想了想又从办公桌下面,拿一瓶矿泉水出来,递给陆炎。

后者接过喝了口,才道:“呃,教育这话题,太宽泛了,就先从很多人推崇的美国教育说吧!”

“你讲!”

“很多人说美国教育鼓励学生思辨创新,中国教育愚昧落后。但我想说,他们说的太片面了。

美国教育资源两极分化,公立中小学的财政,大多来自于所在教区居民住宅的财产税。

因而财产税高的富人区,中小学质量就好。财产税低的穷人聚集区教育资源就差,这点跟中国,其实有点类似。

卫敏点点头,不置可否。

听陆炎继续道:“为了让子女享受更好的教育,美国最顶尖的富人除了购置富人区住宅,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教会学校。

这样的学校享有着比公立学校大得多的自主权,在学费定价、教材选择、人事录用、设施建设等等方面,政府都无权插手。

一年动辄几万美元的学费,比许多大学都贵,普通家庭根本望尘莫及。学校里的教师往往是硕士、博士背景,掌握着最先进的教育理念。

卫敏点点头:“差不多,也就这种情况!”

“这种学校,是为培养具有相当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能够统治社会的下一代精英而存在的,穷人是被排除在外的。

但是咱们国内,却缺少这种学校,让很很多富豪纠结。

把孩子留在国内吧,教育优势不够明显。

送出去吧,因为不能就近管着孩子,儿女很容易就长歪了,变成最擅长挥霍资产,却不能接管家族生意的存在。”

卫敏听到这,点点道:“有点意思!”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国内目前的教育体系,还没有能够让精英产生自我复制的能力。

他们通过自我奋斗和机缘巧合爬到社会顶层,却没法把这些带来成功的资本稳定地传承给下一代。

虽然他们在子女教育方面进行着探索,如尽早进行政商历练、把送出国等等。可这些都不是结构性的解决方案,跟欧美那种系统的培育精英模式,不能相比。还要面对父母工作繁忙、锻炼方法不当、回国不接地气等问题。

卫敏的孩子也在国外,显然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也有过类似的感慨,只是不像陆炎说的这么透彻。

感慨道:“还真像你说的这样!”

旋即仰起头,笑道:“那你有没有想过,办一个从小学到高中的精英学校?应该会受很多家长欢迎的?”

陆炎笑了,“我的儿子还小,将来的事也难说!

不过就这个话题讨论,目前的教育模式,对国内精英阶层不利,对广大的底层人民,是好消息。

说明通过教育形成的社会上升的通道,还没被堵死。精英一代还不能稳定的培养出精英二代,又或者说,很多富人还没有培养下一代的精英意识。

很多寒门子弟还是有机会通过接受教育,实现阶层跨越。

不过有一点需要讲的是,美国,已经稳步发展三百年,社会阶层早就固化。

而国内,还不到一百年,很多人更是三十年内才富起来。

卫敏道:“你比他们更快,才五六年就起家了!”

陆炎讪讪一笑,没谦虚也没自夸,只道:“其实纵观人类历史,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阶级,都倾向于贵族世袭。

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性,让寒门子弟能够通过读书出人头地,是咱们中国特有的发明。

和我们高考一卷定终生不同,美国的大学录取,标准考试成绩不是唯一的。

除了分数,还要综合考察学生上交的个人论文、老师的推荐信、有意义的课外活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