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三国之最强义父董卓> 第109章 董卓是个好人!(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9章 董卓是个好人!(一)(2 / 2)

曹操闻言明白了荀彧的意思,他皱了皱眉头。

粮草是个问题。

屯田是为了长期效益,但短期上还需要用银钱去收购,荀彧虽说能力出众,但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没有钱!

这可是个难办的事情。

难道我也要效仿董卓?重新铸币?

行不通,行不通。

董卓那厮如今窃据高位,名义上也是当朝相国,其能够推行新币,也算说的通。

自己如今只有兖州之地,若是发放新币,被董卓那厮抓住把柄,肯定说我曹某人有不臣之心。

之前董卓下诏令言曹操乃是叛臣,那也只是言语、声望上进行打击。

讲究的是个师出有名。

但若是曹操真的铸新币,那就是太阿倒置,授之以柄了。

你说你不想谋反?

不谋反?

那你铸新钱做什么?

制造钱币那可是国家才有的权利,就算你是个兖州牧,若是这样行事,难道是将兖州打造成国中之国?

若真是这样,就坐实了曹操叛汉的言论,以曹操的政治智慧肯定不会做这样的傻事。

不能效仿董卓,那就只能另寻他法了。

相仿董卓?!

曹操脑中灵光一闪。

妙啊!

曹操心中瞬间有了思路。

董卓啊董卓,有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董卓真是个好人啊!

曹操心有定计,脸上不自觉的露出笑容。

下首的荀彧看见曹操的神情,知道曹操有了办法,“明公可是有了对策?”

曹操哈哈一笑,“文若不必担心,关于这银钱一事吾已有对策。”“不过嘛,此事还需谋划一二。”

“文若勿急,文若勿急。”

荀彧见曹操卖起了关子,自然也不好继续询问,既然明公说有办法,那应该不会无的放矢。

荀彧与曹操又讨论了其他事宜后,心中带着疑惑离开了。

待荀彧离开后,曹操脸上带着笑意,喃喃道:“董卓是个好人啊。”

“若不是他,吾怎会想到这个办法。”

“不错,不错。”

“不过此事要做的隐秘些,有董卓前车之鉴,当小心才是,必须亲信之人去做。”

曹操在厅内左右徘徊片刻后,暗踌道:“事不宜迟,徐州陶谦那边动作不会慢,虽已派子孝前去,但总归有些不放心。”

“自古以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银钱一事当提上进程。”

曹操停下了徘徊的脚步,高喝一声,吩咐道,“来人,去请子廉前来。”

曹操所唤子廉,乃是其从弟曹洪。

侍从听了曹操的命令,立刻前去请曹洪来到曹操处。

不久后,一位身材健硕,身披甲胄,满脸胡须的男子来到了曹操处。

这人相貌与曹操有几分相似,只是其满脸的胡须看上去比曹操还要成熟几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