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弈胜> 棋士等级称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棋士等级称号(1 / 2)

根据最新的《中国象棋协会棋手技术等级》,棋手技术等级称号共分为20级,由高到低依次为:特级大师、国家大师、棋协大师、地方大师、一级棋手至十六级棋手。荣誉称号为:荣誉棋协大师。

而根据最新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中国的运动员等级,由高到低分为: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

而运动员称号与棋手技术等级称号对应:国际级运动健将对应特级大师,运动健将对应国家大师,以此类推。

运动员等级取得方式:

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一)世界智力运动会、世界锦标赛个人前三名,团体第一名;

(二)亚运会个人第一名;

(三)亚洲锦标赛、亚洲室内运动会个人、团体第一名;

(四)全国锦标赛(个人)第一名。

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亚洲锦标赛少年个人第一名;

(二)全国智力运动会专业组个人前六名,团体前三名;青年组个人第一名;

(三)全国锦标赛(团体)前六名;

(四)全国锦标赛(个人)第二至十六名;

(五)全国青年锦标赛、全国等级赛个人第一名。

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智力运动会专业组个人第七至十八名,团体第四至六名;青年组个人第二至六名;业余组团体前三名;

(二)全国锦标赛(团体)第七至十八名;

(三)全国锦标赛(个人)第十七至三十六名;

(四)全国青年锦标赛个人第二至八名,团体前三名;

(五)全国少年锦标赛16岁组个人前三名,14岁组个人前三名;

(六)全国等级赛参赛人数30人以上,录取第二至六名;参赛人数50人以上,录取第二至十二名;参赛人数100人以上,录取第二至二十四名;参赛人数150人以上,录取第二至三十六名。

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智力运动会青年组个人赛第七至十六名,业余组团体第四至八名;

(二)全国锦标赛(团体)第十九至三十二名;

(三)全国锦标赛(个人)第三十七至六十四名;

(四)全国青年锦标赛个人第九至十六名,团体第四至六名;

(五)全国少年锦标赛16岁组个人第七至十二名,14岁组个人第四至八名,12岁组个人前三名;

(六)全国等级赛参赛人数30人以上,录取第七至十二名;参赛人数50人以上,录取第十三至二十四名;参赛人数100人以上,录取第二十五至四十八名;参赛人数150人以上,录取第三十七至七十二名。

三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青年锦标赛个人第十七至三十二名,团体第七至十二名;

(二)全国少年锦标赛16岁组个人第十三至十八名,14岁组个人第九至十六名,12岁组个人第四至八名,10岁组个人前6名;

(三)全国等级赛参赛人数30人以上,录取第十三至十八名;参赛人数50人以上,录取第二十五至三十六名;参赛人数100人以上,录取第四十九至七十二名;参赛人数150人以上,录取第七十三至九十六名;

(四)省(区、市)体育局主办的锦标赛个人前三十二名,团体前八名;

(五)省(区、市)体育局主办的少年锦标赛18岁组个人前二十四名,16岁组个人前十六名,14岁组个人前八名,12岁组个人前六名,10岁组个人前三名。

注:

1.可授予等级称号的小项(以下小项外的其他小项不得授予等级称号):男子、女子:个人、团体

2.上述比赛各小项须至少8人(队)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3.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4.各级别快棋比赛成绩不作为申请等级称号的依据。

棋手技术等级称号取得方式:

特级大师

达到国家体育总局最新颁布的《象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之国际级运动健将和运动健将标准,申报批准后执行。

国家大师

达到国家体育总局最新颁布的《象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之国际级运动健将和运动健将标准,申报批准后执行。

棋协大师

(一)全国象棋业余赛个人前十六名;

(二)全国象棋业余赛团体(分台定人制)前两名;

(三)全国青年锦标赛个人前八名;

(四)全国青年锦标赛团体(分台定人制)冠军;

(五)全国大学生锦标赛个人前八;

(六)全国大学生锦标赛团体(分台定人制)冠军;

(七)全国象棋老年赛个人前八;

(八)全国中小学生锦标赛中学生组前三;

(九)全国少年锦标赛16岁组前六;

(十)全国少年锦标赛14岁组前三;

地方大师

(一)全国象棋业余赛个人第三十六到十七名;

(二)全国象棋业余赛团体(分台定人制)第六到三名;

(三)全国青年锦标赛个人第十六到九名;

(四)全国大学生锦标赛个人第十六到九名;

(五)全国象棋老年赛第二十四到九名;

(六)全国中小学生锦标赛中学生组第八到四名;

(七)全国中小学生锦标赛小学A组(5~6年级)冠军;

(八)全国少年锦标赛16岁组第十二到七名;

(九)全国少年锦标赛14岁组第八到四名;

(十)全国少年锦标赛12岁组前三名;

(十一)全国网络、通讯象棋比赛个人冠军;

一级棋士

(一)全国象棋业余赛个人第七十二到三十七名;

(二)全国象棋业余赛团体(分台定人制)第十二到第七名;

(三)全国青年锦标赛个人第三十二到十七名;

(四)全国大学生锦标赛个人第三十二到十七名;

(五)全国象棋老年赛第四十八到二十五名;

(六)全国中小学生锦标赛中学生组第十六到九名;

(七)全国中小学生锦标赛A组(5~6年级)第三到二名;

(八)全国中小学生锦标赛B组(3~4年级)前三;

(九)全国少年锦标赛16岁组第十八到十三名;

(十)全国少年锦标赛14岁组第十六到九名;

(十一)全国少年锦标赛12岁组第八到四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