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从主播到影帝> 第231章 传统戏剧的桎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1章 传统戏剧的桎梏(2 / 2)

这一点上,其实在古代就已经有了标准。

什么标准?

那就是游历天下。

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如同德云社一样,在全国范围内成立戏剧社,然后通过剧场演出的方式,进行传统戏剧的传播。

当然,这很难。

就不说如何培养了。

就只说如何盈利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最好的方式,在彭辉看来,就是融合。

比如设置一到N队成员。

每一队成员擅长的戏种不同。

按照一周五天到七天的时间进行演出。

每一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曲目。

当然,这些曲目可以少,但一定要精。

至于到底有多少剧种的话……

那就看到时候有谁愿意加入了。

招募和培养可以聘请专业的老师。

至于所谓的地域偏见什么的……

没必要。

对于观众而言,花上一趣÷阁钱去看戏剧,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

前期主要是吸引观众,差不多烧个十亿就差不多了。

工资按照业内普通标准的1.5倍开。

愿意拖家带口来的,那就给予一定的照顾。

解决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住房问题。

别的不说,先把人才留住。

等到第一批戏剧演员将观众吸引过来,第二批也就差不多好了。

可以组建全国范围内的儿童戏剧社嘛。

一方面可以培养当地孩子的兴趣,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用来培养好的苗子。

其实说实话,传统文化为什么始终无法拓展开?

原因就在于一些老派的人的偏见。

对于他们而言,传承知识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的东西永远不过时。

其实说白了,现如今的戏剧界,基本上也和相声界没有什么区别。

都是一群尸位素餐、行将就木的家伙们把持着上面的话语权。

就算年轻人想要改革、想要进步,想要有所发展,也往往会被各种打击。

前世关于德云社,有着这样一句玩笑话。

相声界没有德云社,已经“黄”了。

相声界有了德云社,变得更“黄”了。

不得不说,华夏的语言文字有着太多太多的魅力。

同样的一个字,却完全有着不同的含义。

而老郭的德云社之所以被打压,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举个例子。

当一些所谓的相声前辈积极想将相声搬到电视荧幕上,却发现相声和电视荧幕完全不搭,最终相声已经竭尽灯灭。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直被业内排挤,始终无法进入所谓的“主流”相声圈的老郭,却喊出了和所谓“主流”相声圈完全截然相反的口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