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宋朝探花郎> 第四一七节 老渤海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一七节 老渤海城(2 / 2)

又是一日朝会,刘安再一次站在角落里,这次倒不是刘安官职太低不能往前站,而是朝堂上已经吵成了一锅粥。

连王旦和向敏中都吵起来了。

站在角落的刘安心说,是不是应该给这些文官们发根棍,打一架不是更痛快。

就长白山一事,王旦提出的是怀柔后再教化。

向敏中提出的是军政一体,军管后安稳了再实施宋政。

寇准如老僧如定一般,双手插在袖子中抱着朝板,听着,却一言不发。

吕蒙正呢,不断的在皱眉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却也是一言不发。

刘安有点后悔上朝了。

在汴梁城,无数的官员都想成为朝官,只有朝官才有地位,非朝官就是低人一等。

刘安心说,这朝官也没什么好的。

话说这个时候,早在正月十几号刘安发出调令,杨延昭已经提兵北上。

经辽地是不可能的,所以杨延昭带着三千先锋精锐从武清上船,然后绕到高丽港补给后,从冰封的海面上一路北上。

高丽军打国内城的战事他知道,但他却不能参与半点。

一但宋军正式参与到高丽军与国内城的战事,那么这事就不好收场,宋辽是不可以直接交战的,毕竟刚刚才有盟约停战。

不过,杨延昭却暗中帮了高丽军一把。

杨延昭拿的是耶律隆庆的正式公文,接管了东丹东城,换防之后把东丹城往国内城的路给弄断了,就是为了封锁国内城之战的消息。

而后,当杨延昭后续的部队到了之后,杨延昭带着一万人马立即往东。

东丹城,准确的说应该叫新东丹城,这是辽人控制了渤海国之后将渤海国的大贵族们强行迁居到了新城,也就是后世的通化县这个位置,东丹东城则在后世的通化市的位置,距离约三十里。

东丹东城叫城,却没有城池,只有一圈土围子,核心位置在两江交汇处。

杨延昭一路往东,目标就是老渤海城,也就是一百年前渤海国王城的地方,这里大约在后世的白山。

这里有城池。

老渤海城居住的都是原先贫苦的渤海人,他们留在这里,也是在留恋自己曾经的渤海国。

渤海人有汉人、有扶余人、有高句丽遗民、有靺鞨人。

在体制上,完全是唐代的一个翻版。渤海人信奉的同样有佛、道、儒。曾经的渤海国农业发达,非牧猎国度,因为造船业的不发达,所以只在近海捕鱼。

除了渔业不发达之外,当年唐代有的农、畜、手工业,甚至是绘画、艺术等等,渤海国在兴盛的时候都有。

他们的三彩陶可以与唐时的三彩陶不相上下。

杨延昭急奔老渤海城,因为他守边多年,他知道想控制长白山,首先要控制渤海城,而不是东丹东城。

那些渤海贵族对于杨延昭来说,没价值。

杨延昭到老渤海城的时候,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竟然在城外遇到了石保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