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兴启一篇文章让天下沸腾,京师、北直隶,天下十三布政司,人人议论。更将张昭的名声推向一个更高的境地。
当然,这其中少不杂音。
比如,张昭一个武将如何能逾越,代表天子昭告天下诸国呢?或者质疑张昭穷兵黩武,恐吓奴儿干都司的将校。那都是心向大明的部落啊。
或者认为张昭在故意邀买名声。毕竟,真理报也是他的产业。更有甚者提出来要防范武将,免得将来出现尾大不掉的事情。
张昭现在手握的实力太强。
这种种杂音充分说明一个问题:在大明朝,如果没有人骂你,那说明你还不够红!
呵呵,奴儿干都司的部落心向大明?人家占据土地耕种,渔猎,打造铁器,不缴纳赋。
他们为什么没有反叛?靠嘴皮子和忠心吗?
…
…
张昭的便宜老丈人方珍读完文章之后,当天便去《文学报》找主编李梦阳辞职。然后,去小安镇的张府和女儿方晶闲聊半个时辰。这才回去。
张昭如此英雄人物,他看文章都看得热血沸腾,记起读书的初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那么,他的女儿嫁给张昭为妾室,他到底在纠结什么呢?
方珍辞职后,去京师东北方向六十里的大明皇家军事学院中当讲师。他一个进士,还是能帮忙的。
这对于张昭而言,算是意外的收获吧。
…
…
时间稍微往回一点。京中的喧嚣,张昭暂时还不知道。
二十四日祭奠完阵亡将士后,张昭于第二日单独召见定西候蒋骥。
“大帅…”
定西候蒋骥五十多岁的年纪,容貌清瘦。私下里见面,他穿着青衫,颇为儒雅。
大明的武勋自永乐后就是这个调调。全部都要披一个儒雅的外表,熟读诗书。只有少数人另外。
明朝的文官集团垄断太子的教育权,对大明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仁宣之治在文治上不可不称道,在武功上不能不批评。
蒋骥是凉国公蒋琬之子。他父亲的官职、功绩比他大的多,于国朝中也很知名。因而在死后追封“凉国公”。
他自成化二十三年袭爵,等资历够之后,便开始在各地任总兵。开始便是蓟镇,现在是辽东镇。
事实上,按照他的资历,在辽东镇镀一年金之后,弘治十五年就该调任中原,好好享受几年。而张昭崛起,反倒让他停留在辽东这苦寒之地。
他父亲打仗稀松平常,真正厉害的是他祖父。将开国时曾祖父传下来的伯爵,硬生生的因功加到侯爵。但是他父亲何以得高位?还不是因为跟在太监汪直身后混到战功吗?
他亦有此意。
张昭微笑着迎出来,拱手一礼,道:“蒋侯爷,请。”
他之前做过功课,蒋骥这个人才干平平,为官清廉,家无余资。性格有点弱。
张昭这个姿态让蒋骥心中很舒服,毕竟一口一个“大帅”喊一个十九岁的青年,固然其是国朝名将,但他还是有点脸热。这会禁不住笑道:“大帅,请。”
分宾主落座之后,张昭寒暄两句吃住,说道:“我请蒋侯爷过来,有两件事情。第一,辽东诸将对改革卫所制度大都持什么态度?第二,近来奴儿干都司下属各部可还安分?”
蒋骥琢磨了一会,道:“大帅,下官说的不一定对。只能说是个人意见。
其一,辽东诸将对大帅改革卫所都有疑虑。他们很多都是当地世袭将门,家中都有大量的良田。辽东都司,年年屯田的粮食都可以供应大军食用。